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威尔鑫视点—咨询电话13980468832» 要走出黄金保值误区【北京日报】

要走出黄金保值误区【北京日报】

2013-07-20 11:28:42 来源 -- 作者

全球金价或将持续"上蹿下跳" 要走出黄金保值误区

2013年07月20日    来源:北京日报   张倩怡

本报讯(记者 张倩怡)“没人真的懂黄金,我也不会假装自己懂。”昨天凌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一番话让市场“无语”了。延续前一日的剧烈震荡,昨日国际金价仍在和每盎司1300美元一线“搏斗”。截至昨晚7时,国际金价定格在每盎司1291美元,增幅已达0.46%。

  昨天凌晨,伯南克向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发表第二场半年度国会证词。同前一天的内容并无太大区别,对于美联储会否在9月放缓QE的提问,伯南克回答称:“我认为要对什么时候开始削减QE做任何判断还为时过早,美联储希望看到更多增长改善的迹象。”美联储近期不会开始缩减购债,捕捉到这个信息量的黄金期货市场一路上涨。

  然而周四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则使得上涨幅度受限。上周申请失业金人数降至33.4万人,低于市场预期的34.5万人。同时,反映美国大西洋沿岸中部地区商业活动的费城联邦储备银行制造业指数从6月份的12.5上升至7月份的19.8,为自2011年3月份以来最高水平,显示区内制造业活动处于扩张区域。

  最低价维持在每盎司1281.1美元,最高时达到1294.4美元,截至记者截稿时金价仍受困于1300美元一线以下。兴业投资表示,尽管周四美元继续反弹,且美国经济数据强劲,国际金价仍然收高,设法维持在近期交易区间内金价有望再试每盎司1300美元关口。

  “伯南克显然是在打太极。” 威尔鑫投资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杨易[微博]表示,伯南克讲话是为了维持市场稳定,但实际上是和6月的政策会议一样考虑在经济数据变好的情况下缩减宽松,留给市场的唯一猜想就是年内开始缩减还是明年年初,“同伯南克的讲话相比,美国的经济数据对黄金价格的影响来的更明确。”

  不仅如此,伯南克还罕见地发表了他对金价的看法,却被不少分析机构有些尖刻地评论为“说了等于没说”。伯南克表示,黄金是一项非同寻常的资产,人们用它来防范灾难和对抗通胀,没有人真正理解黄金价格,近期黄金价格下跌,可能是民众对经济的担忧减轻。

  “1300美元是一个整数关键位。最近一段时间,金价每天的走势基本都会‘上蹿下跳’。”杨易君表示,由于近来并无明显利空或利好消息,资本市场将围绕这条线展开博弈。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国际金价已下跌24.8%,而在过去12年里金价年年报涨。

专家“点”金

  投资者要走出

  黄金保值的误区

  “黄金和美元早已没有了直接联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表示,因此黄金的保值效果正在日益衰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投资功能”。

  黄金最早和美元相挂钩,源于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1973年,伴随于欧洲和日本等各国大量使用美元套购黄金,导致该体系崩溃,最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放弃了这一制度。

  “黄金之所以能够被投资,并不在于它和美元的关系,而在于它是一种贵金属,是‘硬通货’。”王晋斌解释,从投资渠道来说,实体经济、大宗商品、金融产品、贵金属是地位平等的投资领域。而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贵金属的投资优势便显露出来。

  王晋斌表示,在投资市场,大型机构的资本运作自然会影响到众多中小投资者,“例如4月份国际金价暴跌近10%,原因正是在于高盛等几大投行联合做空市场,和美元市场并无直接联系。”

  “普通的黄金投资者需要走出黄金一定保值的误区,用平常的投资心态来看待它。”王晋斌说道。

  伯南克抛出“威胁论”,国内经济专家表示——

  通过持债影响美货币政策仅理论可能

  本报讯(记者 孙超逸)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量已经到了能影响美国货币政策的程度?在本周召开的美国国会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听证会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再次抛出这一“威胁论”,引发业界高度关注。然而对伯南克的论调,国内专家却有着不同看法。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昨日表示,通过持有美国国债来影响美国的货币政策只有“理论可能”,实际中根本无法做到。

  伯南克在听证会上表示,经过再次加持,目前中国持有美国的国债总额已经超过1.3万亿美元,占到各国持有美债总额的23.2%。这意味着,中国在美国国债市场上的一举一动,都将轻而易举的影响美国国债价格和收益率的变动,进而影响美国长期利率走势。伯南克称,这可能使美联储无论采用何种货币政策的效果都大打折扣,美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正受到中国威胁。与此同时,他还再次指责人民币汇率,称中国一直都在管理人民币汇率,并将其保持在低于平衡水准的水平以下,使美国利益受损。

  但在赵锡军看来,伯南克的观点却有故作惊人之语的嫌疑。他表示,中国确实是美国第一大债权国,手中持有着不少的美国国债,但国债属于债权市场,虽然理论上短期内大量买卖国债会对债权市场产生明显影响,但这仅是理论可能,实际上国债买卖还要受市场投资规模、供求关系等多因素影响。同时,集中抛售和购买美国国债,对持有国而言也是损失多过收益。

  此外,债权市场的波动对于美国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影响也经过诸多环节,两者之间并未有绝对的“因果关系”。而且美国现今执行的是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在利率趋近于0的基本情况下,即使债权市场产生大宗交易,也只是债权人的转变,债券的总数量并未有任何增减,对于美国量化宽松的政策影响甚微。

  赵锡军还表示对于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具体情况,伯南克的表述也有些危言耸听。近年随着中国贸易顺差降低和人民币广泛用于贸易结算,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结余正在不断降低,增持美国国债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同样在汇率问题上,从2006年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超过30%。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