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新美联储通讯社:鲍威尔释放谨慎降息信号,不要期待利率快速下降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投资参考—咨询13980468832» 新美联储通讯社:鲍威尔释放谨慎降息信号,不要期待利率快速下降

新美联储通讯社:鲍威尔释放谨慎降息信号,不要期待利率快速下降

2025-08-24 05:47:17 来源 -- 作者

新美联储通讯社:鲍威尔释放谨慎降息信号,不要期待利率快速下降


08-23

华尔街日报记者Nick Timiraos表示,鲍威尔释放9月降息信号的同时,暗示市场不应期待“下坡冲刺式”的激进宽松。他正艰难地在日益疲软的“奇特”劳动力市场与关税驱动的持续通胀压力之间走钢丝。这种复杂的经济局面与美联储内部分歧,决定了未来的降息将是克制的、渐进的,旨在引导经济实现挑战重重的软着陆。

美联储的降息大门正在缓缓开启,但前方的道路并非坦途。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的讲话彻底点燃了9月降息的预期。然而,鲍威尔正谨慎地为降息铺路,其释放的信号表明,这更像是一次审慎的策略调整,而非全面宽松的开始。

8月23日,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知名财经记者Nick Timiraos分析称,鲍威尔此举似乎旨在为分歧的同僚们建立共识。他同时向市场传递了一个微妙而明确的信息:不要期待一次“下坡冲刺式”的激进降息。

鲍威尔的谨慎态度源于美国经济面临的复杂局面。他试图在日益脆弱的劳动力市场与挥之不去的通胀压力之间走钢丝,这也预示着未来的政策路径将充满挑战。

一方面,他将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形容为“奇特”,其表面稳定之下掩盖着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同步下降的潜在疲软。另一方面,由关税驱动的价格上涨正逐步传导至经济中,使通胀率朝着3%的方向发展,偏离了美联储2%的长期目标。

这一立场意味着,与去年9月至12月间累计降息一个百分点的节奏不同,未来的宽松政策将更为克制。

“奇特”的劳动力市场
鲍威尔此次为降息给出的核心理由,是他对劳动力市场前景的担忧。他指出,劳动力市场的表象具有欺骗性,其看似稳定的失业率背后,是劳动参与和岗位需求双双放缓的“奇特平衡”。

他警告称,若过度关注移民政策收紧等供给侧限制,可能会忽视需求走弱的信号,从而导致就业市场状况迅速恶化。

在鲍威尔看来,一个降温的劳动力市场,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机制,防止因关税导致的商品成本一次性上涨,演变成薪资与物价轮番上涨的恶性循环。

据Nick Timiraos观察,鲍威尔的这套逻辑,实际上采纳了美联储理事沃勒此前提出的降息论点,后者曾因担忧就业市场疲软而在上月投票主张降息。鲍威尔此举,或是为了争取持怀疑态度的同僚,以建立更广泛的政策共识。

内部分歧与通胀隐忧
尽管鲍威尔努力构建共识,但其降息倾向在美联储内部仍面临明显阻力。一些官员认为,降息的理由并不充分,因为通胀过高,而鲍威尔强调的劳动力市场风险被夸大了。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Beth Hammack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价格压力“正在上升并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而劳动力市场“目前相当不错”。她对关税驱动的价格上涨是否只是暂时现象表示怀疑。圣路易斯联储主席Alberto Musalem也指出,企业正在“测试”其提价能力。

这种担忧也存在于美联储之外。美国企业研究所的经济学家Michael Strain认为,鲍威尔的讲话“令人意外地偏向鸽派”,低估了经济中的通胀压力,同时高估了劳动力市场走软的风险。

他警告称,现在降息可能会迫使美联储在2026年重新加息,这可能引发外界认为美联储愿意容忍高于2%通胀的看法。这些对通胀的担忧,正是鲍威尔选择“有节制”而非“激进”降息路径的关键所在。

克制地宽松
鲍威尔今年的审慎基调,与他一年前在同一场合的讲话形成了鲜明对比。Nick Timiraos在其分析中特别提到,去年的鲍威尔曾果断宣称“政策调整的时机已到”。

这种差异背后,是经济基本盘的根本不同:如今的利率水平已比一年前整整低了一个百分点,而通胀却运行在更高的水平。这种“高通胀、低利率”的不稳定境况,迫使美联储采取更为克制的宽松路径。

对于市场而言,这意味着除非劳动力市场出现重大且急剧的恶化,否则不要期待美联储会像去年那样快速下调利率。抵押贷款利率和其他借贷成本,也因此难有大幅下降的空间。

Strain甚至警告称,现在降息可能会迫使美联储在明年逆转政策方向,重新加息。这种“2025年降息,2026年再加息”的风险,不仅可能在政治上更棘手,还会损害美联储的信誉,让外界认为其愿意容忍高于2%目标的通胀。

鲍威尔仍在努力引导经济飞向他长期追求的“软着陆”,但正如Timiraos所总结的,现在的“空中交通管制”显然复杂了许多。他的最新策略能否让美国经济平稳着陆,而不是失速或冲出跑道,仍是未来几个月最大的悬念。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