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财经信息速递

首页 » 威尔鑫金评连载(※标题为不定期开放的会员版) » 高盛:“巨型吸血乌贼”?

高盛:“巨型吸血乌贼”?

2015-12-13 21:01:24 来源 -- 作者
高盛:“吸血乌贼”?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 弗朗西斯科•格雷拉 汤姆•布雷斯韦特  (09年故文一篇)
再发故文,意在提醒投资者不要不小心就成了高盛的“提线木偶”,近期高盛市场舆论导向可谓“情真真,意切切”,提个醒罢了!弄清了利益立场,就应该懂得适可而止的取舍,能恰如其分地取舍当然更好。

 

在位于宪法大道(Constitution Avenue)101号的高盛华盛顿办公室,员工可以透过10楼的望远镜,一眼望到国会大厦——美国政府的立法中枢——的圆顶。

作为全球金融领域最富实力的参与者,高盛用中性色调装饰自己居高临下的办公室,两三个装饰性的风向标为房间平添了生趣。但如果高盛的高管想要了解近期的“风向”,他们应该往地上看——楼外聚集着一群闹哄哄的抗议者。

 

与政府关系密切得不寻常

 

这群由服务业雇员国际工会(SEIU)组织起来的抗议者,批评高盛与政府之间存在异乎寻常的密切联系——高盛人中不乏美国前财长、白宫高级官员和世界各地的监管者——以及在超过十分之一的美国人陷入失业之际,赚取巨额利润并发放数十亿美元的薪金。








近几个月来,高盛接二连三遭到抨击,而上述事件只是最新一次“炮击”。由于高盛充分利用政府援助,卷土重来当上华尔街老大,《滚石》(Rolling Stone)杂志为其冠名为“吸血乌贼”;由于抢先得到猪流感疫苗,遭到《周六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的冷嘲热讽;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费恩(Lloyd Blankfein)打趣说了一句高盛在做“上帝的工作”后,又遭到了宗教领袖们的批评。一篇题为“劳埃德的祈祷”的恶搞文章正在博客上引起热议。

即使是俄亥俄州《戴顿每日新闻》(Dayton Daily News)这样的中西部媒体,本月也在一幅漫画中对该行所谓的贪婪大加奚落。纽约报纸《The Villager》则指责该行没有为在其办公楼附近出生的小猫支付医疗费用(高盛后来表示,它其实付了费)。事到如今,一个新的现实已经明朗:在公众视线外与投资者、各国政府和蓝筹公司打交道近200年后,高盛发现自己沦为众矢之的。

 

负面曝光催生“被围心态”

 

高盛拒绝就本文置评——这或许是一种迹象,表明负面曝光正在催生“被围心态”。内部人士谈到,该行地位直转急下,把他们吓昏了头,他们还担心,如果自己的薪酬细节传到日益愤怒的公众耳中,自己的安全将受到威胁。

最近,布兰克费恩为高盛在危机中扮演的角色致歉,该行还决定,将在未来五年里拨出5亿美元帮助美国的小型企业。但这些无助于平息批评人士的不满。鉴于该行高层已经准备好派发丰厚奖金——2009年头9个月,高盛已拨出167亿美元作为薪酬专款——目前的问题是,该行能否在不损害自己的盈利能力的情况下,度过这波公众反对情绪。

在位于曼哈顿下城布罗德街(Broad Street)的高盛总部内,存在着一种担忧,即监管者、政界人士乃至投资者,都有可能削弱该行成功的两大基石:一种由高薪凝聚起来的紧密团结(如果说也是无情的)文化,以及激进的交易策略。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分析师盖•莫兹可夫斯基(Guy Moszkowski)最近曾问过布兰克费恩:“公司如何化解媒体关注与彻头彻尾的愤怒情绪?考虑到围绕薪酬问题的争议,高盛如何确保自己能够留住关键员工?”布兰克费恩答道,他的员工是华尔街最具成效的,公司的宗旨是帮助客户经营业务。

 

曾接受政府纾困资金

 

从某些方面看,正是因为高盛从一度威胁到自己生存的危机中迅速反弹,它才会陷入今天的境地。去年9月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产后,高盛及其劲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股价均大幅下挫,原因是投资者对这两家公司依赖于反复无常的资本市场(而非存款)融资的做法感到担忧。几天后,政府允许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成为银行控股公司。此举使它们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政府援助,并将它们置于美联储(Fed)的监管庇护之下。

转型成为一家银行,还为高盛的复兴打下了基础。面对深渊后大约15个月,高盛已从包括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内的投资者那里筹得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接受并偿还了100亿美元的政府援助;2009年头9个月里,还赚得125亿美元利润。该行股价已较去年低点高出一倍以上,它的3万名员工中,许多人有望拿到丰厚的年终奖。

 

两项主要优势

 

高盛的出色表现是基于两项主要优势:长期致力于作为一家公司(而非个体的集合)来实现盈利;在交易和监管事务上敢作敢为。

在服务往往被商品化的现代华尔街,高盛具有外人极少能够复制的特色:齐心协力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部文化。一位前高管表示:“在过去50年左右的时间里,有一点一直没变,那就是崇拜商业成功、厌恶亏损的公司文化。”一名心存艳羡的竞争对手表示,布兰克费恩在谈到上帝的工作时应该补充一句,那就是,在高盛的宗教信仰里,上帝和财神是一回事。

高盛的信条,是在它作为一家合伙人公司的130年里打磨而成的——从1869年由德国移民马库斯•戈德曼(Marcus Goldman)创立,到经过数年斟酌,在1999年成为一家上市公司。高盛的最高层管理者仍被称为合伙人,其每年两度的选拔过程,是无数算计的焦点,也导致那些落选——或者因为业绩不佳而被一下子摘掉合伙人头衔——的员工产生极大不满。

那些当上了合伙人的员工,理应像公司所有者(而非雇员)那样行事,比如不到退休不卖高盛股份。认为合伙人对公司盈亏负有个人责任的信条,令高盛对业务风险和回报保持高度关注。

 

‘我哪里没考虑周全?'

 

道理很简单:在其它银行,明星交易员常常与地位卑微的合规官唱反调,但在高盛,这两种角色的地位是平等的。“风险管理部门的权力不亚于风险承担部门,”一位前高管表示。“如果一个交易部门一周进账3500万美元,那么其它公司就会放任这些家伙为所欲为,但在高盛,人们会问:‘我哪里没考虑周全?'”

之所以存在这种纪律,是因为高盛的风险管理与信息技术部门——高盛人称之为“联邦”——都由首席财务官执掌,现由大卫•维尼亚(David Viniar)出任。和他的华尔街同行不同,维尼亚还同时担任首席风险官。

高盛还严谨地每天计算市场头寸,按现行价格登记资产价值——这种做法使其能够迅速发现价值变动。“对风险进行敏锐而全面的评估,是我们的核心工作,”布兰克费恩是这么说的。这位出生在布朗克斯的邮递员的儿子,从高盛激烈竞争的交易室脱颖而出,成功登上最高职位。

这种架构的价值在2006年12月开始显现。就在廉价信贷一派繁荣的形势中,维尼亚的同事注意到,在过去10天里,高盛的抵押贷款资产组合一直在赔钱。维尼亚指示高盛的交易员“提高安全系数”:收敛风险、减持资产、为所持头寸购买保险。接下来的三个季度里,当雷曼和花旗集团(Citigroup)等银行在抵押贷款资产上的押注成倍增加时,高盛已经在抵押贷款市场上积累了小额空头头寸。

其高管承认,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并表示公司的某些部门仍在继续销售和投资抵押贷款相关证券。但结果证明,维尼亚的命令至关重要:尽管高盛仍然在住宅抵押贷款上遭受了17亿美元的亏损,但与花旗等公司的损失相比,这只是个零头。

 

利用关系网把握市场动向

 

不过,高盛的高超交易技能不仅仅在于躲避亏损。该银行借助与数以千计公司和投资者建立的交易和咨询关系,获取了相关知识,为自营交易提供情报。

银行禁止从事“抢先交易”(front-running)——即利用客户提供的特定信息,在执行客户指令之前用自营账户交易。但他们可以而且一直在利用综合信息,即在与投资者、对冲基金和公司的往来中收集到的“市场颜色”。凭借全球规模最大、人脉最佳的交易商身份,高盛将此转化为一门艺术:既让竞争对手吃惊,又躲过了监管机构的注意。

高盛的优势在自营交易部门并不如在主要交易部门那么明显。前者是用高盛自己的资金押注,占其利润的比重还不到十分之一。后者是用高盛自己的资金为客户的交易提供担保。自从危机爆发以来,尤为如此。因为政府向金融体系注入了巨额流动性,同时维持着超低利率,使那些幸存的银行更容易获利。高盛充分利用了对冲基金经理人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所称的政府“隐藏礼物”,也利用了高盛以及一些竞争对手的规模太大以致不能倒闭的隐性担保。

今年,交易是高盛获利的一大推动因素,因为信贷市场解冻,而竞争的减弱使其能够对其资金开出更高的价码。今年前9个月,该行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业务实现了193亿美元的净营收,占净营收总额的一半以上。批评人士表示,这种闪光业绩导致一些客户察觉到潜在的利益冲突,因而变得不愿意透露那些高盛能够收集和利用的信息。高盛表示,会处理好此类冲突。

 

不得不与高盛交易

 

用一位基金经理的话来说,事实是,投资者“和高盛做交易,不是因为他们想要这么做,而是因为他们不得不这么做”。这位经理还补充道:“高盛提供的信息和我们提供的信息一样有价值,它们会不断惹恼客户,但多数客户还是会一次又一次回到高盛的怀抱。”

这种走钢丝的行为,只有在投资者知道自己在与最棒的人做交易时才可能实现。这就是高薪酬的价值所在。高盛认为,除非自己为银行家们提供极其丰厚的薪酬——尽管只是将奖金与公司成功(而非个人业绩)挂钩——否则将无法招募到、并留住最棒的人才。“薪酬不是将高盛的一切凝聚在一起的粘合剂:薪酬本身就是一切,”高盛一位前合伙人表示。

但是,针对“政府内的高盛人”(与危机期间担任财政部长的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这样的前高管建立的关系网)的再三批评,强化了一种看法,即高盛负有盛名的模式正受到威胁。这种模式是:雇佣最能干的人、支付相应的薪酬、并与那些进入公共服务部门(这也是该行宗旨的一部分)的人物保持联系。

有些批评家将该行的困境,归咎于推动高盛成功的那种合伙人文化——企业自豪感、对自己和客户“正确行事”的强烈信念、以及伴随着自己的最优秀形象而滋生的知识层面的傲慢。当SEIU主席安迪•斯特恩(Andy Stern)这样的反对者说,高盛应该在“只顾实现公司的发财致富和试图对辅佐国家有所帮助之间”作出选择时,他们的话对于高盛纽约总部和华盛顿办公室内外都形成了冲击。

“高盛的雇员现在心理处于一种未知地域,”一位内部人士表示。“他们就读于最好的学校,和最漂亮的人结婚,认为自己有着最棒的工作,但突然之间便被抛到了风眼。”

 

品牌价值受到威胁

 

即便高盛继续盈利,并能够缓冲即将出台的提高资本金和降低负债比率的规定所造成的影响,目前公众的反对情绪也已经对其最为珍视的资产之一造成了危害——那就是它的品牌。

当被问及他们打算如何平息对今年奖金计划的敌对反应时,高盛的高管只谈到了员工必须交纳的税款,还提到了公司最近出台的帮助小企业的倡议。用这家银行一位前高管的话来说:“这是一种惊人的逆转:高盛的所有美德——盈利能力、谨慎作风、以及与政府的亲密关系——在人们眼里都变成了罪恶。”

----------

高盛:“巨型吸血乌贼”

来源 2012年3月23日 《国际先驱报》

 一边为客户提供财务咨询,进行资金管理,一边用自己的资本开展自营业务,成为客户的交易对手,很多人认为这是高盛贪婪的“根源”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牛海荣发自纽约 3月14日,华尔街忙碌如常,其间,人们交头接耳,都在谈论着同一个话题:“看今早的报纸了吗?”——引爆“炸弹”的是一封辞职信。
    高盛公司执行董事兼欧洲、中东以及非洲地区美国证券衍生品业务主管格雷格·史密斯3月14日在《纽约时报》公开发表辞职信,措辞尖锐地抨击老东家高盛只顾赚钱,不关心客户利益。
    此信一出,原本就因投资获利方式过于激进而饱受各界诟病的华尔街投行大佬高盛公司,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曾经的信仰不复存在

 

    在高盛伦敦公司中任职的格雷格·史密斯,这个高盛王国成千上万部门主管中的一员,随着一封辞职信的发表,瞬间在这里成了名人。
    史密斯在信里批评高盛经营和赚钱时“继续把客户利益放在次要位置”,更点名道姓地指责高盛现任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芬和总裁加里·科恩,失去对公司文化的掌控,称“公司道德沦落是对高盛长期生存最大的威胁”。
    他的这封信通过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络,以惊人的速度,在华尔街银行职员、交易所投资人士以及普通投资者之间流传。在信中,从斯坦福毕业后就直接进入高盛的史密斯毫不留情地指责,目前这里的环境是其任职近12年来最具“毒害和破坏性的”。
    史密斯认为,高盛之所以在过去143年历史中屹立不倒,很重要的一点是其曾经拥有“团队协作、正直、谦逊,以及永远为客户的利益考虑”的企业文化,并因此赢得了客户的信任。然而,这种文化已经消失殆尽。
    “在过去很多年,我环顾四周,却发觉曾经使我热爱这份工作的文化已经不复存在,我不再为它感到骄傲,我不再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充满信仰。”
    史密斯回忆道,几年前,他和另外9名同事曾被拍进高盛的一段视频招聘短片,在全球各大高校播放。那时候,他显然还对高盛所代表的一切顶礼膜拜。然而,如今,他显得心灰意冷:“我知道,当我不能再看着学生们的眼睛,告诉他们在这个地方工作有多棒时,我就该离开了。”

 

主管将客户称作“提线木偶”

 

    “当我在报纸上读到布兰克芬的名字的时候,我不得不放下手里的咖啡,”在华尔街一家中型投行任职的曼宁说。“这是个重磅炸弹。”
    在很多人眼中,史密斯这样的举动有点破釜沉舟,“不想在这一行混了”的味道,毕竟辞职时在报纸上大爆公司内幕,点名指责前老板,似乎有悖华尔街的“潜规则”,前无来者。
    有人因此指责史密斯是个“懦夫”、“叛徒”,并质疑他以此投机炒作,还有媒体挖苦他是因为没有拿到满意的年终奖金,而大泄私愤。
    但无论如何,史密斯毫不隐晦地说出他心中的想法:高盛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是因为其领导层的思维方式已经改变。
    “曾几何时,领导意味着理念、树立榜样以及做正确的事,而现在,如果你能为高盛赚到足够的钱,你就能够得到升职,更具影响力。”
    根据史密斯爆的“料”,在如今的高盛,有三个办法能够迅速走上领导岗位。
    首先,挥动公司的“斧子”,这是高盛内部的说法,指的是劝说自己的顾客投资股票或者其他高盛不想再要的产品,因为它们看起来不可能有很高的利润。其次,“猎象”,即让你的客户进行一切能给高盛带来最高利润的交易。另外,为自己找到一个位子,从事那些名称晦涩的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
    而在史密斯看来,更可怕的是,这种对利益的追逐和对客户的忽视不仅仅限于领导层,而是已经深深渗入了公司的各个部门。
    史密斯说,他出席衍生品销售会议,会上人们没有花一分钟讨论如何帮助客户,而仅仅讨论如何能够从客户身上赚取最多的利润。在过去12个月里,史密斯说他身边至少有5名主管将自己的客户称作“提线木偶”。就连初级分析师最经常提出的问题也从“我们要为这个客户做些什么”变成了“过去我们从这个客户身上赚了多少钱?”

 

“一个可信之人发出的严肃指控”

 

    面对史密斯的指控,高盛立刻做出反应。
    在布兰克芬和科恩在致全体员工的一封内部信件中,称史密斯的指控“不能反应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文化,也不能代表高盛绝大多数员工对公司以及客户的看法。”
    在两位金融大佬的眼中,史密斯无疑是3万多员工中“郁郁寡欢”的异类。“在我们这么大的公司中,总会有人感觉不满意,但个人的观点被媒体放大后,却盖过了多数人的看法。”
    他们以《人物》周刊最近所作的调查为证,称85%的高盛员工接受了这份调查,而其中89%的人认为公司为客户提供了卓越的服务,即便持相反意见的那11%的少数人也有机会通过匿名的方式将他们的意见反馈给公司,并且公司对此十分重视。
    “我们与客户合作,致力于帮助他们实现长期利益,这些事实不言自明”,布兰克芬和科恩说。“这些特质让我们在过去脱颖而出,并让我们在金融危机以及现在都显得卓尔不群。”
    除此以外,高盛还发表声明称:“在我们看来,只有客户成功我们才能成功。这一基本事实是我们行为规范的核心。”
    然而,也有很多人觉得史密斯的指控有其道理,应该引起高盛高层的重视。
    曾任高盛公司合伙人的杰基·泽纳斯在高盛工作过14年,并且是被晋升为合伙人的第一位女性。在杰基看来,这封辞职信是“一个可信之人发出的严肃指控”,并希望高盛的董事会能够将此看做是“警钟”,就此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因为她也不止一次听有内部人士说起过高盛越来越崇尚“金钱至上”。

 

轻而易举化解“欺诈门”

 

    事实上,即便没有此次史密斯的“横空出世”,有关高盛贪婪无度的指控近几年一刻也没有停息过。确切地说,自从金融危机之后,高盛就成了众矢之的。
    一方面,高盛在金融危机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引发质疑。有很多人认为,作为华尔街投行界的老大,高盛就是导致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
    根据美国国会的一份报告,高盛集团在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对很多事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业务上,高盛集团存在误导其客户的行为;而当抵押贷款证券市场开始崩盘时,高盛集团又将大量的次级债风险转嫁到不知情的投资者身上;甚至当一些投资者出现亏损而选择止损时,高盛集团还曾经加以阻挠……
    就是这样一个高盛,却在金融危机后得到政府全力救赎。来自纳税人的百亿美元(1美元约合6.31元人民币)救援资金不仅使高盛免于深陷金融危机的泥沼,并帮助其以惊人的速度复苏。金融危机仅仅一年,当超过十分之一的美国人还因华尔街的错误陷入失业,为了生活苦苦挣扎时,高盛却已经盘算着为其高管发放巨额奖金了,这被人们解读为忘恩负义。
    不仅如此,很多人认为,高盛并没有为其错误付出应有的代价。2010年,高盛支付5.5亿美元罚款,就其在抵押贷款证券上误导消费者的指控与美国证交会达成和解,承认在交易过程中没有做到完全披露,但对于监管部门所指控的欺诈罪行却采取了“既不承认也没否认”的态度。
    尽管5.5亿美元的罚款额在华尔街历史上堪称一最,但却也就只相当于高盛一周多的交易收入,更是低于人们的普遍预期。高盛破财消灾,将一场威胁公司生存的“欺诈门”化解于无形。
    《滚石》杂志曾经对高盛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它如一只巨型吸血乌贼,无情地将其触角伸向任何带有金钱气息的地方。”

点评:背后那根生锈的制度链条

【作者】牛海荣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从史密斯的辞职信中不难看出,他曾经热爱的高盛并不是一直如此。
    有人将1990年的上市看做是高盛“堕落”的分界点。在此之前,高盛所奉行的一直是合伙人制度,其主要收入来自为客户提供咨询,帮助他们融资。风险低,收益也不高。
    然而,公司在1990年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后,公司在面对更多市场机会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大的盈利压力,高盛开始进行风险更大的投资。在这一过程中,高盛的经营重心也从传统的融资、并购和咨询服务转向交易相关的业务。
    2006年现任CEO布兰克芬正式入主高盛,并引入了华尔街上通行的“计分卡制度”,列出每个员工每天的利润和损失情况,用于评估员工的表现。这被认为从某种程度上刺激员工更加追求短期利益,而不是高盛此前一直奉行的“长期利益”。
    为了应对投行业务的挑战,高盛还逐步打破了自营业务与出任客户代理人这两大业务的传统分隔,一边为客户提供财务咨询,进行资金管理,一边用自己的资本开展自营业务,成为客户的交易对手,很多人认为这是高盛贪婪的“根源”。
    2010年第四季度,根据新金融法案的要求,有着140多年历史的高盛首次披露了自营业务的交易信息。投资者发现,高盛自有资金的投资遍及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诸多领域。如此这般,在公司的利益与客户利益产生冲突时,作为一个崇尚利润的上市公司,高盛会如何选择可想而知。
    客观地讲,高盛是一家以追逐利润为最终目标的上市公司,如果他所做的一切没有违反任何法律和规则,那么人们对其的口诛笔伐也只能停留在道德谴责的层面。问题在于,如果金融监管总是不能切中肯綮,就连最强大的市场之手最终也很难发挥力量。
    史密斯在他的辞职信结尾警告高盛:一家不关注客户的公司,最终也将会被客户抛弃。这听起来没错,但是如果每次政府都出来兜底,那么高盛,或者说高盛们贪婪起来又有什么可怕的?
    高盛贪婪,但只是华尔街的一个缩影。华尔街固然需要改革,但真正需要审视并改革的,也许更应该是华尔街背后的那根生锈的制度链条。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