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资参考—咨询13980468832» 美国5月CPI放缓是假象?结构性压力依然存在,美联储今夏或持观望模式
美国5月CPI放缓是假象?结构性压力依然存在,美联储今夏或持观望模式 |
2025-06-12 20:10:06
来源 --
作者
美国5月CPI放缓是假象?结构性压力依然存在,美联储今夏或持观望模式
尽管5月CPI数据好于预期,但美联储面临的通胀压力远未消散——核心商品价格悄然上涨,服务业通胀依然顽固,而最底层25%收入群体的工资增长甚至跌破疫情前水平。市场对美联储政策预期几乎纹丝不动,这或许才是最真实的信号。 表面数据的"美丽假象" 据新华社报道,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从四大组成部分来看——食品、能源、剩余商品和服务——整体格局变化微乎其微。服务业依然主导通胀走势,能源价格为负,食品价格上涨,而受关税影响最大的核心商品通胀虽有上升,但幅度几乎无法察觉。 市场似乎早已定价CPI回落。大摩团队在数据发布前表示,互换市场正在暗示5月CPI数据将意外下行。 然而,亚特兰大联储的细分数据揭示了隐藏的问题。亚特兰大联储将通胀分为价格灵活的产品和“粘性”产品——价格变动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执行,降息也很少发生。 过去三个月,价格灵活的产品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需求疲软,而粘性产品通胀下降非常缓慢。克利夫兰联储的修正均值通胀指标年内首次上涨,仍保持在3%以上,表明潜在通胀压力持续存在。 "超核心"通胀重新抬头 尽管商品对CPI的整体贡献仍然微小,但正在稳步上升,即便尚未出现新关税可能带来的阶跃式变化。 最具政治敏感性的价格也在持续上涨。 Strategas研究伙伴公司追踪的"普通人通胀指数"显示,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在拜登任期内持续“跑赢”收入增长,这成为民主党失去白宫的关键因素。在特朗普治下,基本生活用品价格涨幅依然超过工资增长。 底层收入群体遭受双重打击 数据显示,整体平均工资增长连续第三个月维持在略高于4%的水平,但这一稳定是以收入最低25%群体的工资下滑为代价。无论企业如何应对当前挑战,结果似乎对最低收入员工更加不利,他们的工资增长已降至疫情前水平以下。 与此同时,石油价格的急剧反弹为通胀前景蒙上阴影。来自伊朗的担忧消息推动油价出现年内最大单日涨幅,短期下行趋势似乎已被决定性打破。 美联储进退维谷的夏日等待 Strategas的Don Rissmiller认为: 关税"摧毁消费者需求,因此有理由将货币政策转向中性",但关税执行的随意性意味着"下次美联储降息可能还要等等"——很可能要到第四季度。 三井住友证券的Troy Ludtka则认为: "为确保未来三份通胀报告(六月、七月、八月)中不出现滞后的关税引发的通胀反弹,我们预计美联储将等到九月才会降息。" 在通胀尚未完全驯服、贸易政策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美联储选择按兵不动或许是最不坏的选择。但对于那些工资增长已跌破疫情前水平的底层民众而言,这个夏天注定漫长。 |
附件 |
« 中金:关税的通胀效应尚未充分显现 | 中东风险持续升温,摩根大通:最坏情况下,油价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