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燃料油面临方向性选择【国际金融报】 |
2007-12-07 10:11:43
来源 --
作者
国内燃料油面临方向性选择
- 2007年12月07日 【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宋薇萍
在国际油价下滑影响下,国内燃料油价格也进入了“连级降”的下降通道。在前一日破4000元/吨后,12月6日,燃料油期货再度破位下行。主力0803合约最终收报于3864元/吨,下跌了118元(2.96%)。目前国内市场人气偏空,投资者大幅减仓观望,成交量也随之大幅萎缩。
今年8月来,在国际原油价格高企带动下,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期货价格自3300元/吨附近一路震荡上行,且在11月23日成功突破4000元/吨,最高达到4253元/吨。4000元高位行情还未保留10个交易日,燃料油在消费萎缩预期以及国际原油走势不明中,又将面临一场方向性选择。
国内燃料油消费萎缩
12月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将加大攻坚力度,确保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为此,我国将加快出台和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加快制定和实施有关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
“节能减排,首当其冲的是节约燃料油。”上海中期能源部经理吴君向本报记者表示,“今后燃料油消费必将进一步萎缩。”
原来,我国燃料油消费主要集中在发电、航运、冶金、化工这几大板块。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电力行业的用量最大,占消费总量的32%;其次是石化行业,主要用于化肥原料和石化企业的燃料,占22%;近年来需求增加最多的是建材和轻工行业(包括平板玻璃、玻璃器皿、建筑及生活陶瓷等制造企业),占消费总量的14%。
吴君介绍说,上述行业都是国家“节能减排”。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影响,最近两年,燃料油消费处于萎缩过程中。现在除航运领域的燃料油消费保持增长势头外,其他行业的消费都在萎缩。2008年国家加大节能减排攻坚力度,而上述行业很多是攻坚的重点对象,势必造成燃料油消费进一步萎缩。
除了“节能减排”,我国货币政策的转变也将影响燃料油贸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货币政策”将调整为“从紧货币政策”。这意味着今后燃料油贸易进入门槛将大为提高。
“燃料油行业的资金密集度很高。一方面,受原油价格高涨带动,国际燃料油价格已处于高位,国内外燃料油价格倒挂,国内贸易商进口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下,贸易企业融资成本加大,这双重因素势必造成燃料油贸易量萎缩。”吴君说。
国际油市“空风”袭
昨日隔夜市场,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0801合约下跌83美分至87.49美元/桶,为今年10月24日以来最低收盘价。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0801合约每桶也下跌1.04美元,收于88.49美元。
12月5日,欧佩克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决定暂时维持现有原油产量不变。消息传出,油市买盘涌入。但由于有迹象显示一些欧佩克成员国已经在超限额生产,且专家预测未来几周该组织实际原油产量可能进一步上升,因此欧佩克不增产决定对油价支撑作用有限。
另外,美国能源部发布报告称,上周美国原油商业库存下降800万桶,但在交易商密切关注的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库欣地区原油库存却增加70万桶,为连续第三周上升,缓解了市场对原油供应吃紧的担忧。
近期,国际原油市场始终围绕欧佩克产量政策展开,在会议之前,受不增产预期影响,国际油价已自99美元的记录高点回落10美元之多。期货分析师杨易君则向本报记者表示,“油价的弱势格局可能持续一段时间,原因是,近期油市阶段性兑现投机获利明显,再鉴于在美国经济疲软的基础上,欧洲经济也体现出了进一步的疲软,进而使得市场疑虑对原油的需求可能由此减缓。”
至于油价能否借势继续上攻前期高点,一位交易商表示:“油价可能上涨,因为市场之前消化了欧佩克将增产的预期。”国际能源署(IEA)表示,欧佩克决定维持产量不变,也许几乎不会缓解市场对供应状况紧张的担忧。
能源咨询公司约翰-霍尔联合会的执行董事约翰·霍尔说:“他们(欧佩克)将再次给投机者带来机会,来把市场油价在短期内推高到接近100美元/桶的水平。”
倘若国际油价再度上行,新加坡燃料油也势必跟涨,从而提高国内燃料油的进口价格。东方油气网分析师杨芳向本报记者表示,现在市场心态不定,短时间内国内燃料油将维持弱势震荡,等待原油走稳再作方向性选择。
吴君也认为,尽管国内燃料油消费和贸易都将面临萎缩,当燃料油价格在进口成本支撑下还将维持高位,底部不会低于3500元/吨。
|
附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