首页 » 威尔鑫视点—咨询电话13980468832 » 金融投资雷区大盘点【南方都市报]】 |
金融投资雷区大盘点【南方都市报]】 |
||
2008-11-30 12:24:12 [来源] -- [作者] [点击数] 4728 金融投资雷区大盘点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 王晶晶 王梅丽 “注意,熊出没!”邱女士一家是典型中产阶层,手握4套房产,流动资产超过百万元,然而突如其来的美国次贷危机将全球经济拖入寒冬,楼价跳水,股市不振,邱女士一家的资产大幅缩水,一家原本富足美满的生活被“全球性的熊市”打破。 去年股市、楼市暴涨造成了不少“重股票轻现金”家庭的资产病态凸现,他们或被房市、股市“死死套牢”造成资金紧张,或由于所持外币不断贬值造成资产缩水。企业倒闭、股市不振、个人财富严重缩水,经济危机不仅波及世界各国,同时也威胁到了每一个普通的家庭,大家不得不捂紧钱袋期望寒冬尽快过去。 现金为王,流动性万岁。 在这个时候,房产、股票等任何金融投资都可能是一个“计时炸弹”,随时会“摧毁”家庭的“钱景”,如何打理金融资产“过冬”?美林证券“投资时钟理论”建议经济衰退期最好的投资品种是债券;而瑞银全球新兴市场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给出五点资产配置建议:持有现金、不参与欧元对美元交易、买入日元、警惕新兴市场和远离东欧市场。这些金融机构给出的建议都直指两点:现金和流动性。 现金、债券、外币和估值较低的新兴市场也许是目前较好的投资品种,但其中也不乏“地雷”,投资者在选择时需要谨慎再谨慎。 1 看不清楚时,现金最安全 在此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中,没有哪个投资领域能幸免于难。海外市场人人自危,A股市场挣扎在2000点下方,国内通货膨胀仍高企,楼市处于寒冬。 随着金融风暴波动扩大,投资者已经“赔怕了”,于是乎“现金为王”观念再度兴起,成了这波金融风暴下,投资者自保的最高指导原则。 而专家也建议,现在回笼现金是最好的过冬方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文魁说:“在未来一年多时间内,企业主和个人最好回笼现金,保存实力过寒冬。在看不清楚的形势下持有现金最安全”。 那么现在国内两大投资市场———股市和楼市,真的可以抄底了么? “全球股市仍在跌跌不休,至今仍无人知晓这次金融危机到底会给实体经济带来多大的影响,不确定性就是最大的利空,在这样的背景下,A股市场根本不可能在本身已严重高估的起点上利用人为力量大幅拉抬股价。”国元证券分析师郑旻说。他建议,投资者应理智分析当前形势,不应冒着巨大的系统性风险捕捉个股短暂反抽,而应保存实力。“现金为王”依然是最好的策略。 至于楼市,尽管政府不断出台政策降低楼市交易成本,但市场观望情绪很浓。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为什么房地产新政后房地产市场的信心还是无法恢复?为什么需要住房的购买者没有进入这个市场?最为关键的是当前的市场房价的定价是以投资者为对象而不是以消费者为对象。 因此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还仅是开始,如果房地产的价格不回归理性,这种调整不是恢复信心可以解决的。调整过程的长短就取决于房地产市场价格理性回归的速度。 ●操作建议 持有现金减负先行 现金为王,是否意味着持有钞票就为王了呢?光大银行理财师朱鲤庭认为,要理解“现金”才能称王。“现金不等于钞票。”朱鲤庭表示,就银行业内部来看,“现金”主要是现金管理,包括定期存款、货币型基金、通知存款和短期银行理财产品。 然而,目前我国正处于降息通道,特别是11月26日,央行做出了近十年来最大的降息动作,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那是否意味着存钱很吃亏呢?交银施罗德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项廷锋建议,现金流还是很重要,建议作分期短期定存。本次降息基本上采用了对称降息,但分期限、分类别来看,还是有些差异。分期限看,降息是不对称的。期限在半年以内的存款降息较小。 另外,朱鲤庭表示,市场好的时候,投资者把资产的80%甚至更高用来投资房产或其他不易变现的金融资产,但通货膨胀下,需把这些资产变成易变现类资产。房价下降预期下,购房自住计划最好缓行,免得投入大笔资产又背上沉重债务负担。目前情况下,投资者减轻负债是很必要的。投资者不要轻视房屋贷款,有能力的话,尽快偿还部分或者还清贷款,减少利息支出。 现阶段,应适当提高固定收益产品与稳健型产品的配置比例,除了提升家庭投资的防御力,也应增加投资组合的弹性。 ●产品单 货币市场基金 在当前51只货币基金之中,绝大多数货币基金的7天年化收益率集中在2%-4%之间。 前景:货币市场基金强调的是资产安全与变现灵活,利于资金调度,也适合追求稳定收益、风险承受度较小的投资者。加上具备流动性佳、波动低等优势,货币市场基金可说是较佳的资金避风港。 风险评级:低风险 “准现金”理财品种 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产品主要投资于央票、剩余期限在2年以内的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等,期限按天计时,一般为7天、14天就可办理申赎。 前景:从资金安全上来讲,7天、14天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票据、债券等收益稳定的渠道;从流动性来讲,它略逊于活期存款,然而从收益来讲,7天、14天银行理财产品是超过活期存款和通知存款的。 通知存款 拥有闲散资金,高流动性的投资者可用其代替活期存款。 前景:七天通知存款和“一天通知存款”是兼顾高利率和灵活性的老产品了,几乎所有银行均可办理。客户可将闲置资金转回银行,办理通知存款,在提款时只需提前七天或一天通知银行,便可享受高于活期的存款利率。据了解,目前七天和一天通知存款利率分别为1.71%、1.17%. 风险:低风险 2 债券:利好频出,击鼓传花继续 债市还可能上涨吗?多位业内人士的答案是肯定的,在降息和利好政策的预期下,债券市场的泡泡也在被不断吹大,未来数次的降息预期能否兑现令每一位投资者都担心自己成为最后一个接手者。虽然目前击鼓传花仍在继续,但投资者需要擦亮眼睛挑选债券投资的品种。 10月央行普降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实际的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货币投放1090亿,这是自2月份以来的首次月度净投放货币,招商证券债券分析师陈宝强对记者称,央行的非对称降息也表明了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进行信贷投放的意图。近期关于债券市场的利好消息频频涌现。 央行近期指出下一步货币政策调控任务将继续灵活审慎和及时适度,主要着眼于信贷和流动性管理,并加强价格杠杆工具的调控作用,该消息被债券分析人士解读为债券市场近期最大的利好之一。国泰君安债券分析师姜超表示,政策基调改变后,央行未来的降息将更加顺理成章,市场的预期也更加坚定了。 债市持续升温,一些人开始担心债市会像股市那样出现泡沫。姜永康认为降息仍将给债市发展提供较大的空间。“美国已从5.25%一直降到现在的1%,而我国三次降息后,贷款基准利率降了81个基点,存款基准利率降了54个基点。姜超认为相对美国而言,我国的降息空间还是很大,未来债券市场还会有比较好的发展环境。” 债券市场的利率水平将会随央行的降息继续下滑,姜超预计明年1年期定存利率的下调将可能创出历史新低。“1年定存利率关系密切的1年期央票利率将可能低至2%以下,10年期国债利率将低至2.5%,10年期金融债的收益率可能低至3%.”姜超在研究报告中指出。 ●操作建议 信用和流动性风险不可不防 从中长期来看,在宏观经济背景和货币政策主基调未变的情况下,债券价格将继续上涨,因此,将债券作为长期投资是较佳选择。 根据债券品种和期限的不同,招商证券债券分析师陈宝强为投资者给出了建议。1年期以内品种建议配置央票和优质短融为主,1-3年重点配置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3-5年关注优质中期票据,5年以上中长期品种以国债和信用资产为主。 中行广东省分行一位不愿具名的理财师表示,个案中的邱女士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可以考虑将35万元进行一定比例分配,例如50%购买国债,50%购买期限较长的企业债,又或者将所有资金购买纯债基金。但需要提醒的是,长期投资债券需要注意的是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前者应通过选择高信用等级债券如国债、知名企业债等来规避,后者应通过赎回条款设计和多样化资产配置来规避。对于债券型基金,则需要对信用债持仓部分较高的债券基金引起关注。 ●产品单 国债回避期限较短品种 许多稳健的投资者喜欢投资国债,然而连续降息之下,国债的收益率似乎失去了吸引力。根据Wind的数据,10月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07%,一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之稍低,约有2/3的债券基金超过了这一收益。 理财师建议,短期国债的收益率已经较低,可以配置部分期限较长的国债,如5年期或10年期。 前景:国海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员陈亮选取3、5、7、10年期国债和金融债收益率与1年期央票收益率,通过简单的利差分析,得出目前3、5、7、10年期国债和金融债与1年期央票收益率利差已降至较低水平,大大低于各自的平均利差。 因此,国债与金融债后期涨幅应低于1年期央票的涨幅,即其收益率下降幅度要小于1年期央票下降幅度。另外,受回购利率高位运行的影响,国债与金融债收益率下降幅度也将打折。因此长期限国债的投资价值要相对优于短期国债。 风险评级:低风险 渤海证券债券分析师徐华指出,降息周期将催生债市结构性上涨,国债、央票、金融债等无风险利率产品预计将优于信用产品,收益率还会进一步下调,但空间有限。 企业债回避高息低信用债 10月底,低信用等级的公司债由于高利率受到市场追捧,历来平稳的债市也变得波澜起伏。券商分析师认为投资者对企业债的选择不可紧盯回报率,但也无需对价格短期波动担忧。债券不是股票,债券投资主要考虑的是违约风险,而不是业绩的短期波动,因此企业债的信用风险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前景:长盛中信全债基金经理刘静提醒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公司债和企业债比同期的银行存款和国债利率基本高出30%至50%,而且也远高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如“08金发债”和“08北辰债”的票面利率为8.2%,“08保利债”为7%,而“08新湖债”更是高达9%.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债券的利息收入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在付息日,债券持有人拿到的都是税后的利息。例如“08新湖债”票面利率虽然高达9%,但税后利率只有7.2%,切不可被较高的票面利率所迷惑。 风险评级:中高风险 招商证券债券分析师陈宝强建议投资者对企业债保持高度警惕,配置信用资产以主体评级为AAA和AA有担保的高等级信用债为主,担保方式以银行信用担保为主,并暂时规避房地产等目前行业信用风险较大的信用资产。银华货币市场基金经理姜永康补充,信用资产的风险分析要从现金流状况、偿债能力、股东背景、担保状况等方面着手,姜永康建议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国家垄断行业和国家重点投资的铁路、电网等企业的信用债。 3 新兴市场:下一个暴风眼 全球正经历30年不遇的金融风暴,欧美市场何时能走出熊市无从判断,而危机正从发达市场蔓延向新兴市场。全球金融机构对新兴市场的前景均不乐观,预言其可能成为全球经济危机的下一个“暴风眼”。而大量投资于新兴市场的QDII产品前景堪忧,甚至有消息人士透露银监会已经授意银行暂停发行QDII产品。近一个月来,QDII产品的发行几乎停滞,仅有一款荷兰银行的QDII产品发行。 经济学家对于新兴国家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存在疑问。9月份以来,新兴经济体股票市场跌幅高于发达经济体。俄罗斯等部分国家股指目前处于历史低点。从估值的角度看,这些市场对全球投资者非常富有吸引力。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籁思认为中东欧的匈牙利、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中南美的秘鲁、哥伦比亚、阿根廷、墨西哥;亚洲的韩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存在较高风险。而富邦金也将俄罗斯、南非列为高危名单,印度、印尼、菲律宾、巴西属于次危险等级。 国内分析人士对新兴市场的预期也普遍比较悲观,上海一家拥有QDII产品的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称,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面临衰退,原油价格回落导致中东地区、俄罗斯经济以及那些过分依赖资源单一性的国家也受到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而亚洲各国可能会受到出口减少的影响而难以独善其身。市场对全球经济预期比较负面,海外市场短期内看不到太多投资的机会。 ●操作建议 但瑞银的全球新兴市场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认为当前没有任何利好消息有助于扭转低廉的估值,而且每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都在放缓。同时新兴市场货币在下跌周期中通常表现疲软,但目前,大部分新兴经济体的货币仍维持相当稳定的汇率。如果投资者意图在新兴市场购买便宜资产,最好静待这些国家的货币全面贬值后再下手。 ●产品单 QDII产品未成熟宜先观望 风险:高风险 多位银行理财师以及理财咨询机构的理财顾问均不建议此时投资QDII产品。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一位不愿具名的理财师表示,国内QDII的设计不成熟,投资者对该类产品的认识也不充分。特别是外资行推出的许多QDII投资于海外衍生品,而富通集团、巴克莱、瑞银、莱斯银行和苏格兰皇家等欧洲老牌银行能否顺利挺过此次危机不得而知,这些金融巨头先前以自身信用为担保而发行的巨额票据和期权风险凸显。 前景:中行理财师建议,除非投资者能弄清楚QDII产品投资的对象并确认风险的水平,并对海外市场长远抱有信心,否则应先以观望为主谨慎入市。 链接 投资时钟理论:衰退期最好的投资品种是债券 根据美林的研究,如果将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衰退、复苏、过热和滞胀,每一个阶段都对应着表现超过大市的某一特定资产类别:债券、股票、大宗商品或现金。而在当前经济处于衰退期,债券是投资者最好的投资品种。 Ⅰ在衰退阶段,经济增长停滞。超额的生产能力和下跌的大宗商品价格驱使通胀率更低。企业盈利微弱并且实际收益率下降。中央银行削减短期利率以刺激经济回复到可持续增长路径,进而导致收益率曲线急剧下行。债券是最佳选择。 Ⅱ在复苏阶段,舒缓的政策起了作用,GDP增长率加速,并处于潜能之上。然而,通胀率继续下降,因为空置的生产能力还未耗尽,周期性的生产能力扩充也变得强劲。企业盈利大幅上升、债券的收益率仍处于低位,但中央银行仍保持宽松政策。这个阶段是股票投资者的“黄金时期”。股票是最佳选择。 Ⅲ在过热阶段,企业生产能力增长减慢,开始面临产能约束,通胀抬头。中央银行加息以求将经济拉回到可持续的增长路径上来,此时的GDP增长率仍坚定地处于潜能之上。收益率曲线上行并变得平缓,债券的表现非常糟糕。股票的投资回报率取决于强劲的利润增长与估值评级不断下降的权衡比较。大宗商品是最佳选择。 Ⅳ在滞胀阶段,GDP的增长率降到潜能之下,但通胀却继续上升,通常这种情况部分原因归于石油危机。产量下滑,企业为了保持盈利而提高产品价格,导致工资价格螺旋上涨。只有失业率的大幅上升才能打破僵局。只有等通胀过了顶峰,中央银行才能有所作为,这就限制了债券市场的回暖步伐。企业的盈利恶化,股票表现非常糟糕。现金是最佳选择。(下转C10版) 4 美元日元双双走强 美国遭遇了1929年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但在美元身上大家完全看不出这一点。过去一个多月里,美元指数呈现出与股指截然相反的趋势。尽管美元指数略有震荡,仍维持86点高位。 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威尔鑫投资公司首席分析师杨易君表示,眼下华尔街的美元荒仍未解除,而全球资金正从高风险资产中撤出,转而流向美国国债等低风险产品,对美元的需求也因此上升。受次贷影响,美国投资者开始将多年投资海外的资金撤回国内。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由于过去一个月中银行间美元拆借的正常渠道已几乎断绝,从韩国到瑞士,世界各地的银行都在想尽办法搞美元,这也对美元汇率起了提振作用。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美元依然是最受全球银行界欢迎的货币,占这些银行外币资产和债务的55%. 而在市场剧烈动荡时,投资者通常会将美国国债视为投资避风港。其中来自其他国家央行的需求占据主要地位,他们是美国债券的主要买家。一般而言,美联储代其他国家央行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量多寡是衡量外国央行这种需求的一个指标。最新数据显示,过去四周内这类美国国债增加了约1000亿美元。 日元也表现出惊人的强势。汇达财经首席分析师杨远懿指出,在金融危机的重击下,全球经济将持续低迷。受此预期影响,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近期展开新一轮的下挫,避险资金再次涌进低息货币市场,推动日元走高。 而瑞银全球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此前撰文表示投资者可以买入日元。他分析当前日本经济没有房地产或是建筑业泡沫,在过去的五年中也未曾出现过量的信贷增长,因此,在2009年和2010年经济增长前景中,不会面临大幅下滑。日本利率已接近于零,在市场已开始预期美欧央行都将进一步大幅减息的气氛中,日元在过去数月的表现一直领先于其他货币。他认为,随着美国和欧洲问题的逐步明朗和两大经济体步入衰退,日元强势将延续数个季度。 杨远懿表示,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是,日本本来的低利率使得日本央行已不具备降息空间,而大量的投资机构为了降低风险纷纷投向日元,不断推高日元。从这个角度来看,中长期日元汇率仍有走高的迹象,但幅度可能有限。 ●操作建议 主打美元固定收益产品 那么在目前的环境下,外汇交易中当采用何种策略?杨易君认为,从目前来看,持有美元或是以美元作为投资基准货币,将是一种较为安全的策略。“波段中肯定会出现调整,但从趋势上来看,美元能够保持一定的上涨势头。” 随着美元近期的持续走强,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中资银行已经开始密集地发行挂钩美元指数和美元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而新近推出的外汇理财产品中,低风险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据了半壁江山。 理财师建议投资者不要急于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进行投资,目前来看,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市场占比仍将保持绝对优势。 日元理财产品在市场几乎没有。投资者要赚日元汇率上涨的钱,通过外汇操作是较好的方式。工商银行外汇交易员孙俊杰认为,在最近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的情况下,惟一表现抢眼的就是日元,孙俊杰建议外汇投资者近期应以日元操作为主。日元是一个避险币种,若市场的避险意识强烈的话,会促使市场的投资者抛出高息货币,而买入日元这一低息货币以规避风险,投资者应注意观察市场避险情绪的变化。可以看一下美国股市,假如美国股市有大幅波动的话,一般都是日元操作的好时机。 ●产品单 保证收益美元理财产品 主要适合保守型投资者。 前景:手头拥有美元资产的投资者现在可以购买一些保证收益的美元理财产品。国内美元存款利率约为3%/年,而六个月的银行美元理财产品收益一般在3.8%~4%之间,无论在时间上还是收益率上明显要比存款划得来。 风险评级:中低风险 浮动收益美元理财产品 以利率挂钩型美元理财产品为主,以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为主。 前景:在购买相关理财产品时,要关注产品的结构设计以及盈利的具体条件。在当前的投资环境中,保守的投资方式往往是安渡难关的上选。如果一款美元理财产品的收益还跟美国股票、企业债等其他资产挂钩,那么风险还是相当高的。同时,美元能否保持上涨速度还要看后市,所以投资者在购买美元产品时尽可能购买短期,三到六个月以内的产品。 风险:中高风险 5 高息货币难挽颓势 美元的走强,澳元、欧元、英镑等高息货币汇率的集体大幅跳水。杨远懿认为,这些跟美元走势紧密相关的非美货币将在中长期内难有上佳表现。 受金融危机影响,欧洲主要国家德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正面临财政上的巨大负担,金融系统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欧洲经济面临衰退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欧元中长期缓慢贬值的趋势似乎很难改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欧元区明年的经济增长步伐将接近于停滞,同时通胀将降至欧洲央行目标下方,这将使得欧洲央行的降息余地扩大。欧元的下跌,与市场预期新一轮轮番降息过程也有关系。 欧洲另一主要货币英镑也同样大跌。英国央行在本月初降息1.5个百分点至3%,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低位,以力图阻止国内经济滑入深度衰退。此次降息幅度为1981年以来之最,远远超越市场预期50个基点降幅的预期。英国经济急剧放缓,因房价下滑和石油和食品价格上涨,令消费者支出承压。目前,英国通胀仍处于5.2%的水平,失业率5.5%.19日,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发布会议报告,该委员会以9∶0的绝对票数向降息举起了支持大旗,强烈呼唤央行应再度将基准利息调整至3%以下。市场认为,英国央行极有可能在12月再度下调利息100个基点。多项报告预测,英国经济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初将陷入衰退。再加上国际大环境不佳,金融环境动荡,英镑走势长期处于弱势的可能性极大。 在此全球环境下,尽管金融风暴波及澳大利亚的影响有限,但澳元重新走牛的可能性也基本不存在了。作为世界三大商品货币之一,澳元走势与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密切相关。杨远懿认为从目前来看,金融风暴波及澳大利亚的程度仍是非常有限,澳大利亚近期的一系列数据也显示经济运行还是较为平稳,但澳元作为商品货币的角色却面临相当大的困境。石油价格从高位146美元至今已跌破60美元,金属资源价格也持续下跌,金融危机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促使各大投资机构纷纷平仓,抛售澳元以降低风险。同时,澳元已很明显进入新一轮的降息周期,澳元汇率长期下跌已具备充分的条件。 ●操作建议 澳元、欧元外汇产品难见收益 澳元、欧元的弱势令这些外汇理财的投资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澳元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特别是去年至今年上半年,澳元理财产品收益率高达10%,引起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很多银行在上半年也猛推该币种理财产品。但对于今年下半年进入这一市场的投资者们而言,不得不为忽视汇率风险付出代价。普益网统计,随着澳元的急剧贬值,澳元理财产品发行量骤减。10月份澳元理财产品仅发行了16款,9月份发行了20款,而在8月份和7月份分别发行了35款和36款。 类似的情况同样发生在欧元理财产品中。2008年上半年,欧元兑人民币也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升势,加之欧元产品的收益基本保持在4%~5%左右,投资此类型产品也能够兼获产品本身收益和汇率的升值。但是自下半年以来,欧元汇率的下跌,远超过了理财产品本身的收益率,投资者也蒙受一定的损失。 目前,已经有一些银行对于已经发行的澳元理财产品实行了提前终止的操作。建行近期公告称,分别于11月5日、11月24日,对两款澳元产品“汇得盈08年第10期外币理财产品-6个月澳元”、“汇得盈08年第12期外币理财产品-3个月澳元”行使提前终止权。建行提供的资料显示,建行仍有澳元理财产品的发行,但投资期限已经缩短至3个月。 与此同时,银行在发行的产品中也下调了预期年化收益率。Wind显示,10月份发行的澳元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多数降至7%以下,如交通银行的“得利宝”新绿澳元3个月和6个月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仅为5.85%.招行的“安心回报”澳元半年期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已从原来的8%左右下降至6.0%. 对此,中国社科院理财产品中心副主任袁增霆建议,现在仍不是买入澳元理财产品的合适市场时机。而对于已经购入这类产品的投资者,如果损失不大,可赎回握有现金。若购买了投资期较长(一年以上)的欧元澳元理财产品,不必急于斩仓,因为这可能带来额外的提前赎回费用。 |
||
附件 |
||
« 上一篇 - 金交所有待进一步开放个人投资品种【第一财经日报】 |
» 下一篇 - 个人黄金投资业务 引发黄金投资市场洗牌【市场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