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年内降息零次or两次?美联储内部两大阵营分歧加剧!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投资参考—咨询13980468832» 年内降息零次or两次?美联储内部两大阵营分歧加剧!

年内降息零次or两次?美联储内部两大阵营分歧加剧!

2025-06-19 19:45:09 来源 -- 作者

年内降息零次or两次?美联储内部两大阵营分歧加剧!


06-19

点阵图显示出,美联储决策者们呈现出“要么零降息,要么两次降息”的极端化趋势。巴克莱表示,支持零降息的7名官员显然更担心通胀风险,而支持两次降息的8名官员则更关注就业市场或经济放缓的威胁。巴克莱预计,今年12月可能仅有一次25基点的降息,而2026年可能会有三次降息。

美联储走向分歧,零降息与两次降息两大阵营对峙。

周三,美联储公布的点阵图显示,联储官员预计年内有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但点阵图分布呈现明显的双峰形态:19名参与者中,7人预计年内不降息,8人预计降息两次,仅有少数人支持一次或三次降息。

这种前所未有的分化预示着美联储政策路径的高度不确定性。据追风交易台消息,巴克莱银行分析师Marc Giannoni及其团队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表示,点阵图显示出,决策者们呈现出“要么零降息,要么两次降息”的极端化趋势。

巴克莱对美联储的政策路径持谨慎态度,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关税政策的走向。该行预测,今年12月可能仅有一次25基点的降息,而2026年可能会有三次降息,将利率降至3.25%-3.50%的区间。

利率路径的两大阵营:降息还是观望?

美联储的内部分歧到底从何而来?

报告指出,支持零降息的7名官员显然更担心通胀风险,而支持两次降息的8名官员则更关注失业率可能升至4.5%或经济增长放缓至1.4%的威胁。仅有4名参与者选择了相对温和的一次或三次降息路径。

巴克莱团队预测,美联储今年可能仅在12月降息一次25个基点,因为通胀尚未完全受控。

值得一提的是,经济学家Carmen Reinhart曾指出,当前的高通胀与外部冲击(如关税)密切相关,美联储若过早放松政策,可能导致通胀预期失锚。这与鲍威尔强调的“保持长期通胀预期稳定”的观点不谋而合,进一步印证了谨慎政策的必要性。

关税冲击,SEP显示滞胀阴云笼罩

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报告中的另一大重点。

报告提及,最新的经济预测摘要(SEP)清晰展现了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前景的冲击。

相比3月份的预测,FOMC参与者大幅下调了增长预期,同时上调了通胀和失业率预测。

点阵图显示,2025年实际GDP增长预测被下调0.3个百分点至1.4%,2026年预测下调0.2个百分点至1.6%;PCE通胀预测大幅上调0.3个百分点至3.0%,核心PCE通胀预测升至3.1%。失业率预测也相应上调,2025年和2026年均预计达到4.5%。

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参与者认为通胀风险偏向上行,失业率风险同样偏向上行,而这种“通胀上行、增长下行”的组合,正是典型的滞胀特征。

尽管当前通胀预期上调,但FOMC对2026年和2027年的通胀预测也略有上升,分别达到2.4%和2.1%。

报告指出,这表明部分委员认为关税的影响可能并非短暂,而是会持续发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的一份报告也警告,持续的高关税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重组,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

针对这种滞胀风险,巴克莱团队认为,美联储可能会选择“走一步看一步”,根据数据动态调整政策。

鲍威尔释放谨慎信号:不急于行动

在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给市场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美联储不急于降息。他提到:

“当前的政策立场是适度限制性的,足以应对我们面临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

同时,鲍威尔也明确表达了对通胀前景的担忧,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关税可能推高价格并拖累经济活动”,并预计价格压力将在夏季期间加剧,尽管这一过程“复杂且高度不确定”。

鲍威尔还特别强调了关税传导的滞后性:

“零售商今天销售的商品可能是几个月前进口的,当时还没有征收关税。许多公司预计将把部分或全部有效关税转嫁给链条中的下一个环节,最终转嫁给消费者。”

报告称,这一表态显著偏离了他3月时将关税影响描述为“暂时性”的基调。鲍威尔再次强调需要保持长期通胀预期稳定,“确保价格水平的一次性上升不会演变成持续性通胀问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