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威尔鑫视点—咨询电话13980468832» 2025年黄金投资还香吗?专家深度解读【红星新闻】

2025年黄金投资还香吗?专家深度解读【红星新闻】

2025-01-02 19:18:36 来源 -- 作者

刚刚过去的2024年,黄金可谓炙手可热的投资品种,其价格全年最高涨幅一度超过35%。虽然年末有所回调,但现货黄金价格全年仍有27%的涨幅,依然是最优质的投资品之一。
 

站在岁末年初的交汇点,展望2025年投资理财前景,黄金还是优质的投资品种吗?普通人投资黄金有哪些渠道?带着这些疑问,红星新闻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黄金分析师。这些专家普遍持乐观态度,认为金价有望突破3000美元大关,而2025年黄金价格可能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基于这一预测,他们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不妨抓住低位买入机会。

 

走势预测:上半年会先抑后扬

 

“2025年,黄金上半年可能会出现‘先抑后扬’的走势。”财经评论员周聪近日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主要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美元走势、美国债收益率和地缘政治等因素,伴随特朗普即将上任,其对内大规模减税和对外大规模加关税的政策,导致市场预期美联储2025年降息力度将会减弱,强势美元和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两大因素对黄金有不利影响。

 

“特朗普政策变化、美股历史高位踟蹰给世界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大”,周聪认为,黄金避险属性加上强劲的央行需求,一定程度上继续支撑黄金的结构性牛市,只是上涨的力度会更加温和,预计会达到2900到3000美元/盎司的区间。

 

威尔鑫投资咨询首席分析师杨易君认为,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高通胀卷土重来、国际经贸环境可能的恶化加上美国地产泡沫孕育的新一轮“经济金融危机”,都将强化或构成新的黄金避险支撑。他认为,2025年黄金市场必将延续良好表现,或存在延续强势惯性的动能,“既然我们认为2025年3000美元金价必然见到,那么目前,2025年初都应该逢低买进黄金。”

 

前景预测: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在黄金分析师看来,黄金具有多种功能,除了避险属性之外,货币属性也让其具备长期投资价值,适合作为家庭理财的一个配置选项。

 

“长期来看,全球货币都在超发,也就是各国货币一直会处于贬值过程”,周聪认为,长期配置一些黄金抵抗通货膨胀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商品大周期、美国经济金融大周期观察,我认为黄金将是一个很好的长线投资品种。”

 

杨易君也认为,从商品大周期观察,预期2025年可能将迎来新牛市周期大三浪,“接下来始于2025年的商品、原油大三浪,可能还会持续大致两年。而整个商品宏观牛市周期大五浪彻底走完,估计最少需要五年,这期间应该大体对应黄金延续宏观牛市。此外,长期来看,全球央行增储黄金去美元化的进程,都将构成以美元计价的黄金牛市支撑。”

 

投资建议:选购金条最简单

 

那么,黄金有哪些合适的投资渠道?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选择哪些投资方式更好?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了黄金多种投资渠道后发现,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选购投资金条是最简单的途径,可以选择前往信誉良好的金店或银行购买。

 

 

投资金条的基础金价一般与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价格接近。不过,投资者在购金时要加10-15元/克的手续费,回购(卖出)时也会加2元/克左右的手续费。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银行或金店提供的回购服务,对回购的黄金品种和来源有严格限定,一般要求外包装和金条无质量损坏。此外,部分银行可能还会要求投资者出具当时购金的发票。

 

手机银贵金属

 

此外,银行的纸黄金(账户贵金属)、积存金业务也适合普通投资者,两者均可在手机银行操作。账户黄金投资门槛相对较低,大多数银行起投点在1克,部分银行会要求10克起投;需要注意的是,账户贵金属和积存金买卖存在一定交易点差。

 

积存金价差在2.4元/克左右

 

分析师建议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理性选择。稳健型投资者可以考虑投资金条,银行账户黄金或积存金业务;而风险偏好较高、积极的投资者可以配置一些与黄金价格挂钩的ETF基金,更激进的投资者则可少量配置黄金期货。

 

 

红星新闻记者 吕波

编辑 李星龙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