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尔鑫视点—咨询电话13980468832 »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进入“冬眠期”【南方都市报】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进入“冬眠期”【南方都市报】

2008-12-06 09:08:09     [来源] --     [作者]      [点击数] 4630    

大幅降息后,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进入“冬眠期”

理财专家:未来仍有较大降息空间,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必须考虑利率因素

日期:[2008年12月6日]  版次:[GC12]  版名:[理财周刊 私人银行]  稿源:【南方都市报

专题撰文、制表本报记者 王晶晶 王梅丽 

 利息降得那么狠,银行都没什么理财产品卖了!

上周央行的大幅降息不仅令老百姓银行存款的收益大减,同时也使本已清淡的银行理财市场越发捉襟见肘。记者从各家银行了解到,本周除了短期票据类和货币债券类理财产品以外,已经几乎见不到其他类型理财产品的踪影了,多位银行理财师也坦承近期市场无财可理。那么,投资者是否只有接受固定收益类产品贴近“地板”的收益水平呢?能否另辟蹊径,寻找更好的“生财”之道?

  理财专家普遍认为,未来仍有较大的降息空间,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必须考虑利率因素。

  个案

  赵女士最近有一笔3个月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到期了,手上握有35万元的现金。她原本打算继续投资类似保本保收益的无风险产品,然而在上周大幅降息后,银行客户经理告诉她最近没有类似产品销售了。后期即使再推出,收益率也要比前期低许多。

  由于前期股票投资出现巨额亏损,赵女士不愿再冒任何风险,她希望寻找本金和收益都有保证的理财产品。当得知没有类似的理财产品销售了后,赵女士很犯难。

  利率狠降银行无财可理

  央行上周大幅降息让银行措手不及,许多理财产品由于收益需要调整而被紧急叫停。记者从工、农、中、建、中信、浦发、广发等银行网点了解到,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基本停售,只有少数银行推出一两款超短期票据类和货币债券类理财产品。一家商业银行广州分行的客户经理对记者说,该行原计划发售的几款理财产品已经全面停售,预计12月上旬也不会有新产品问世,只能等新产品研发出来再上市。

  从上周的发行数据上也能看出,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大幅萎缩。根据普益财富的统计,11月21日至11月27日,14家商业银行(包括13家中资银行和1家外资银行)共发行了63款理财产品,发行数较上周下降接近一半。其中,中资银行发行了62款,外资银行仅发行1款。本周发行数量继续下降27%,只有46款。

  首当其冲的是信贷类理财产品。根据统计,上周信贷与票据资产类理财产品仅发行29款,创今年发行新低。前期大量发行的票据类理财产品也急剧回落,仅发行了9款。

  各国不断降息也让外汇理财产品面临同样的窘境,发行数量进一步萎缩。根据普益财富的统计,上周美元产品和港币产品分别发行了6款和3款,澳元和欧元产品各发行仅1款。

  收益率下降立竿见影

  根据普益财富的统计,以票据投资为主的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1个月期、3个月期和6个月期本周平均年收益率分别跌至1.79%、2.78%和2.94%,而上周的水平为2.34%、2.99%和3.28%.可以看出,下跌幅度甚是明显。

  “我们有超过80%的产品收益和存款利率相关,如果利率下降,产品的收益率也会跟随下调。以前我们认为央行的降息步伐是缓慢的、有节奏的,但从这次降息的幅度和突然性来看,一切都出乎意料,这给银行理财产品利率的定价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一家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的产品经理说。

  普益财富银行理财产品研究员张星也表示,由于贷款额度限制的放宽,银行推出信贷类理财产品的热情遭到打击,而大幅降息更是对现有产品的收益率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未来信贷类理财产品将是市场上的“稀缺资源”。同时,短期固定收益类产品也受到降息影响,收益率将不断下滑,银行在理财产品市场可以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小。

  外汇理财产品收益率也继续下降,上周美元3个月期、6个月期和1年期产品的平均年收益率分别为2.90%、2.93%和3.05%;欧元2个月期产品的平均年收益率仅有3.60%;港币6个月期产品的平均年收益率仅为2.70%;澳元3个月期产品的平均年收益率仅为4.90%.“外汇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的收益优势已越来越弱。”张星对记者称。

  “目前唯一受欢迎的可能仅剩债券类产品了。”中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一位不愿具名的产品经理对记者表示。

  固定收益产品扫描

  1

  短期票据类理财产品:只作流动性管理工具

  普益财富银行产品分析师赵杨指出,票据资产类理财产品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或者受让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对应的票据资产,以再贴现利率作为银行承兑汇票利率的定价基础。央行大幅降息,再贴现利率也下降明显,银行承兑汇票的利率也将下降。

  建行广东省分行私人银行部产品经理卢昕指出,由于票据类产品中有部分是投资已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因此不同银行推出的同类产品收益率有所差异。目前,该类产品最高预期年化收益在3.8%左右。

  卢昕表示,尽管该类产品收益率将随降息政策进一步下跌,但该类产品流动性较高,收益超过活期存款,对于随时准备进入股市或有他用的资金而言仍是最优的投资品种。

  2

  债券类产品:还能“热”下去吗?

  目前银行债券类理财产品、债券型基金等“债”字头产品是唯一炙手可热的理财产品。本周5家商业银行共发行了10款债券和货币市场类人民币理财产品。而券商也在近期扎堆推出债券类集合理财产品,然而,债市的持续上涨也引发投资者对“泡沫”的担忧。

  建行卢昕指出,债券市场的上涨空间主要看两个因素:未来的降息空间以及其他市场是否回暖。“如果还存在一定的降息空间,而其他市场也没有回暖的迹象,那么资金依然会扎堆债市,上涨空间仍然可期。”

  国海证券分析师杨永光亦不认为债市牛市已走向末端,他向记者表示:“从市场需求来看,近期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持续走低,显示目前银行体系内资金仍然充裕,银行在放贷方面非常谨慎,也会促使银行资金更多地投资于债券。”

  但天治天得利货币基金经理贺云提醒,由于对债市未来半年甚至一年的形势难以预期,因此对中长期债券而言,过低的收益率值得警惕。

  3

  信贷类理财产品:提前终止风险很大

  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李要深表示,降息使信贷类理财产品存在提前终止的风险,投资者的预期总收益将大幅缩减。

  前几次降息幅度较小,银行可以牺牲部分业务利益来保证投资者的收益,而此次降息幅度较大,可能超出银行所能获得的业务收益,因此银行可能下调理财产品的收益。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可能选择提前还贷,使理财产品由于基础资产的消失而提前终止。

  招行理财师余海峰表示,投资者选择信贷类理财产品,关键要考虑风险。由于这类产品不保证本金和最终收益,因此理论上存在无法收回本金的风险。此外,不同的借款主体、贷款的用途、是否有担保、担保机构的实力和资质等,都对信贷类理财产品风险的大小构成影响。贷款用于政府重点工程则比较安全,有担保的贷款自然比无担保的贷款更安全。

  4

  货币市场基金:或迎来黄金发展期

  此次降息后活期储蓄利率大幅下降至0.36%,与货币基金收益率仍保持较大的差距。货币基金手中的投资标的使其阶段收益有望在未来1-3个月维持在较高水平,综合收益和流动性仍具有一定优势。同时,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使市场对风险厌恶情绪进一步加剧。万家基金投资副总监张旭伟表示,未来一段时间,货币基金可能迎来黄金发展期。

  国金证券分析师张剑辉指出,近期货币基金申购量持续猛增,就直接体现了市场资金对安全性和流动性的渴求。货币基金作为以“活期存款便利、定期存款收益”而著称的现金管理工具,长期看仍是活期储蓄的升级替代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在降息仍存空间的背景下,随着货币市场利率的下行,货币基金收益率中长期将跟随利率呈现下移趋势。

  5

  分红险:分红减少,仍可替代存款

  对于保险公司收益和保险产品销售来说,此次降息作用明显。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3.6%直接降至2.52%,逼近寿险保单2.5%的预定利率上限,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和股票投资在短时期内难见起色,保险利差将进一步收窄。

  不过,虽然降息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了挑战,但是在低利率时代,有2.5%“保底”收益的分红险可能重新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分红险的分红,受到影响较大的是利差收益,考虑到保险公司一般通过协议存款、债券等形式实现收益,降息无疑将削弱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利差也会因此下降。但这只是分红下降,此前保险公司允诺的保证回报部分则不会有任何改变。

  招行一理财经理表示,一般的分红型银行保险产品因其所承担的风险保额较低,产品中扣缴的风险保费也较低。且保费多为趸交型,扣缴风险保费后剩余的保费在扣除相关费用后,用于投资产生收益的资金较多。分红险的预定利率目前都为复利计息,所以相比存银行来说,可能产生更多的投资收益。

  6

  万能险:结算利率将持续调低

  万能险是与银行存款利率变动关系更紧密的品种,主要投资于银行存款、票据、债券类产品。央行降息后,和寿险产品结算利率有密切相关性的三年、五年存款利率大幅下调,因此,结算利率的持续调低是大势所趋。从市场公开数据来看,7月份至今,保险公司的万能险结算利率已经连续数月下调,少数保险公司万能险结算利率已经降至3%以下。

  中国人寿一精算师表示,未来伴随存款利率下调,万能险的结算利率进一步下调是大势所趋,各家公司所要比拼的不过是哪家下调得慢一点,幅度相对少一点而已。由于债券市场利率前期透支了降息预期,利率并不见上涨,万能险结算利率的下调空间有所扩大,不排除平均结算利率调至4%以下的可能。

  交行一理财师表示,如果平均结算利率下调至4%以下,也就意味着万能险替代长期储蓄功能丧失。理财师提醒,对打算弃定期存款投万能险的投资者来说,万能险的流动性风险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万能险期缴型产品最初几年的初始费用甚至高达30%至50%,剔除这块后的保费才会进入个人账户享受结算利率。若退保提前支取,往往也要缴纳不菲的退保费用。因此,只有打算长期投资的投资者,才比较适合选择万能险。

  三种风格

  仍有较大降息空间

  1.08%大幅降息,显示了央行抗击经济衰退的决心,市场人士亦普遍认为,此次降息一次顶四次。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降息一步到位了呢?多数市场人士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认为,经济数据预期可能会进一步走差,政府还会有进一步的货币或财政政策出台。央行同时降低了对存款准备金的利率27BP,鉴于存款准备金的利率乃是中国利率底线,这一底线的下调也为未来降息打开了更大的空间。预计到2009年底,央行还有可能再降息100-200个基点。

  与此同时,国务院近日表示将会认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其中强调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多种手段,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

  国泰君安分析师周克瑜认为,国家的财政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措施的效果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才能显现。这条政策是为国家进一步调整利率留下了空间,如果措施达不到预想效果,则存在继续行动的可能。

  国金证券经济学家金岩石表示,此次降息虽然力度很大,但是否到位还要看市场反应和对实体经济效果。从市场反应来看,股市依然高开低走,说明市场可能觉得降息的力度还不够。因此,他判断后市可能还会有2到3次降息。

  三种选择

  保守型投资者:储蓄比例增至40%

  考虑到未来还有降息空间,理财师仍然建议保守型投资者继续增加定期存款的比例。

  此次大幅降息导致定期存款收益急剧下降,如一年期定存,存10万元可得利息2520元,比降息前少得1080元。不过,招行广州分行个人金融部产品经理黄穗宏仍建议保守型投资者继续增加定期存款的比例,并选择2-3年的定期存款。

  中行广东省分行理财中心一位不愿具名的客户经理也给出了同样的建议:保守投资者可以将储蓄比例增加到40%左右,其余40%的资金可以购买债券型理财产品,剩下20%适当投资平衡型基金等高风险理财产品。

  稳健型投资者:增持债券类产品

  黄穗宏指出,稳健型投资者仍然以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为主,在配置定期存款之余不妨增加债券类产品的比例。“投资者对债券基金的预期不能太高,其收益率无法跟前期相比,但相对其他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来说仍有吸引力。”黄穗宏提醒。

  普益财富银行产品分析员张星建议稳健型投资者将持有债券类产品的比例增加10%-20%.原来配置比例30%左右的可以增加到40%,最好维持在50%左右的水平。张星也提醒:“由于前期债券市场涨幅已经透支了部分降息空间,因此对债券产品的收益预期要适当降低。”

  激进型投资者:保持较高流动性

  黄穗宏指出,激进型投资者目前可能在等待股市出现阶段性投资机会,因此资金应该保持较高流动性。尽管大幅降息令短期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收益骤降,但出于流动性需要,此类投资者还是应该将30%左右的资金配置在短期固定收益类产品上。张星则建议激进投资者对短期固定收益、债券类和高风险类的投资比例设定为2:4:4.

  另类投资途径

  债券回购:收益率远高于活期存款

  据公开资料,个人投资者可以参与交易所债市的质押式回购。质押式回购即是交易双方以债券为权利质押所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业务。交易中,资金融入方将债券出质给资金融出方,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资金融入方向资金融出方返还本金和按约定回购利率计算的利息,资金融出方则向对方返还原出质债券。

  据农行广州分行一位理财师介绍,目前,在交易所债市,可以参与质押式回购的品种不仅包括国债,还包括评级较高的企业债。上证所的新质押式国债回购品种中,期限有1天、2天、3天、4天、7天、14天、28天、91天和182天9个品种。

  该理财师介绍,债券回购的利率受资金供给的影响,但基本比活期存款利率要高,如11月27日的GC001(1天期新质押式国债回购)利率最高为5%,最低也有1.98%,都远远高于活期利率。

  在交易所债市回购是通过撮合的方式成交的,因此投资者无须寻找融资方,回购利率也是由市场决定。需要提醒的是,个人投资进行回购交易,必须到开户券商处签订一份全面指定交易的协议,投资者融出资金的最少额度为10万元。

  提前还贷:结合还贷者自身情况

  降息令定存收益降低,理财产品出现真空期。很多有房贷的百姓手握现金,不知往哪投资,而贷款成本的降低又令他们犹豫要不要提前还贷?银行人士表示,在升息周期,很多人提前还贷;而自从降息以来,提前还贷者大幅减少。

  浦发银行理财师童磊认为,如果客户购买的房产以投资为主,且房价已经有了一定的涨幅,而本身的工作也不是很稳定,建议还是提早还掉。如果客户购买的是首套自住房,且符合“首付2成,利率7折”的条件,则建议还是享受这个政策带来的优惠。

  其他情况的客户是不是应该提前还贷?上述理财师认为,关键要看市民的投资收益能不能高于贷款利率,如果前者明显高出,就不必提前还款。而且提前还贷也有讲究,客户在还房贷前,最好算一笔账,因为不是所有的提前还贷都能省钱。

  同时,适合提前还贷者可采用缩短贷款期限的方法,提高每月还款额,以有效减少利息支出。假如贷款期限缩短后,正好能归入更低利率的期限档次,省息的效果就更明显。而且,在降息过程中,往往是短期贷款利率下降的幅度更大。固定利率房贷者还可把固定转浮动,享受降息通道的优惠。

  黄金投资:长期可入市

  临近年末,黄金受消费旺季影响价格有所上涨,降息对其影响并不大。富源金业交易部经理刘洋溢认为,此次利率下调,对于我国黄金市场而言影响并不明显。利率下调引起在离岸市场上人民币/美元汇率的小幅回落,作用于我国黄金价格,会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因此只是轻微利好,投资黄金还需看整体环境。

  威尔鑫黄金投资公司分析师杨易君提醒,本轮金融危机促使美元增量远远超越实体经济而极度膨胀,未来必将付出严重的通胀代价,这种背景下的金价上升至每盎司2000美元毫不奇怪。作为一个5年甚至10年以上的长期战略投资者,目前基于这样的目的屯积实物黄金是可以的。但作为一个衍生品市场投资者,最多几个月就要进行合约交割,目前盲目做多就不可取。

  《月评:黄金中短期、美元中长期展望》

黄金价值恒定吗?

《赏鉴威尔鑫》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