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伊以激战正酣,市场为何无动于衷?警惕重大误判!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投资参考—咨询13980468832» 伊以激战正酣,市场为何无动于衷?警惕重大误判!

伊以激战正酣,市场为何无动于衷?警惕重大误判!

2025-06-19 15:02:11 来源 -- 作者

伊以激战正酣,市场为何无动于衷?警惕重大误判!


2025-06-19

黄金下跌、油价回落、美股反弹——市场似乎已认定中东危机解除。但当前市场对冲突的淡定,可能正孕育着下一场“黑天鹅”...

国际金融市场似乎已自我说服:本轮中东战事可以像过去十年该地区的所有冲突一样被轻松忽略。这种判断真的明智吗?

当以色列与伊朗持续互相轰炸时,黄金价格下跌,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股市波动率下降——最令人惊讶的是,股市强势反弹,相对于长期债券的表现已达到特朗普总统就职次日以来的最强水平。

这一切都是典型的“风险偏好环境”信号。然而吊诡的是,长期以来,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一直被视为可能彻底恶化全球风险环境的“核弹级事件”。更反常的是,国际油价在周一下跌,且远低于1月峰值。

伊朗正试图寻找冲突出路,但占据上风的以色列毫无停手意愿。理论上,未出现严重制约石油供应的事态(如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或以色列破坏伊朗产油设施)算是油价利空,但随着内塔尼亚胡继续施压,此类风险始终存在。

那么市场冷静态度真的合理吗?以下是正反方论据:

支持市场淡定的理由

当前石油库存上升,OPEC+仍在限制供应,许多产油国乐得借机放松减产。这种态势表明石油面临下行压力。伦敦Longview Economics数据显示:原油市场对伊以冲突有预期定价机制,去年4月导弹互射时油价冲高回落,本轮可能重演。

DataTrek数据显示:1987年至疫情期间,只有当油价翻倍时才会引发西方经济衰退。按WTI原油最近57.5美元的低点计算,需涨至115美元才达警戒线,目前的价格与之相距甚远。

历史表明,市场可以很好地应对巨大的地缘政治冲击。德意志银行统计1939年以来32次地缘危机后发现,标普500平均在地缘政治冲击发生后的3周内跌6%,随后3周完全收复。还有一些令人惊讶的事情。1962年10月的古巴导弹危机是世界上最接近核末日的一次危机,但标普500指数在9天之内就收复了全部损失。

警惕自满的理由

风险真的这么低吗?福特汉姆全球预测公司的福特汉姆说:“构成足以打击油价的中东风险事件的标准已经提高了很多。美国页岩油气的出现确实降低了中东事件影响石油市场的能力。但看起来市场已经完全否定中东风险,这是一个重大误判。”

Signum Global Advisors评估,仍有10%概率出现伊朗核突破等极端情景,尤其是在政权更迭的风险迫在眉睫的情况下,似乎仍有足够高的几率造成足够糟糕的结果。

也有观点认为,最令人担忧的可能性并不会造成多大伤害。斯巴达商品公司的克罗斯比指出,如果伊朗关闭霍尔木兹海峡,西方海军会迅速采取行动重新开放该海峡。

沙特每天仅通过西海岸出口约100-150万桶原油,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出口约500万桶原油。沙特的东西原油管道就是为这种情况而建的,官方运力约为500万桶/日,很有可能已经或可以很快重新用于向西输送原油。

因此,从理论上讲,沙特的大部分石油出口都可以从霍尔木兹转道。他强调这只是“最好的情况”,但对交易商来说听起来不错。博弈论也支持霍尔木兹海峡将保持开放的观点。伊朗若封锁海峡将触发全球公愤,消费国也会施压伊朗。

但这些都不能消除尾部风险。以色列虽然占了上风,可是,如果它迫使伊朗做出绝望的反应,也有可能发生霍尔木兹海峡困局。

BCA研究警告,以色列持续攻击可能迫使伊朗袭击区域石油设施,特朗普善变的决策风格加剧了不可预测性。因此投资者应为更广泛的经济影响做好准备。

也许一切都会好起来。但对于投资者目前所冒的风险来说,情况会变得更糟的可能性还是太高了。

以上观点来自市场资深编辑和彭博观点专栏作家John Authers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