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德银评美欧贸易协议:欧盟做出重大让步,或影响长期发展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投资参考—咨询13980468832» 德银评美欧贸易协议:欧盟做出重大让步,或影响长期发展

德银评美欧贸易协议:欧盟做出重大让步,或影响长期发展

2025-07-28 20:34:29 来源 -- 作者

德银评美欧贸易协议:欧盟做出重大让步,或影响长期发展


07-28

欧美贸易协议落地,但这只是欧盟单方面的让步?

据央视新闻,美国与欧盟达成15%税率关税协议。冯德莱恩称,这是欧盟能够达成的最佳结果。

7月28日周一,据追风交易台,德意志银行发布最新报告表示,对投资者而言,欧美贸易协议虽避免了贸易战升级,但带来的经济成本和投资影响仍需谨慎评估。关键影响包括,欧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可能削弱了欧盟的潜在增长能力。欧盟将采购数千亿美元美制军备,短期内将继续依赖美国军工。

此外,关键影响包括汽车关税从25%降至15%,对欧盟利好。货币政策方面,欧洲央行降息压力减轻,2%政策利率或成为本轮宽松周期终点。

欧盟让步:能源与军购将大幅转向美国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欧盟做出了重要经济让步。

此前市场普遍预期,为达成协议,欧盟将承诺从美国购买更多液化天然气、农产品和军事装备。而最终公布的协议内容显示,欧盟将从美国采购总额达7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这一采购计划为每年约2500亿美元、为期三年。

在军备采购方面,特朗普总统表示欧盟将采购"数量庞大"的军事装备,总金额高达“数千亿美元”。考虑到北约近期上调国防支出目标,这一安排并不意外。

由于欧洲本土军工产能尚需时间扩张,欧盟短期内将继续依赖美国的军工供应商。据估算,从2022年俄乌冲突开始到2024年,欧洲约2000亿欧元的防务装备支出中,约一半流向了美国军工企业。

欧盟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或削弱自身增长潜力
根据协议,欧盟最重要的出口板块之一——汽车行业将适用15%的关税,较此前的25%明显下调。此外,15%税率同样适用于制药和半导体行业,这两个行业同样是欧盟的重要出口领域。

不过,钢铁和铝产品仍维持50%高关税,而酒类产品的关税仍在谈判中。部分“战略性产品”如飞机、关键原材料、部分化工与农产品将获得豁免。

德国总理梅尔茨对这一协议表示欢迎,认为这对德国和欧盟是积极信号。

协议还包括欧盟承诺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与此前的美日协议类似。不过,这一投资计划的具体细节仍有待公布。

欧盟自身当前也面临大量投资需求,前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曾在去年估算,欧盟在创新、能源、国防等领域的年度投资缺口约为8000亿欧元。在此背景下,欧盟将大量资金转向美国,可能会削弱自身的潜在经济增长能力,引发部分观察人士担忧。

不过,也有人持相反观点,认为此次协议至少确保了欧盟与其最大贸易伙伴之间的开放贸易关系得以延续,为企业提供了确定性,可能抵消部分负面影响。

德意志银行此前估算,若征收10%关税,将对欧盟GDP造成约0.4%的冲击。如今随着协议细节披露,德银将重新评估经济成本。德银表示,汽车行业15%关税将有助于降低此前估算的成本,但制药和半导体行业的15%关税则会增加成本。最终经济代价如何,关键取决于这笔6000亿美元投资的去向。如果这些投资从欧盟内部转移到美国,可能削弱欧盟长期增长潜力。

欧央行降息压力减轻,2%或成本轮宽松周期的终点
在政策方面,欧洲央行的基准情景此前假设10%关税水平。德银指出,尽管最终税率为15%,且增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但由于贸易不确定性大幅下降,且冯德莱恩强调协议为“可控范围内最优方案”,德银预计欧洲央行不会认为成本明显上升。同时,考虑到央行行长拉加德近期意外偏鹰的表态,若外部冲击不出现,欧央行继续降息的可能性正在减弱。

尽管如此,德银指出,市场普遍预期2026年通胀将低于2%目标,因此欧央行仍有可能出于“风险管理”目的再次降息。特别是若欧元持续升值,这会进一步压低通胀,使得实际通胀更加低于目标水平。

但在没有新的冲击或重大意外前提下,当前2%的政策利率越来越可能成为本轮宽松周期的“终点利率”。预计在2026年第一季度通胀周期触底之后,市场关注焦点将逐渐转向以下三点——财政宽松规模、其对通胀的上行风险以及欧洲央行加息的时机和幅度。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