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国际综合财经» 上周债市整体震荡横盘 短端表现稍好于长端

上周债市整体震荡横盘 短端表现稍好于长端

2024-10-21 12:54:43 来源 -- 作者

上周债市整体震荡横盘 短端表现稍好于长端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1日电 过去的一周(10月14-18日)主要品种收益率表现分化,利率债品种中长端表现好于短端,收益率曲线平坦化。债市多头情绪占优,收益率走势受A股情绪影响,股债跷跷板特征明显。

机构认为,上周资金面小幅收敛,下周还面临税期考验,短端情绪不佳。长端主要受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影响走势偏强,受资金面影响有限。目前国债和国开曲线明显分化,国债曲线相对国开更为陡峭,可以关注品种定价分化隐含的交易机会。

行情回顾

上周一,财政部新闻发布会表态积极,债市解读为利好,叠加9月通胀数据不及预期,债市收益率在上下0.5BP区间窄幅波动,信用品种延续修复;周二,权益市场转弱,跷板效应叠加存款利率即将下调推动主要期限国债收益率下行1-4BPs,长端表现好于短端;周三,政策预期影响下,长端表现弱于短端;周四,债市情绪转好,主要期限国债收益率下行2-6BPs,10年期国债活跃券一度下破2.1%,30年期长债破2.3%;周五,由于新一轮存款利率调降落地,债市出现回调,信用品种表现持稳,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1.5BP报2.11%,30年期上行1.5BP报2.2850%。

国债期货上周波动较大,全周来看跌多涨少。上周五国债期货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33%,10年期主力合约跌0.15%,5年期主力合约跌0.1%,2年期主力合约跌0.03%;周四则集体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6%,10年及5年期主力合约涨0.21%,2年期主力合约涨0.1%;周三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24%,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4%,5年期主力合约跌0.06%,2年期主力合约跌0.01%;周二收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42%,10年期主力合约涨0.25%,5年期主力合约涨0.12%,2年期主力合约涨0.04%;周一,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33%,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4%,5年期主力合约跌0.02%,2年期主力合约涨0.01%。

上周股票指数均有上涨,中证转债指数(000832)涨幅明显,周五收盘为394.15,涨2.9%,但成交手数和成交金额环比分别缩量343万手和87亿元。从行业来看,计算机、电子、国防军工等行业涨跌幅排名靠前。上周有2只转债申购,分别为国检转债(113688) ,发行总额8亿元,正股简称国检集团(603060);洛凯转债(113689),发行总额4.03亿元,正股简称洛凯股份(603829)。上周无新债上市。

一级市场

上周,据新华财经统计,全市场共发行利率债43只,规模为5,407.06亿元,较前一周供给小幅增加了400.22亿元。

具体来看,上周财政部发行国债6只,比上周少1只,合计发行规模3,695.70亿元,环比减少14.3亿元;本周财政部将发行1、10、30年期国债,其中1年期为新发,贴现债将发行91天和182天品种,预计本周国债总供给3,900亿左右。

进入10月后,地方债前两周发行同比减少,上周共发行18只,环比只数增加11只,发行规模551.36亿元, 小幅增加254.52亿元;机构数据显示,上周有一期宁夏柜台债的中标结果为+15BPs,其余品种均为+5BPs,市场需求较好,均发在下限。本债已公布的地方债发行公告有68只,规模约3,420亿,发行期限以7、30年期为主。本周30年期地方债供给大幅增加,全周供给超1,100亿,江苏、浙江、河南、山东等地均有发行。统计显示,1-9月地方债累计发行规模66,875.77亿元。

政金债上周发行19只,合计1,160亿元,环比只数增加5只,规模增加160亿元。上周国开发行2年和10年期,其中10年期发行缩量10亿元,需求十分火爆,两只券的利差均较上期走阔2BPs。此外,国开行还在清算所发行了3年期绿债及7年期金融债,其中绿债需求火爆,中标利率1.45%,低于同期限普通债30BPs左右;农发行上周共发行7只债券,其中与挂钩DR007的3年期浮息债,规模为10亿元,票息2.04%,认购踊跃;进出口行上周发行4只债券,其中3年期需求旺盛,利差走阔6BPs。

信用债方面,上周共发行499只债券,环比增加310只,发行规模为3,971.27亿元,较前一周供给增加2,188.80亿元。具体品种方面,金融债发行37只,规模为881亿元;企业债发行2只共22.60亿元;公司债发行112只,规模810.26亿元;中期票据发行94只,规模866.17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95只,规模714.91亿元;定向工具发行29只,规模145.82亿元;国际机构债发行1只,30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发行126只,规模464.03亿元;可转债发行2只共12.03亿元,可交换债发行1只,规模24.50亿元。

公开市场

上周央行OMO大幅净回笼,资金面平稳均衡,维持稳健偏松的基调,隔夜、7D资金价格先升后降,资金分层延续。全周逆回购累计净投放6,243亿元。从央行公开市场具体投放来看,10月14日早盘,央行OMO净投放195亿元;15日,央行净投放266亿元;16日,央行开展6424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当日有610亿元逆回购和7890亿元MLF到期;17日,央行开展1326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当日有1500亿元逆回购和7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10月18日,央行开展1084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当日净投放142亿元。

海外债市

上周美债只有4个交易日,美债收益率与上周基本持平。上周二,长期美债收益率下跌,原因是投资者对纽约联储公布的弱于预期的制造业数据以及中东局势的新进展做出反应;周三,大宗油美债价格小幅上涨,推动收益率普遍走低;周四,美债遭抛售,收益率从自近两周低位上扬,此前公布的零售销售和初请失业金人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持续走强;周五,长期美债收益率从逾两个月高位回落,但在数据显示9月新屋开工下滑后,当周收益率基本持平。

上周五其它数据方面,美国9月独栋住宅建设激增至五个月来最高,但未来建设许可仅略有增加,当前市场上新房供应过剩,潜在购房者仍在等待抵押贷款利率下降。经济学家预计住宅投资仍将拖累第三季度经济增长。

欧债收益率上周五下跌,随着欧洲央行将关注点从对抗通胀转向稳定经济增长,市场提高对宽松货币政策路径的押注。2年期德债收益率下降4BPs至2.105%,全周下跌14BPs,10年期德债收益率下降2BPs至2.190%,全周下跌7.6BPs;10年期意债收益率下降4BPs至3.353%,全周下跌19.4BPs,10年期意债收益率与同期德债收益率利差差收窄至6月以来最低,周五收盘报116BPs。

要闻回顾

10月12日,国新办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财政部在加快落实已确定政策的基础上,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这一揽子增量政策包括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等多个方面。蓝佛安指出,增发国债正在加快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也在陆续下达使用。专项债券方面,待发额度加上已发未用的资金,后三个月各地共有2.3万亿元专项债券资金可安排使用。

10月1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对房地产止跌回稳充满信心。为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指导各地迅速行动,抓存量政策落实,抓增量政策出台,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市场止跌回稳。“组合拳”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两个增加”之一是,新增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倪虹公布,将通过货币化安置房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并将主要采取货币安置的方式。

10月18日召开的金融街论坛上,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介绍了一揽子增量货币政策的落实情况。关于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金融工具,人民银行与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组建了工作专班,SFISF已开始接受金融机构申请,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政策文件于10月18日正式发布实施。

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相关工作的通知》,向参与互换便利操作各方明确业务流程、操作要素、交易双方权利义务等内容。中国人民银行委托特定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债信用增进公司),与符合行业监管部门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开展互换交易。互换期限1年,可视情展期。互换费率由参与机构招投标确定。可用质押品包括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和公募REITs等,折扣率根据质押品风险特征分档设置。通过这项工具获取的资金只能投向资本市场,用于股票、股票ETF的投资和做市。目前获准参与互换便利操作的证券、基金公司有20家,首批申请额度已超2000亿元。即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参与机构需求正式启动操作,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10月18日,央行发行2024年第一期“24互换便利央票”,将于10月21日上市流通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央行计划互换便利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24互换便利央票”暂未披露发行总额。

重要数据

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数据的显示,9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基本稳定,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4%。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降幅收窄,同比降幅扩大。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8%,涨幅比上月回落2.6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从同比看,CPI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介绍,这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3%,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

10月14日,人民银行公布了3份统计报告。社融方面,2024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2.19万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50.87万亿元,同比增长7.8%;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43万亿元,同比下降18.6%;委托贷款余额为11.25万亿元,同比下降0.9%;信托贷款余额为4.26万亿元,同比增长11.8%;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34万亿元,同比下降19.6%;企业债券余额为32.07万亿元,同比增长2.2%;政府债券余额为76.97万亿元,同比增长16.4%;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6万亿元,同比增长2.6%。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6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68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少增4.13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2063亿元,同比多减698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55亿元,同比多减1212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562亿元,同比多增2923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476亿元,同比多减389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59万亿元,同比少545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7.18万亿元,同比多1.2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705亿元,同比少5039亿元。

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9.48万亿元,同比增长6.8%。狭义货币(M1)余额62.82万亿元,同比下降7.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8386亿元。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02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9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02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4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8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66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28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887亿元。9月末,外币贷款余额5855亿美元,同比下降14.6%。前三季度外币贷款减少709亿美元。

机构观点

华创固收:当前仍处于政策发力期,稳增长预期、风险偏好对负债端的扰动仍需关注。后续增量政策或集中推出、市场对10月底前后人大常委会议部署也抱有期待,风险偏好、股债跷板效应仍可能反复,机构负债的稳定性仍有潜在扰动。

国盛固收:后续债市或保持震荡偏强。虽然财政大幅发力,但短期来看,供给冲击有限,因而对债市来说整体风险有限。但近期一些列稳增长政策落地,也缓解了对中长期经济的担忧。长端利率下行空间也受到一定约束。在短期政策发力预期持续存在情况下,预计后续长端利率或保持震荡态势。

华泰固收:当前的财政信息有助于降低经济尾部风险,缓解地方债务压力,畅通经济循环和企业现金流,释放地方增长潜力,也可能带来一定的短期拉动(今年Q4和明年Q1),但增量和弹性、尤其是持续性的问题可能还有待后续确认,明年的期待在于赤字率明显突破3%、超长期特别国债加量等,并向扩张增量倾斜。此外,需要密切关注地方政府KPI导向和政策一致性评估带来的积极影响,有资金支持,有激励导向,合力效果有望更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