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国内金市资讯—咨询13980468832» 外汇储备连续13个月站稳3.2万亿美元大关,央行扩大黄金储备

外汇储备连续13个月站稳3.2万亿美元大关,央行扩大黄金储备

2025-01-08 10:19:35 来源 -- 作者

外汇储备连续13个月站稳3.2万亿美元大关,央行扩大黄金储备


21世纪经济报道 唐婧 2025-01-08

2025年1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24亿美元,较11月末下降635亿美元,降幅为1.94%。值得注意的是,尽管12月外汇储备环比小幅回落,但仍然连续13个月站上3.2万亿美元大关。

国家外汇局表示,2024年12月,受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黄金储备方面,中国央行连续两个月再度增持黄金。同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中国2024年12月末黄金储备报7329万盎司(约2279.57吨),环比增加33万盎司(约10.26吨),11月末为7296万盎司(约2269.31吨)。

记者留意到,在国际金价回落和美元指数上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央行2024年12月末的黄金储备余额由11月末的1934.31亿美元回落至1913.37亿美元,在我国国际储备中的占比为5.54%,仍远低于全球14%左右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我国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分散化配置还有较大空间。

“目前黄金储备在中国储备资产中的占比仍然较低,黄金储备总量与中国经济体量和外汇储备总量仍不匹配,再考虑到金融安全、储备资产多元化等方面的需求,未来还有继续增持黄金的空间。”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告诉记者,央行连续两个月增持黄金,或与未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有关。还有专家认为,未来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可能加大,增持黄金可以降低储备资产的波动幅度。

外汇储备压舱石地位不减

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是2024年12月外汇储备规模环比小幅回落的主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告诉记者,2024年12月份,美联储虽如期降息25bp,降息基调却表现鹰派,市场对美国经济“不着陆”及通胀再次抬头的预期不断强化,推动美元指数走强、全球资产价格整体下跌。

汇率方面,2024年12月,美元指数环比上涨2.6%,主要非美货币集体贬值,日元、欧元、英镑兑美元分别下跌4.7%、2.1%、1.8%;债券价格方面,10年期美债收益率环比上升40个基点至4.58%,10年期欧债收益率上升26个基点至2.45%,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下跌0.8%;股票价格方面,标普500股票指数下跌2.5%,欧洲斯托克50价格指数下跌1.1%。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综合影响,12月末外储较上月末下降635亿美元至32024亿美元。

温彬表示,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中美经贸关系面临一定挑战,但也不乏机遇。短期来看,企业为应对预期关税已开启“抢出口”,预计将持续至关税正式落地;长期来看,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强合作、产业链转移、提升商品竞争力有助于抵御外部不确定性,出口将继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

温彬还称,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对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产生了明显提振,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亦是外汇储备的有力支撑。下阶段,我国将继续推动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地生效,为国际收支保持整体平衡奠定坚实基础。

王青也提到,近期我国出口保持强势,跨境资金流动整体稳定,加之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后,经济增长动能回升,都为外储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重要支撑。王青还提醒,尽管近三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但CFETS等三大一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稳中有升,且央行稳汇率工具箱颇为丰富,这意味着短期内央行无需动用外储干预汇市。

他还预计,后期伴随美联储持续降息,美元指数上升空间有限,且在全球金融环境转向宽松的前景下,全球资本市场持续大幅下跌的风险较小。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外储规模还会稳定在略高于3万亿美元这一水平,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提供坚实基础,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央行购金大方向仍未改变

黄金储备方面,2024年12月末央行连续两个月增持黄金,符合市场预期。庞溟此前曾告诉记者,考虑到黄金在避险、抗通胀、长期保值增值等方面的优点,央行在国际储备组合配置中加入和动态调整黄金储备、多元化与再平衡国际储备资产的政策动机并未改变,持续增持黄金的大方向也并未改变。业内主流观点也认为,提升黄金储备资产占比有利于国际储备多元化,实现保值增值。储备资产多元化配置也不是个体行为,而是国际趋势。

另据中银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此前测算,2022年11月—2023年9月,中国增持黄金储备与国际金价(月均)之间为强负相关0.751,这意味着中国在增持黄金储备的过程中更加注意逢低买入而不是追高。Wind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当月国际金价环比继续回落,月内跌幅为0.98%,而11月的月内跌幅则达到了3.40%,还创下了2023年9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

不过,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王立新曾对记者表示,全球央行增持黄金,绝不是基于金价短期上涨获利,而是从更长远的视角配置黄金。

王立新直言,各国央行的储备资产,第一个要求是安全性,第二个要求是很好的流动性,第三个才考虑到回报。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一大目的是分散自身储备资产的构成,减少对某一主权货币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则是看重黄金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加大趋势下的避险功能,有助于降低储备资产的波动幅度。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还称,我国央行增持黄金很可能是一项中长期的战略性举措,原因在于美联储经历了十几次加息之后走向降息。在此背景下,美债价值将会下降,增持黄金还有利于提升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整体质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