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为何关税对美国价格没影响?高盛给出三个原因,且维持“虽迟但到”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投资参考—咨询13980468832» 为何关税对美国价格没影响?高盛给出三个原因,且维持“虽迟但到”

为何关税对美国价格没影响?高盛给出三个原因,且维持“虽迟但到”

2025-07-10 13:01:55 来源 -- 作者

为何关税对美国价格没影响?高盛给出三个原因,且维持“虽迟但到”


07-10

高盛分析,关税延期支付机制、企业战略囤货及生效时间差构成三重缓冲,同时外国出口商承担约20%关税成本,正使本轮关税传导呈现“慢热”特征。但关税通胀会“虽迟但到”,高盛维持年底核心PCE通胀升至3.3%的预测,其中关税约影响1%。

关税大棒挥舞数月,美国通胀数据却意外疲软,为何关税对美国价格的影响还不明显?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高盛7月8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特朗普政府自2月初以来实施的一系列关税上调措施尚未在美国消费者价格中强烈显现。“关税效应”滞后的三大原因包括:最大幅度关税4月初才生效、海关允许进口商延期支付关税、以及企业提前囤货策略。这些因素共同延缓了关税成本向消费者价格的传导。

同时,该投行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领衔的团队分析发现,外国出口商已承担约20%的关税成本。但其强调关税对通胀的冲击只是延迟而非消失,维持2025年底核心PCE通胀升至3.3%的预测,其中关税约影响1%。

通胀传导失灵的三重缓冲机制
据高盛估计,特朗普政府已宣布的关税措施将使美国有效关税税率提高约9个百分点,预期额外的行业关税将使总增幅达到约14个百分点。然而,美国海关的数据却显示,截至5月,美国有效关税税率仅上升了7.2个百分点。

这一滞后主要由三个因素造成:

首先是实施时间差。最大幅度的关税上调直到4月初才正式生效,而已装运货物享有豁免待遇。考虑到远途进口商品运抵美国约需一个月时间,许多关税实际影响要到5月初才开始显现。

其次是支付延期机制。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允许使用自动支付转账系统的进口商将关税支付延迟最多1.5个月,这意味着5月抵达的进口商品可能直到6月才被收取新的关税费用。

第三是企业提前囤货策略延缓价格传导。报告显示,汽车、钢铁和铝制品进口在2025年前三个月较趋势水平高出4000亿美元(年化),但在相关关税实施后转为低于趋势1000亿美元。这种囤货行为使得25%的法定关税率对美国有效关税率的提升幅度从3个百分点降至年均2.3个百分点。

外国出口商承担20%关税成本
据高盛分析,外国出口商通过降低出口价格承担了约20%的关税成本。

这一比例远高于2018-2019年贸易冲突期间的接近0%的水平,也超过了最近地区联储商业调查显示的4-12%。

高盛称,2018-2019贸易冲突期间关税负担完全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消费价格传导明显滞后于预期
那么剩余80%的关税成本在美国企业和美国消费者之间是如何分摊的,高盛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在消费端,关税成本的传导同样缓慢。高盛通过分析各PCE(个人消费支出)各组成部分发现,如果关税增幅在实施首月就完全传导给消费者,核心PCE价格本应上升约0.9%。但实际情况是,1%的预期关税驱动价格上涨仅推高消费价格0.3%。

但关税成本向消费者的传导呈现递增趋势:实施首月几乎为0%,第二个月达到10%,第三个月达到40%。相比之下,2018-2019年贸易冲突期间,企业向消费者传导关税成本的速度更快,一个月后达到50%,两个月后达到60%,三个月后超过70%。

美联储调查和高盛分析师指数(GSAI)显示,企业最终打算转嫁50-60%的关税成本,暗示未来仍有进一步传导空间。

“虽迟但到”的通胀前景
尽管传导延迟,高盛维持通胀预测的关键结论。

基于目前的分析,高盛估计已宣布的关税措施自1月以来已使核心PCE价格上升约6个基点。这意味着剔除关税影响后,当前2.7%的核心PCE同比通胀率应为2.6%。

但通胀存在年底集中爆发的风险,该行预计所有关税影响将在12月前推高核心PCE约1个百分点,使年度通胀达3.3%(扣除关税影响为2.3%)。

尽管初步证据显示通胀预测存在一定下行风险,但高盛考虑到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可能带来的关税升级风险,决定维持通胀预测不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