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国际综合财经» 别指望鲍威尔收拾关税烂摊子!前美联储“三把手”发声

别指望鲍威尔收拾关税烂摊子!前美联储“三把手”发声

2025-04-07 19:50:54 来源 -- 作者

别指望鲍威尔收拾关税烂摊子!前美联储“三把手”发声


2025-04-07

这场由关税引发的经济困境正在形成完美风暴:当供给侧冲击(关税)遇上需求侧萎缩(消费投资双杀),美国经济可能正走向自2008年以来最危险的十字路口。历史经验表明,此类政策引发的经济调整往往痛苦而漫长,投资者需系好安全带,迎接前所未有的市场波动。

在此背景下,前纽约联储主席比尔·杜德利撰文称,未来半年通胀或冲5%,经济增速恐腰斩至1%,美联储将陷入"加息加速衰退、降息恶化通胀"的两难困局。这场经济风暴,没有赢家。以下是他的观点:

别指望美联储能拯救被关税拖下水的美国经济。现在唯一的问题是:伤害会有多深。

特朗普政府对全球大多数进口商品加征的史诗级关税,美联储恐怕无力化解。唯一的悬念,是这波打击到底会有多严重。

特朗普总统对自由贸易的攻击,在广度、力度和粗暴程度上都堪称罕见。今年,美国进口商品的加权平均关税很可能飙升至25%甚至更高,而此前这一数字不到3%。换句话说,这一轮关税增长,相当于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加征规模的十倍以上。

影响将是灾难性的。接下来的六个月,年化通胀率可能飙升至接近5%,原因很简单:进口价格因为关税上涨,国内厂商在缺乏竞争的保护伞下也会顺势涨价,趁机捞一笔。

与此同时,需求端将明显降温。在关税覆盖面和持续时间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企业会推迟投资决策。普通消费者也会减少支出,因为这轮关税实质上等同于一次高达6000亿美元以上的加税。即便国会通过其他方式减税以抵消这部分影响,效果也有限。一方面政策存在滞后效应,另一方面,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倾向更高,受到关税冲击的程度远高于税收减免带来的好处。

更糟糕的是,美国经济的增长潜力也会受损。随着驱逐出境政策和移民骤减,劳动力供给将受到压制;与此同时,生产率增长也将放缓。这意味着美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将从去年的2.5%-3%,跌至仅约1%。

总结一下,最乐观的情景是滞涨。更可能的结果,是美国步入全面衰退,同时伴随更高的通胀。

那么,美联储还能做点什么吗?常规做法是加息对抗通胀,但这会加剧衰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暗示,只要通胀是短暂的且不会影响未来通胀预期,或许就不必立刻加息。这番话让市场略感安慰,暗示美联储可能会更倾向于稳增长而非紧缩。

但问题是,这些条件恐怕很难成立。首先,通胀早就连续多年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如果今年是第五年通胀超标,且涨势加快,那通胀预期“失锚”的风险将大大上升。

其次,冲击的类型也很关键。像这种损害生产率的冲击(即关税),往往对通胀和预期的影响更持久。回顾19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尽管美经济两度陷入衰退,但通胀依然顽固不下。最后,美联储在沃尔克主导下,硬是将短期利率推高至近20%,才勉强把通胀压制住。

第三,美联储自身的行为也会影响市场预期。如果人们觉得央行在无视通胀压力、转而专注于增长任务,光是这种认知,就足以让他们预期未来通胀会更高。

而一旦通胀预期上升,对抗通胀的成本也将大幅增加。预期锚定时(比如过去五年),美联储可以在不显著推高失业率的情况下控制通胀。但一旦预期失控,“牺牲率”会飙升。比如在70年代的石油冲击中,为了将通胀率降低1个百分点,失业率可能需要比长期水平高出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衰退就成了美联储唯一的工具。

这种不对称性决定了:美联储接下来必须极度谨慎。任何“宽松”的迹象只要引发通胀预期上行,未来就可能需要更猛烈、代价更高的收紧政策。因此,市场现在对央行支持的乐观情绪,恐怕是过于天真了。恰恰相反,在当前这种高不确定性和风险平衡偏空的背景下,政策响应节奏理应更缓慢。

慢增长、高通胀、而央行又不愿妥协——对股市来说,这就是最糟糕的组合。怎么选都不划算:如果企业把进口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通胀会更顽固,美联储态度会更鹰派;但如果企业不敢涨价,利润率就会缩水,盈利前景令人失望。更不用说,海外可能也会反制加税。

对于债市来说,焦点则是短期利率的路径。现在市场预计今年会有超过100个基点的降息。我的看法是:只有在经济真正陷入衰退的前提下,这种预期才有可能兑现,且才是合理的。这可不是2019年,当时通胀低于目标,美联储还能“预防性”地降息。如今,作为全球最有权力的央行,美联储的操作空间已经大不如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