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威尔鑫视点—咨询电话13980468832» 从140年历史估值观察,美股已进入非理性繁荣阶段-威尔鑫

从140年历史估值观察,美股已进入非理性繁荣阶段-威尔鑫

2022-01-06 18:31:34 来源 -- 作者

从140年历史估值观察

 美股已进入非理性繁荣阶段        

                                                                             

2022年01月06日 威尔鑫投资咨询研究中心

(文) 首席分析师 杨易君

 公众号:杨易君黄金与金融投资 yangyijun1616

                                                                              



 2021年美股概况



2021年美国道琼斯指数以30627.47点开盘,最高上试36679.44点,最低下探29856.30点,报收36338.30点,上涨5731.82点,涨幅18.73%,年K线呈近似光头光脚的长阳线。此前两年(2020年、2019年)涨幅分别为7.25%、22.34%。

2021年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以12958.522点开盘,最高上试16212.229点,最低下探12397.053点,报收15644.971点,上涨2756.688点,涨幅21.39%,年K线连续三年长阳上行。此前两年(2020年、2019年)涨幅分别为43.64%、35.23%。

 

受2008年美国次贷引发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冲击,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于2009年见底6469.95点、1265.62点。此后至今的13年中,道琼斯指数上涨过5倍,纳斯达克指数上涨过12倍。

 

就目前整个美股系统性估值,以及对美国中期经济走向的综合判断观察分析,笔者认为目前美股系统性泡沫非常明显。

 

就常态逻辑思维而言,如果认为目前美股仍有系统性机会,那也应只剩鸡肋。相较于所承担的巨大系统性风险而言,追逐鸡肋不是明智之举。美股已不再是一个好赛道,至少未来3年如此。

 

就非常态逻辑而言,美股逆基本面的非理性繁荣状况,仍有“随机任性”延续可能。难有相对科学的量化工具对由人性形成的市场驱动力进行量化。回顾梳理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市场顶部,美股非理性繁荣相对于美国经济中周期见顶时间,足足延迟了近两年。







01
PART
美股非理性繁荣已充分反应

关于美股系统性风险的判断,我们只能站在理性逻辑角度进行思考,对市场非理性繁荣给出一定弹性预期,但无法对非理性繁荣给出系统性定论。

 

关于市场非理性繁荣空间,通过基本面分析人士不屑一顾的“深度”技术分析,或能得到一些“意外”效果。技术分析中,斐波那契数列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运用,其本身就隐含对人性与心理的奇妙量度。

 

回顾2020年3月欧美股市引领全球股市暴跌,美股数次熔断之际,基本面分析人士对全球资本市场、宏观经济大多非常悲观,类比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的见解比比皆是。

 

笔者同样详细梳理过1929-1932年股灾的前因后果与技术特征,也思考梳理分析过1987年股灾,并给出了对比分析文章。笔者当时的观点,2020年3月股市的暴跌,与1929年、1987年股灾不相同。并通过时间周期(类比1929、1987年暴跌时的时间周期)推算,可谓准确预测了美股见底的大致点位与时间。在美股见底前一周,笔者给出明确分析:警惕未来一周内,道琼斯指数会在18000点附近见底。

 

关于道琼斯指数见底点位判断,即运用了很多技术分析。关于见底时间,运用斐波那契数列参考了1929年第一冲击波,1987年股灾的时间周期。下面这幅图表,即是笔者一直保存至今的道琼斯指数技术分析模型,是当时判断道琼斯指数在18000点附近见底的系统性技术依据:

图中120月均线,即是2000年科网股泡沫破灭后,中长期见底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2020年3月道指见底的精确支撑,与2002年的精确度一样。

 

此外,近50年宏观运行形态中,有三种不同分析方法的黄金分割位(斐波那契数列用法)共振于18000点附近,还有2016年顶部形态支撑进一步共振等。

 

可以看出,道琼斯指数在18000点附近的宏观共振点很多,当指数以“奇快”速度下跌至此,很容易“至少”中期见底。

 

当美联储在2020年3月下旬高调宣布“无底限”量化宽松后,从之后的每周美联储M2数据变动可以看出,美联储注水力度空前。笔者隐隐“马后炮”般地判断,美股见大底了!而当时诸多基本面分析仍然惊魂未定,不少分析认为美股弱反弹后将走1929年第一冲击波后的模式。

 

笔者在2016年初驳斥索罗斯“堪比2008年的金融危机”将至时,曾将2016年初的全球经济、资本市场情形,类比过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冲击后的全球经济与资本市场,相似性很大。投资者可以回顾笔者2016年一二季度的系列文章。

 

2020年3月的全球金融动荡,笔者又一次类比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认为2020年3月底部,或可类比1998年市场底部。两处类似之处在于,虽冲击题材不同,但综合冲击“能量”相似。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是区域金融大幅动荡波及全球的结果,并非全球系统性联动的金融危机,这种系统冲击能量相对有限。

 

2020年3月新冠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虽具备全球系统性,但金融动荡前的全球经济问题不大。当冲击来得太突然,力度太大,持续性就不会很强,性质类似1987年突如其来的股灾。

 

虽然2020年3月道指底部相对于1998年底部跌幅更大,但笔者认为这两点只具备“周期上”的相似。至于股市回归上行通道后的上行目标,笔者认为这两处下跌前的波段顶部“具有参考价值”。也就是说,笔者以1998年7月的道指顶部,类比2020年2月顶部,向上推导道指创新高的理论目标,以及大概需要的时间周期。

 

当时进一步思考如下,2000年1月道指见顶11750.28点,相较于1998年7月顶部9368点,上涨了25.4%,历时一年半。那么以2020年2月道琼斯顶部29568.60点为类比基准,上涨25.4%后,理论目标是多少呢?37079.14点。

 

进一步结合笔者设计的技术分析模型,道指34000上方即有技术压力,但理论上又存在以2020年3月底部为基点翻倍的可能。

 

故此,笔者在2020年二季度,即早早预期,未来两年内(参考1998年见底时间窗),道指可能会冲击36000/37000点(包含能量惯性的思考),标普可能会上涨至4400点,纳斯达克指数不好预测,不排除上涨到17000点以上可能。

 

截止2021年12月31日,道琼斯指数最高上试36679.44点,已达到笔者36000/37000点预期标准,2022年开年后继续创新高至36934.84点,突破37000点似乎并非不可能。

 

纳斯达克指数最高上试16212.23点,与笔者预期的17000点以上还有些差距。且近期纳斯达克指数相对于道指开始“异常”滞涨,有些2000年前后的“妖气”。

 

标普500最高已至4818.62点,大幅超出笔者4400点左右预期。

 

总体而言,美股三大指数在笔者类比1998年7月后的大致预测时间周期内,综合触及了预期目标。然最近两年的经济、舆情走成这样,远远超出笔者预期。

 

笔者原本预期,全球疫情在一年后就能完全得到控制,全球经济在2021年二季度后将全面进入正常。这是笔者关于美股的预期的基本面判断前提。然结果是,笔者说对了美股目标,但疫情与经济演变却远超笔者预期。

 

我想美联储在2020年3月有关基本面的判断,也与笔者类似。若美联储有穿越时空的本领,重回2020年3月,定将不会高调无底限宽松。他们可能会走中国的疫情防控与流动性调控路线。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美国过去数十年狂傲撒钱刺激经济,为金融输血,屡试不爽,今终让双刃剑最锋利的一面迎向了自己。

 

图中还有一组阻速线,看似比较奇怪,这是笔者对阻速线的另外一种用法。如果美国股指、疫情、经济演绎,皆如笔者大致预期,那么有低通胀与充裕流动性护航的道指即便涨到36000点,也未必有多大系统风险,美股系统性市盈率也未必很离奇。长期来看,不排除道琼斯指数在36000/37000点中继整理后,在阻速线上去寻找“终极目标”的可能。

 

美股股指达到了笔者预期目标位,但美国经济支撑并未跟上。不仅经济没跟上,还病重,经济结构严重分化,数十年最强高通胀,劳动者不想上班……,这让美股泡沫显得更严重,标普500席勒市盈率正挑战2000年创下的140年历史纪录:

2022年,美国必须刮骨疗毒去流动性抑制通胀,经济冲击难免,美股维持泡沫的难度很大。

 

目前,美股市值已超过49万亿美元:

美国第三季度GDP为23.173496万亿美元。巴菲特在2001年接受《财富》杂志访问时表示,美股市值比美国GDP指标,任何时刻都可能是美股市场估值最佳单一量度指标。就美国第三季度GDP与2021年10月的美股收盘市值关系观察,如图所示:

该指标在2021年10月收盘后的比率为220.60%,足见美股市场泡沫何其严重,程度远超2000年科网泡沫最严重时的159.2%。近月媒体报道,巴菲特加大了现金储备。

 

故站在理性逻辑角度而言,笔者不看好未来几年的美国股市,至少不看好未来三年。美国中周期经济、金融危机难免,重点可能在2023年。如果2022年美国经济、股市震荡回落,那么2023年冲击不会那么大。如果2022年美股继续“挺举”走高,那么2023年可能会摔得很重。




02
PART
美股非理性繁荣有延续可能吗

2022年美股会继续挺举走高,会延续非理性繁荣吗?金融市场,没有什么状况是绝对的,没有什么一定可能或不可能。2000年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都有较明显的非理性繁荣阶段,或曰市场病态阶段。而近两年美国注水力度空前,是笔者60年数据统计以来注水最强的一次:

美国在2000年附近,上世纪70年代大通胀时代的注水力度,相较于近两年,都似“小巫见大巫”。故美股水牛到底能被吹得多大、多高,多离奇,很难说。对于致力于继续与美股共舞,希望将鸡肋吃成凤凰大餐的博弈者而言,也不是没有“中彩”可能,但中镖可能更大。

 

2008年美股见顶相较于经济回落,推迟了两年。对应着美国房地产泡沫的非理性繁荣,评级机构弄虚作假成常态。

 

2000年科网股泡沫破灭前的非理性繁荣程度,愣是让理性逻辑思维者惊掉了下巴,让追风逐浪者将鸡肋吃成了凤凰大餐。只是如今,笔者想找出2000年曾经灿烂辉煌过的典型科网股,竟似都已灰飞烟灭,只见到雅虎留存于2017年的尸骨。

 

如今,将当前美股类比2000年市况的观点不少,笔者在2020年推导美股顶部时,也是类比1998-2000年。2000年有科网股作妖,今难道就没有借“元宇宙”还魂可能吗?!但这不应是理性逻辑思维者畅想的穿越剧。当年的科网股已难见尸骨,如今也存在进入元宇宙即遭遇断电被封闭于异度空间的可能。

 

1999/2000年美股是如何在离奇中见顶的呢?如1998-2003年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席勒市盈率、美股ISM制造业指数图示:

1998年以前的十几年牛市中,纳斯达克与道琼斯指数趋势、节奏相似,1999年开始出现分化。

 

1999年10月之前的年内,纳斯达克比道琼斯指数抗跌。有些类似当前的道琼斯指数比纳斯达克抗跌状况。

 

1999年10月(图中A点),道琼斯指数见底9976点附近,纳斯达克见底2632点附近。此后几个月至图中B点(2000年1月),纳斯达克与道琼斯共同上行,再创历史新高。

 

诡异的情况出现在BC区间(2000年1月中旬至3月上旬),道琼斯指数大幅下跌过15%,纳斯达克指数大幅上涨约30%。这可是两大指数啊,真没见过还可以这么玩的!

 

但观对应标普500席勒市盈率,总体变化很小。尤其BC阶段市盈率,纳斯达克大幅上涨过30%,但标普500席勒市盈率反而下降,可以想象得到,这段时间上涨大的,一定不是权重股。回看微软与当时的IBM等,在BC段没涨。但“雅虎们”在BC区间的一个多月,上涨不止一倍。可见,当牛鬼蛇神群魔乱舞时,市场已人散曲终。

 

CD区间(2000年3月上旬至2001年初),道琼斯指数高位强势震荡,总体录得一定涨幅。但观纳斯达克指数,已自顶部腰斩。

 

再观以ISM制造业指数为代表的中周期经济走势,经济见顶基本对应美股见顶,只是道琼斯指数相较于经济回落的指引,更具韧性。

 

观截止2021年12月31日美股市况、系统估值、经济状况:

美股似还有强势韧性可能,至于参与价值,各自衡量。

 

标普500席勒市盈率已虚破40,距离2000年创下的140年估值纪录,仅约10%的空间。

 

从本周美国公布的12月ISM制造业指数来看,为58.7,远低于预期的60及前值61.1,为最近五个月最低。若后市ISM制造业进一步回落到58下方,则美国经济就有可能进入中周期回落趋势,理论上也应基本对应美股见顶,除非类似2006-2008年。

 

2006-2008年美股与美国经济的反常表现,对应着一个体量很大的局部经济繁荣,那就是制造业下滑与房地产经济繁荣的矛盾并存。当前美国经济虽同样失衡,但有哪一块局部经济能够担当2006-2008年的房地产角色呢?

 

似乎没有!!



欢迎添加杨易君公众号:yangyijun1616  名称:杨易君黄金与金融投资,分享更多观点。

如需申请威尔鑫会员账户资格,取得具体操作指导建议,可直接拨打公司电话:028-66719233或13980468832  联系人:帅小姐。

或添加 威尔鑫客户微信咨询号: wellxin2006 (威尔鑫黄金) , QQ号:609713619予以咨询。


《威.尔.鑫—为您的金银投资引航》



《又见借名如此行骗者》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