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美国还能留住他国黄金储备吗?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国内金市资讯—咨询13980468832» 美国还能留住他国黄金储备吗?

美国还能留住他国黄金储备吗?

2025-04-21 07:52:26 来源 -- 作者

美国还能留住他国黄金储备吗?


2025-04-21

【环球时报驻德国、法国特约记者 青木 岳雯 环球时报记者 陆泽楠 徐嘉彤】编者的话:“随着德国官员要求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清点金条,美国黄金储备现状受到质疑。”数字经济新闻网站The Daily Hodl日前这样报道称。数十年来,德国在美国金库内存放了1200多吨的黄金,而面对美国政府变化无常的经济政策,关于撤回黄金储备的呼声再次出现。近些年来,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印度、沙特、埃及以及多个非洲国家都撤回了或宣布撤回本国存放在美国和英国的黄金储备。有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随着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上升,国际储备多元化等趋势越发明显,各国的“金融主权”意识正在加强,随着美、英等黄金保管国的金融影响力逐渐减弱,其作为国际黄金交易枢纽的地位也可能受到影响。

美英是全球最大的两个黄金保管国

今年年初,世界黄金协会对各国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相关机构的数据进行了梳理,总结出各国黄金储备量、黄金持有量等指标的排名。黄金储备量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或影响汇率水平、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从各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年底,美国以8133.46吨位列第一,大约相当于其后3个国家德国(3351.53吨)、意大利(2451.84)、法国(2437吨)的储备量之和。中国以2279.56吨位列第五。另据我国央行数据,截至今年3月末,央行已连续5个月增持黄金,我国黄金储备量达到7370万盎司(约2292.33吨)。

从黄金持有量占外汇储备的百分比来看,乌兹别克斯坦(77.82%)、葡萄牙(75.65%)和美国(74.97%)位列前三,其后是德国(74.39%)和法国(72.27%)。根据央行数据,我国黄金储备目前占外汇储备的比例为6.5%,未来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各国在本国黄金储备的存放方式上有不同的选择。新加坡贵金属交易商Bunker Group将各国的存放方式分为三类:由本国存放、在国外存放、不公布存放地点。我国便属于第一类。中国黄金协会曾表示,我国的黄金储备绝大部分存放在国内,少量可能因国际交易需要存放在国际清算银行或其他具有战略合作关系的金融机构,这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除我国外,美国、法国、俄罗斯、土耳其、沙特、英国、西班牙等国也将全部或绝大部分黄金存放于本国金库。根据Bunker Group的说法,这类国家的主要特点是拥有足够的储存黄金的空间和条件,比如美国共有4个存放黄金的地点,包括位于肯塔基州诺克斯堡的金库、位于丹佛的铸币厂、位于纽约的西点铸币厂和联邦储备银行。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诺克斯堡的金库是美国国家黄金储备的主要存放设施,西点铸币厂则储存着全国第二多的黄金。再比如英格兰银行拥有世界第二大的金库,英国的黄金储备几乎都存放于此。法国目前将其全部黄金储备存放在巴黎名为“La Souterraine”的地下金库内。

不少国家出于历史、政治、安全等原因选择将黄金存放在国外,包括德国、意大利、瑞士、荷兰、葡萄牙、利比亚、奥地利、比利时等。以德国为例,作为全球第二大黄金储备国,德国黄金储备的价值约为2800亿欧元,其中超过1/3都存放在美国。这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德国对美出口额大于从美进口额,贸易盈余为德国带来了大量美元,这些美元被用于兑换美联储的黄金债权。此外,在两德统一之前,分裂的政治形势也使得在本国存放黄金储备不够安全。

比利时主要因为没有足够的存放空间和条件,所以将其黄金储备分别存放在英格兰银行和加拿大中央银行的金库。欧洲中央银行曾表示,其黄金储备目前分开存放在5个地点——伦敦、巴黎、里斯本、纽约和罗马,原因是这些黄金的所有权转移给欧洲央行之前,就已经存放在上述地点,而搬运黄金的成本过于高昂。

第三类国家则出于各自的原因并未公布其黄金储备的存放地点和数量,包括日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泰国等国。上文提到的比利时以及欧洲中央银行也只公布其黄金的存放地点,而没有公布存放数量。

虽然并非所有国家都详细披露了本国黄金储备存放地点及具体数量,但根据Bunker Group的估算,美国和英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黄金保管国。截至2023年3月,两国合计储存了价值超过8120亿美元的黄金,占全球黄金储备的约53%。比如德国除了超过1/3的黄金储备在美国外,还有近10%的黄金储备存放在英国;意大利有近半黄金储备存放在美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近六成黄金储备在美国,约35%的黄金储备在英国。

撤回黄金法律框架明确、流程严密、成本高昂

世界黄金协会今年的一份报告表明,近两年多个国家的央行提出撤回本国存放在外国的黄金储备,“这凸显出一些国家的央行越发重视由本国自行保管其黄金储备”。

据印度《今日商业》报道,出于“地缘政治紧张时期在海外存放黄金有风险”“西方国家冻结俄罗斯资产加剧了其他国家对海外资产安全的担忧”等原因,印度在2024财年已将存放于伦敦的100吨黄金转移回国内金库,这也是自1991年以来印度最大规模的黄金调动,使得印度在国内和在海外的黄金储备量几乎平分。此外,2024年4月,尼日利亚、加纳、喀麦隆等多个非洲国家决定从美国撤回其黄金储备,原因是美国经济迅速恶化的迹象引起了全球投资者的担忧。

不过,有关撤回黄金储备的议论并非近几年才出现。以德国为例,该国早在近十年前就运回过部分黄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刘庆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2年,德国联邦审计署的报告披露,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数十年来从未提供金条清单并且阻碍检查,引发德国国内舆论关注。2013年,德国启动“黄金归国”计划,终于在2017年完成了从纽约和巴黎运回674吨黄金的行动,使本土储备占比升至50.6%。

俄罗斯则更早确立了本土储存黄金的战略,并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加速增持黄金。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冻结俄外汇储备资产时,存放于俄本土的黄金处于安全状态。匈牙利央行2019年首次将其位于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撤回,其国内的黄金持有量从3.1吨增加到31.5吨。2018年,土耳其政府推动“去美元化”金融自主政策,其央行陆续从美国运回了全部220吨的黄金储备。美国贵金属交易商Money Metals的黄金分析师透露,法国也在2013年至2016年间秘密地将221吨存放在美英等地的黄金储备运回巴黎,这一过程虽然没有官方通告,但业内人士的内部报告均确认法国已将海外黄金全部迁回本土。

从法律流程上来讲,由于一国央行的黄金储备属于该国国家资产,若要存放海外,通常需要央行与存放机构签订托管协议。一国决定撤回黄金,则由该国央行向托管方提出提取请求,并与托管方协商运输安排和交割手续。总体而言,大多数国家撤回黄金在法律上属于财产返还,框架明确:确认权属无争议后,双方即签署交割文件、清点重量、查看成色,然后安排运输。

尽管如此,一些国家仍对于正式提出撤回黄金储备有疑虑。比如,德国《焦点》周刊分析称,德国在美国存放黄金储备的历史原因当下已不再适用,但是让“值得信赖、可靠的合作伙伴存放黄金储备”现在已经被视为“国际信任”和“外交平衡”的标志。为了“不在当下贸易冲突中开辟新战线”,德国贵金属市场咨询公司Fragold创始人罗斯巴赫认为,比起直接将全部黄金完全撤出美国,一种可能的做法是,让美国以2024年年初的价格为基础,继续保留相应价值的德国黄金储备,但将黄金自那时以来实现的约50%的价格涨幅提取出来转移到德国。

根据法国BFM电视台报道,把黄金从外国运回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整个流程都在秘密条件下进行。《南德意志报》报道称,德国当时将黄金从纽约运回法兰克福时,先由卡车将黄金从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运到飞机上,这段转运在机场高度安全的区域进行。随后,德国汉莎航空的物流子公司再将黄金运回德国。黄金通常通过空运方式运输,因为海运时间太长,被盗的风险也更高。而存放于巴黎的黄金也可以通过陆路运输运到法兰克福。

刘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由于运输、交割、检验等步骤繁琐,撤回黄金所需的时间、人力、经济成本均较高。比如,德国2013年至2017年撤回黄金总成本高达760万欧元,所有从纽约和巴黎运回的金条均由5至8人的内部团队通过称重和X射线等技术检查纯度。一些国家运回或转运黄金的尝试也会因其中某些步骤出现问题而被延期或中止,比如奥地利2015年将50吨黄金从伦敦转移到瑞士的计划被延期至少两年,委内瑞拉试图从英国运回黄金的尝试也在拖延两个月后因受到英国制裁被迫中止,其位于伦敦的14吨黄金储备都被冻结。

多国“金融主权”意识逐渐增强

由此可见,虽然各国动机略有不同,但呼吁撤回黄金储备都有着较为一致的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美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俄乌冲突等,这些因素使得多国央行意识到外部储备黄金并不绝对安全。

谈到这一趋势对美英的影响,刘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尽管撤回黄金储备给美英带来的托管费损失很小,对美英直接的经济影响有限,但在战略层面和影响力层面意义重大。刘庆表示,代管他国黄金是一国金融影响力的象征,而黄金储备被要求撤回则意味着保管国金融影响力的减弱,也代表着一种“不信任警告”,进一步可能对美英作为国际黄金交易枢纽的地位造成影响。黄金撤回后,黄金供应分散到各国,既降低纽约和伦敦作为交易中心的吸引力,又将提高黄金相关市场的交割成本。

刘庆表示,当前国际金融格局动荡,各国对于金融安全与主权控制的理念随之发生变化,这背后有3个主要因素。第一,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上升,激发多国“金融主权”意识增强。尤其是美国频繁动用金融制裁武器,例如冻结央行资产、切断国际资金清算系统等,令许多国家警醒——外汇储备一旦存于他国央行或国际银行,关键时刻可能成为“待宰羔羊”。因此,多国将黄金储备从过去的“储备资产”提升为“战略资产”,强调实体掌控黄金储备。第二,国际储备多元化趋势日益凸显。长期以来,美元资产特别是美国国债由于其风险低、收益稳定、买卖便利,深受各国央行青睐。但近年来,许多新兴经济体“去美元化”呼声渐起,逐步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增持黄金等实物资产和非美货币。第三,历史记忆与风险权衡变化。冷战时期,出于对本土安全的担忧,各国将黄金存放于纽约、伦敦,而近期托管国政策风险上升,当年选择“受惠于人”的逻辑如今转变为“受制于人”的隐忧。随着黄金在各国外汇储备中的比例上升,黄金作为国际金融“最终支付手段”和“紧急融资来源”的地位将更加凸显。

有观点认为,相关国家撤回黄金表明它们对美国的信任程度正在下降。刘庆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如此,但长远来看,这一系列行动反映出的是国际社会对金融安全的再思考。”他分析说,这种要求撤回黄金的呼声,与其说是对美国不信任的突然爆发,更是各国理性对冲风险的长期策略,其累积效应将缓慢但深刻地影响全球黄金储备结构。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