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白银觉醒 6月以来涨超11%,突破13年高点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国内金市资讯—咨询13980468832» 白银觉醒 6月以来涨超11%,突破13年高点

白银觉醒 6月以来涨超11%,突破13年高点

2025-06-20 13:01:45 来源 -- 作者

白银觉醒 6月以来涨超11%,突破13年高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董鹏  2025-06-20

金银比价关系之下,白银价格开始补涨。

截至6月19日午间,伦敦银现货月度涨幅达到11.4%,继续刷新2012年3月以来的新高,上半年表现突出的伦敦金现货同期涨幅仅为2.58%。

“近期,金银比值下行由白银上涨主导。从套利角度看,白银具备上涨基础。”宝城期货指出。

只是,白银缘何能够在今年6月取得突破?

宝城期货认为,从6月上旬开始,无论是代表国际需求的铜、原油,还是反映国内需求的黑色系商品均出现明显上涨,显示出短期工业需求复苏与大宗商品整体回暖的预期,从而拉动兼具金融、工业属性的白银上涨。

然而,与创出13年以来新高的白银价格相比,白银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却处于历史低位。

以湖南白银为例,该公司是A股市场极少数白银产品收入占比过半的上市公司,但是截至6月19日收盘,该公司股价仅为3.91元/股,处于近十年以来的低位区域。

而看似背离的银价、股价,又与相关公司自身的估值逻辑密切相关。

“金银比”峰值回落

大宗商品的比价关系,往往会产生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

今年前四个月,伦敦金现货由2600美元/盎司升至3500美元/盎司,这带动金银比一度升至100以上的高位。

“1968年以来,金银比均值在58左右,这一比值超过100,表明白银或被严重低估。”国开证券指出。

数据显示,21世纪以来,金银比值整体在40—80区间波动,2020年后金银比值中枢上移至80附近,最高一度触及120。这也意味着,不是金价被高估,就是银价被低估。而市场上套利交易群体的存在,则会帮助金银比向历史中枢修复。于是,在国际金价滞涨后,白银价格开启了新一轮的上涨,直至阶段性涨幅反超黄金。

今年5月、6月(截至6月19日),伦敦金现货月度涨幅分别为0.01%、2.58%,同期伦敦银现货月度涨幅分别为1.13%、11.4%。不难看出,白银的补涨主要出现在今年6月,而除了上述金银比修复的影响以外,也与白银自身的工业属性有关。

湖南白银在2024年年报中指出,“近年来,白银正从‘贵金属配角’向‘工业金属主角’转型。”

对此宝城期货指出,从宏观层面分析,短期工业需求复苏预期或商品市场整体回暖成为关键推动因素。

从盘面表现来看,6月上旬,无论是代表国际需求的铜、原油,还是反映国内需求的黑色系期货,乃至农产品板块均出现显著涨幅。其中,又以国际油价上涨最为明显,比如布伦特原油6月至今涨幅已经超过22%。

上述背景下,开始有更多的资金流入到相对低估的白银市场。

比如全球最大的白银ETF—iShares Silver Trust(SLV)持仓,6月开始便继续保持增长。相关数据显示,5月21日其持仓量为14054.9吨,到6月19日已经增加至14763吨。

国内市场的白银涨幅虽然略逊色于外盘,但是整体持仓量也处于稳步提升的状态。以沪银期货为例,5月末总持仓量回落至88万手以下,而在6月上旬则是一度增加至105万手左右,同期成交量、成交持仓比等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显示出该品种市场交投活跃度的提升。

而受到6月份银价补涨的影响,伦敦银、伦敦金今年以来的涨幅差距缩减至2个百分点以内,金银比也已经回落至92左右。

不过,就前述历史波动区间、历史均值来看,金银比依旧存在进一步回落的空间。包括宝城期货在内的多家机构也指出,国际银价后续可能持续补涨。

白银股仍处十年低位
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能够直接拉动生产企业的利润率,加之这类公司在行业上升周期超强的盈利弹性,往往会出现商品、股价共振的情况。

只是,放在白银行业,由于上市公司样本自身的原因,以上规律可能并不适用。

伦敦银现货价格创出13年新高,对相关公司股票确实带来了一定刺激。比如港股的中国白银集团,6月上旬便出现了一波犀利上涨,部分交易日单日涨幅更是达到26%。A股上市公司湖南白银,本月也累计上涨了约14%。这两家公司股价涨幅均跑赢了国际银价。

只是,如果将观察周期拉长,则可以看出上述公司的股价依旧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仅以湖南白银为例,该公司于2014年1月上市,上市后最高价、最低价(前复权)分别为17.47元/股和1.21元/股,目前公司最新股价为3.91元/股,处于近十年以来的低位。

股价看似与银价相互背离,但是从股票估值维度来看,却又是一个非常合理的价格,甚至当前股价已经有所高估。

首先,该公司是一家利润率相对微薄的冶炼企业。2024年伦敦银现货价格累计上涨21.48%,当期湖南白银的白银产品毛利率提升3个百分点,但是也仅有4.92%。

其中关键在于上市公司的业务模式与原料来源。湖南白银的原材料以外部采购为主,少部分来自于自有矿山。银价上涨的同时,公司原料价格亦同步上涨。比如2024年,公司白银产品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分别上涨69.56%和64.21%,二者差值部分才会转化为公司利润,而如果原料涨幅高于白银价格,公司反而会出现盈利收缩。

类似案例并不在少数。2024年,国际金价大涨27%,当期山东黄金、恒邦股份的部分产品便因营业成本增幅大于收入增幅,而导致利润率不升反降。

其次,即便今年公司盈利实现增长,利润率回升至2011年的历史高位,但是湖南白银股本数量早已不可同日而语。2014年公司新股上市时总股本约2.29亿股,十年后的股本总数则是膨胀至28.2亿股。股本数量的增加,使得公司每股收益被大幅摊薄。如果按照2024年0.06元的每股收益估算,当前湖南白银估值已经超过60倍。

此外,湖南白银的机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明显不足。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公司的基金持股数量仅有222.7万股,持股基金也仅有摩根士丹利基金、招商基金等5家机构。在主营产品基本面发生明显变化的背景下,公司至今尚未获得投资机构调研,对外披露的唯一一份投资者调研纪要还是5月末的业绩说明会。

当然,白银概念股并非只有湖南白银,兴业银锡、盛大资源和豫光金铅等公司也有相关业务,只是整体营收占比都较低,还难以对公司盈利、估值带来明显影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