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国内金市资讯—咨询13980468832» 外储重返3.3万亿美元 创近十年新高,黄金储备八连增

外储重返3.3万亿美元 创近十年新高,黄金储备八连增

2025-07-08 13:29:55 来源 -- 作者

外储重返3.3万亿美元 创近十年新高,黄金储备八连增


21世纪经济报道 唐婧 2025-07-08

7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322亿美元,升幅为0.98%,连续6个月出现环比回升。这是2024年9月以来我国外储首次站上3.3万亿美元大关,也是连续19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国家外汇局表示,2025年6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经济增长前景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告诉记者,6月美元大幅贬值推动我国外储中非美元资产大幅升值,是6月外储规模增幅扩大的主要原因。这背后是6月美国推进“大而美”法案,市场对美元信心再度出现动摇。加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释放积极信号,全球主要股指普遍出现一定幅度上涨,美债收益率有所下行,美债价格上升,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也在推高6月外储估值。

黄金储备方面,央行连续第8个月增持黄金。同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6月末黄金储备报7390万盎司(约2298.55吨),环比增加7万盎司(约2.18吨),2025年5月末为7383万盎司(约2296.37吨)。数据还显示,截至6月末,中国持有黄金储备余额增加9亿至2429亿美元,黄金储备余额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余额的7.32%,环比回落0.04个百分点,仍然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告诉记者,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阻的背景下,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加速,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和最后国际清偿能力的作用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中国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将继续稳步推进。

外储余额创近十年新高
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是6月外储规模小幅回升的主因。管涛表示,6月份,新增外汇储备322亿至33174亿美元,录得月度“六连涨”,上半年累计增加1151亿美元。这主要是受主要经济体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经济增长前景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加速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非美元货币对美元升值和资产价格上涨产生的正估值效应。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创2016年1月以来新高,我国防范化解各种冲击的能力有所加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告诉记者,2025年6月,受主要经济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前景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322亿美元,升幅为0.98%。

货币方面,市场对美国财政纪律、货币政策中立性、美元政治工具化倾向的担忧持续升温,美元信用受损,去美元化趋势加速,6月份美元指数下跌2.5%至三年来最低点96.9,非美货币集体升值,欧元、英镑兑美元分别上涨3.89%、2.1%,由于外储以美元计价,非美货币升值增加了经汇率折算后的外汇储备规模。资产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1.0%;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5.0%。债券、股票等全球资产价格上涨亦对外储形成有力支撑。

温彬认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发展动能减弱,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依然较大。但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对外贸易保持韧性,全球投资者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新机遇,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管涛还观察到,近期行情显示,人民币汇率进一步摆脱2022年以来的调整。当月,境内中间价和即期汇率(即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下午四点半交易价)继续小幅走强,升至7.16比1附近。中间价与境内即期汇率,以及境内外交易价的偏离大幅收敛,“三价合一”的趋势更加明显,中间价的基准性进一步得到加强,市场汇率预期基本稳定。同期,境内银行间市场月均即期询价外汇成交397亿美元,环比减少17%。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截至7月7日16:30收盘,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报7.1747,较上一交易日贬值95点。今年4月,在岸人民币对美元一度跌破7.3大关,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一度跌破7.4大关,引发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担忧,但目前二者已经双双收复7.2关口。

王青告诉记者,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外储规模都处于适度充裕水平,短期内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在外部环境波动加大的背景下,适度充裕的外储规模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也将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黄金储备八连增背后
黄金储备方面,2025年6月末央行连续第8个月增持黄金,但增量连续第4个月处于低位,符合市场预期。王青告诉记者,5月以来国际经贸摩擦态势降温,避险需求弱化导致国际金价出现小幅调整,但仍处高位。6月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仍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

展望未来,王青判断,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变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目前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的占比为7.0%左右,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未来需要持续增持黄金储备,适度减持美债。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告诉记者,虽然6月份国际黄金价格延续5月份的震荡态势,但上半年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累计上涨超过25%,创下18年以来的最大半年涨幅。

从短期来看,央行在6月份仍连续八个月增持黄金、维持稳健增持黄金的节奏,除了抓住金价技术性调整窗口期、降低增持成本等考虑因素外,更多的是出于应对地缘政治新风险点和不确定性、顺应市场避险情绪、对冲其他类别金融资产波动性等原因。

从中期来看,伴随着全球贸易形势的不明朗、地缘冲突的持续、去美元化步伐的加速、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以及美元指数和美元资产走弱的态势,各国央行和投资者都会继续增持黄金投资,并为金价的震荡上行持续提供支持。

从长期来看,黄金在避险、抗通胀、长期保值增值等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我国央行在国际储备组合配置中加入和动态调整黄金储备的政策动机不会改变,持续增持黄金的大方向与长期趋势也不会改变。

世界黄金协会6月17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央行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将进一步增持黄金。这一比例不仅创下了自2019年首次开展此项调查以来的新高,而且相比2024年的数据上升了17个百分点。此次调查共收集了全球73家央行的反馈,创下了历年来的参与度之最。黄金在危机时期的表现、作为投资组合多元化工具的作用和长期的价值储存功能是央行持有黄金的三大动机。调查还显示,73%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五年全球储备中的美元持有量将温和或大幅下降。同期欧元、人民币等其他货币以及黄金的占比则将上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