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威尔鑫视点—咨询电话13980468832» 白银暴跌背后或藏做空阴谋【每日经济新闻】

白银暴跌背后或藏做空阴谋【每日经济新闻】

2011-05-08 09:18:47 来源 -- 作者

白银连遭“空袭”暴跌背后或藏做空阴谋

2011年05月08日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张昊 张奇

在“五一”之前,很多投资者都在讨论,白银走势看好,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品种。然而“五一”期间风云突变,国际白银价格几天内跌幅超过20%,在国内市场,节后的白银T+D则是连续三天出现跌停,成为做多投资者的“绞肉机”。

为何国际白银持续暴跌?在国际市场广为流传的白银做空阴谋论此时再度成为投资者议论的焦点。那么,白银会走向何方?今后还能继续投资白银吗?本期《每日经济新闻》为你详细解读。

市况回顾

国际白银价格从2010年8月启动以来,价格从18美元/盎司一路飙升至今年5月前49.75美元/盎司的30年历史高位,期间涨幅接近200%,而同期黄金价格涨幅仅为50%左右,两种贵金属一向同步上涨的模式被打破。

尤其是进入2011年4月以来,白银价格出现加速上涨,每周的涨幅都在8%左右,4月期间白银价格更是从37美元/盎司涨至49.75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这也带领国内白银T+D的价格一路上扬,让国内做多投资者大赚了一笔,然而其中的隐忧也逐步显现出来。

国际白银5月2日开始交易,当天最大跌幅超过11%,是近几十年来白银最大的单日跌幅,而期间恰好是国内T+D“五一”休市的最后一天。由于这个时间差,国内做多的投资者在3日开始交易后,只能在跌停板上平仓或坚守。随后国际白银价格连续3个交易日出现暴跌,5月5日最大跌幅超过8%,国内白银T+D则是连续三天出现跌停,成为做多投资者的“绞肉机”。

暴跌中隐藏多种因素

为何银价暴跌发生在中国的小长假期间?为何出现利空打压?为何国际白银持续暴跌?民族证券分析师黄玉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白银早在1980年就有被操纵的历史,也是在当时创下50美元以上的历史高位,如今白银再次逼近历史高位之时,再度遭遇空方强烈打压,到底是何方力量在强势做空?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阴谋?

面对此轮暴跌,各方有不同的说法。黄玉告诉记者,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在两周内4次宣布大幅上调白银期货保证金,合约初始保证金已从12825美元上调至21600美元,维持保证金则从9500美元上调至16000美元,调整幅度都达到68%,这意味着投资者交易成本大增,而投资的杠杆比例也随之下降。

黄玉同时指出,受国际避险情绪下降影响,以及5月5日欧央行行长特里谢讲话未如预期般强硬,欧央行与英央行分别宣布利率维持1.25%和0.5%不变,刺激美元大幅反弹超过1%,这更加打压了处于下跌态势中的白银价格。

莫尼塔分析师赵延鸿博士则称,白银此番调整其实是可以预见的,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比较说明。首先是此次白银大涨以来,最高价格已接近50美元/盎司,这已经接近1980年的白银历史记录,在历史关口面前,一般不会轻易迈过。

第二,今年以来白银价格升幅明显高于黄金,以白银近期最高点计算,黄金与白银的比值达到30/1,而统计近几年的数据显示,黄金与白银的比值大约为66/1,虽然1980年白银暴涨时的比值最高达17/1,但那只是短暂的,随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比值都在60/1左右。

第三,“五一”期间,“本·拉丹之死”使避险情绪降低,白银价格的跳水表演拉开了序幕。

然而,跳水的时间点刚好是国内休市最后一天,国内大假期间的变盘其实并不是第一次见到,联想到各种做空阴谋伦,让各路投资者猜测不已。

白银做空阴谋伦

宋鸿兵曾表示,相对于黄金而言,白银的盘子比较小,主权基金也不会像储备黄金一样储备白银,因而更容易达到控盘的目的。

回顾白银期货发展的历史,一些大型的基金和投资人就曾有过操纵白银期货的案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1979年~1980年间,美国亨特家族企图垄断整个白银市场,而大量吃进白银期货合约,导致美国白银期货价格从6美元/盎司在一年多的时间上涨到50美元/盎司,但随后就遭遇纽约商品交易所的打压,提高保证金是一个手段,后来索性出台“只许平仓”的规则,这才止住白银的疯狂势头。

近期比较重大的操纵案则发生在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这两家国际投行身上。宋鸿兵介绍,2008年到2010年初,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曾大肆做空白银期货,占白银期货空头的80%以上,导致在这两年里,白银期货价格出现多次大幅波动。不过,从2010年开始,美国的监管机构已经展开了针对这两个白银期货市场大空头的调查。

据宋鸿兵介绍,这两大投行之所以做空白银,是因为他们想通过做空白银拉低黄金的价格,从而增加美元资产的吸引力。“由于黄金是各国央行最为重要的储备金融工具,因此做空黄金的难度要远远大于白银,但是由于金银之间存在联动,所以他们要做空白银,把美元的游戏继续玩下去。”

国内定价权缺失是“死穴”

尽管国内白银需求呈现较快增长,但国内白银市场依然不存在任何定价权,这才是国内市场跟随国际银价走势的“死穴”。

高赛尔贵金属高级分析师龚山强认为,这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尚未开放,资金无法自由进出国内市场,导致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形成一定的隔绝,同时全球白银的交易主要都集中在美国、英国和印度,加之国际公认的白银价格以美元计价、以盎司计量,因此以人民币计价,以克计量的国内白银市场,对白银价格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赵延鸿认为,回顾最近出现的三次金银比值大幅波动情况,最近一次是2008年7月到2008年10月,金价与银价的比值由51蹿到84,黄金相对白银“变贵”,究其原因,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大幅下滑,白银的工业需求大幅萎缩,致使银价下跌44.46%,而黄金同期仅下跌了11.86%;2003年5月到2006年4月,则是全球经济活动非常活跃,大宗商品价格普涨,白银上涨185.32%,而同期黄金上涨65.66%;爆发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则是当时大量海外资本涌入美国避险,美元大幅攀升,金价受制,而白银在经济增长中价格却上涨69.56%。

总的来看,白银的涨跌还是非常显著地受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的影响,而黄金受此类影响较弱,更多反映了保值抗通胀的属性。

由此来看,国际白银的走势更多还是和全球经济的复苏稳定性相关,赵延鸿指出,其实从今年初和现在的白银暴跌来看,白银的供需基本面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主要是投机资金在期货市场的炒作狂欢引领着白银价格的大幅变动。

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首只白银ETFBarclays的iSharesSilverTrust在2006年4月份出现。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这种投资趋势没有改变,直到2008年下半年随着经济情况的恶化迅速加剧,白银工业端的需求放缓明显,同时白银作为贵金属的保值属性又不如黄金,所以银价经历了明显的下跌,且跌幅大于黄金。

市场特写

疯狂银价上演过山车 四个炒客的悲喜剧

从前期银价的大幅上涨,甚至接近历史高位,到本·拉丹事件引发的银价高台跳水。在这波疯狂银价上演的过山车行情中,国内参与白银T+D交易的投资客同样是悲喜交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深入国内白银T+D投资者,详细记录本轮白银跳水中,四位投资者截然不同的经历。

半职业股民银价跳水之初成功止盈

记者首先联系上了白银T+D炒客、半职业股民老王。老王崇尚投资,从2006年股市开户到现在,也算是一个老股民了,“不过今年以来股市行情不好,房地产又受到‘限购令’的打压,自己也一时找不到一个好的投资渠道。”

正当苦恼之时,在年初的一次聚会上,老王听朋友介绍了国内Ag(T+D)延期交易,在对相关交易规则有了进一步了解后,今年2月份老王果断拿出20万元资金去银行开了账户。

2月到3月有多次进场机会,老王告诉记者,期间有几次想冲进去的欲望,但最终理智战胜了自己。3月24日,老王20万元资金中用了60%的仓位在7888元 (每公斤)吃下白银多单84手,银行18%的保证金。在经过一周的盘整后,4月6日白银T+D直接跳空高开至8262元;4月25日,最高已飙升至10686元,老王账户浮盈高达23万元,月收益已超过100%。

正当老王高兴之时,在4月26和27日两天时间,白银下跌一千多元,最低跌至9652元,老王的浮盈也减少至14万元,此时他已有离场的想法。

不过,老王告诉记者,身边的朋友鼓励说“目前美联储继续量化宽松,未来全球货币依旧泛滥,有利于白银价格上涨。”

或许是由于巨大的赚钱效应,加上朋友的鼓吹,节前银行工作人员几次劝客户不要持仓过节,但老王依然选择了持仓坚守。

“五一”期间,白银掉头向下,并一举有效突破9650~10000元的重要支撑。5月3日,Ag(T+D)节后开盘触及跌停,晚间银价跌幅有所收回;5月4日9:00开盘后,Ag(T+D)迅速开始一波跳水,价格迅速回落至9218元,跌幅已达7.28%,随后大部分时间,价格仍然在7%左右徘徊。14:06分,Ag(T+D)价格迅速被封住9096元跌停价。

老王告诉记者,在2008年经历了股票市场自6124的暴跌后,让自己悟出了止损的重要性,因此虽然5月4日对是否出局充满纠结,但最终仍将自己全部84手多单挂于当日9096元跌停价,而在尾盘的时候跌停板打开,这84手多单也全部成交。总体来看,前期7888元开仓的84手多单,老王最终获利10万元离场。

回顾5月5日、6日跌停行情,老王对自己及时止盈感到相当满意。

借钱追加保证金炒客老李亏损170万元

与老王一样,他的朋友老李也在3月24日当天拿出50万元资金在7880元,按照当时18%的保证金,满仓开了352手多单。4月25日Ag(T+D)当日涨幅5.81%,至10686元,此时老李看见自己交易账户浮盈超过90万元。

尝到了甜头,老李满仓投机似乎进入了更为疯狂的阶段。4月26日老李向朋友借了60万元资金,当日Ag(T+D)盘中再次突破万元,随后价格回调,老李用60万元资金及账面上超90万元的浮盈,共计150万元于9950元买进837手多单。

4月27日银价小幅探底,4月28日再次反弹7.03%,4月29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Ag(T+D)成功站稳至10000元上方,这时老李没有选择减仓,这似乎成了悲剧的开始。

“五一”节后开盘,Ag(T+D)跟随外盘银价大幅下跌,在5月3日、4日银价尚未跌停之时,老李依然还抱着赌徒心态,他判断短期急跌不久将出现一轮大级别的反弹。

尤其是5月4日,盘中跌停板打开,同期伦敦银大肆拉高,银价反弹似乎更坚定了老李继续持有的信念。5月4日晚间银价继续下挫,5月5日、6日银价继续封跌停,此时价格已在7914元。

在此时837手头寸上,老李9950元买入,跌停价7914元,该头寸亏损高达170万元;早前352手头寸,7880元进场,跌停价7914元,盈利幅度仅1.1万元。

此时,银行不停催老李补充保证金,老李为了不让浮动亏损变为实际亏损,再次向朋友借钱用以补充保证金。

“股神”老张抄底白银套牢500万元

相比于老王的理性投资和老李的赌徒式满仓操作,“股神”老张则更热衷于投机。从股票市场上的权证、前期期货市场的白糖、棉花,以及3月份天津文交所多个投资品种,均有老张的身影。

老张告诉记者,自己也热衷于国内白银T+D交易,但是前期精力主要放在文交所及期指上,同时白银强势上涨,自己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入场点位。不过“五一”节后,国际银价出现暴跌,5月4日伦敦银跌破40美元/盎司,对于此时的银价,老张认为已经到了绝好的抄底机会,短期内有望反弹到50美元、60元美元的高点。

此时,老张也动员身边的朋友加入到抄底行列,他本人则在5月4日当晚用1000万元资金以8871元,20%保证金,全部仓位吃进白银多单5600手。

不过,此后的行情并没有像老张预计的那样发展,5月5日Ag(T+D)封住跌停,5月6日Ag(T+D)再次以7914元价格封住跌停。

截至5月6日7914元跌停价,老张5600手多单亏损高达530余万元,并被银行要求追缴保证金。老张告诉记者,尽管本次抄底已经出现了530万元浮亏,但是他依然非常“淡定”。他告诉记者,自己之前的投资经验已经见惯了这样的大起大落,对后期翻身依然抱有很大信心。

幸运之神眷顾小杨节前成功逃顶

相比于前面3位投资者,投资者小杨非常幸运,因为他在节前银价高点时成功逃顶。

小杨告诉记者,之前对股票市场也有参与,春季前在银行开了张白银T+D账户,之后都是1手买卖,乐此不彼。随后,白银投资热潮升温,2月16日小杨拿出了10万元资金准备大干一场,当日在6619元,18%保证金,满仓买入白银多单83手。

3月份随着银价逐渐上涨,小杨的账户盈利一直处于稳步增加状态。受赚钱效应吸引,小杨与其女友商量拿出50万元准备买房的资金参与到白银T+D交易中。

3月16日午后,小杨用50万元资金在7449元,再次开仓白银多单372手。随后的行情继续一路向上,4月26日、27日虽然银价出现两日大幅回调,但是小杨依然是获利巨大。

小杨称,4月28日银行上调保证金并提醒客户不要持仓过节,同时自己账户已有巨大浮盈,女朋友要求出国旅游及购一套房产,因此4月29日,小杨在10650元将所有头寸全部清仓。

此时,小杨前期10万元资金83手头寸,已获利33万元,随后追加50万元资金,372手头寸获利高达119万元,而算上之前总共60万元本金,小杨的身家已经达到了200万元以上。

后市分析

基本面未变短期暴跌不改白银牛市

国内“五一”节日期间,本·拉丹被击毙触发了国际银价高台跳水。伦敦银4月29日尚在47美元/盎司,5月2日价格跌幅高达8.19%,当日伦敦银已报收至43.94美元/盎司,5月3日、4日、5日伦敦银继续下挫,截至北京时间5月6日16:12,伦敦银暂报34.59美元/盎司,当日下跌0.26%。

经过前期大幅上涨后,本周伦敦银跌幅高达27.33%,短期如此猛跌,白银的基本面究竟处于怎样的状态,后期白银价格走势又将何去何从呢?

白银需求稳定增长

就全球范围看,白银需求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工业用途占比48%,其次是首饰占比22%,摄影材料和钱币奖章占比11%,银币占比8%。总体而言,工业及实物需求占比70%以上,单纯的投资需求不足20%。

白银的工业使用量未来将逐步增加。高赛尔贵金属高级分析师龚山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白银在许多新的工业领域的使用量将大幅增加,例如催化剂、食品包装、超导体和超导电容、卫生和医药领域、电池等。GFMS金属咨询公司预测,2015年白银在这些方面的使用量总和是2010年的4倍以上。

另一方面,投资需求上,白银也受益于全球经济的风险累积以及本身低廉的价格。龚山强认为,此前市场寻求避险通常都是在美元、黄金上做文章,但随着美元的疲软、黄金的高昂价格,避险资金开始进入白银市场,由于其低廉的价格,大众均可进入该市场,导致了白银前期的大幅上涨。

从国内白银供需分析,首先国内白银消费主要用于电子电气、银基合金、感光材料等。数据显示,2008年国内白银总消费量为4500吨,2009年为5000吨,预计中国2010年国内白银需求量为7000吨左右。

进出口方面,我国2004年~2007年分别出口3050吨、3500吨、4000吨和4484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白银供应国之一。不过,2007年中国进口白银量加大,以及2008年取消了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打压白银出口,改变了中国做为白银重要供给国的格局。2009年我国白银出口3729吨,较2008年的4185.8吨同比下降10.9%。在2006年之前我国是白银净出口国,2007年之后成为白银净进口国,2008年和2009年我国净进口量分别为1945吨和909.6吨。

尽管我国还未开通白银期货,但从上海黄金交易所白银T+D交易来看,已经进入了非常活跃的时期,其中20日平均成交量从2008年4月的2万多手,上升到2009年10月的10万多手,再到2010年5月的20多万手,而2010年10月再上新台阶,达到60万手以上。

短期下跌不改长期走势

龚山强认为,此次下跌是以本·拉丹之死为借口、对冲基金主动抛售为事实、各大交易所提高白银交易保证金比例为催化剂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冲基金为何在5月1日抛售白银,或许和中国‘五一’假期休市有一定的关系。”龚山强称,当时的国际银价若换算为人民币价格的话,其实比国内市场交易的价格低了近500元/千克,这意味着国内外白银价格之间存在巨大的套利空间,而假期国内市场停盘的事实让国际套利者发现,无论怎样打压银价,国内市场均无法应对。初次下跌时间为5月1日北京时间7:00左右,而11:30左右奥巴马才公布拉丹消息,市场即时陷入恐慌,才出现目前这种暴跌行情。

虽然银价在短期内出现暴跌,但到目前为止,全球经济基本面并未发生重大变化,全球特别是新兴市场的通胀形势依然严峻,换句话说,支撑白银价格上涨的基本因素并未改变。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在继续购买黄金,墨西哥最近才购入近100吨黄金。龚山强认为,这证明贵金属并未失去其价值,因此现在这种大幅下跌,虽然触目惊心,但实际上是在修正此前过热的价格,挤出水分。随后,白银将很可能重拾升势。短线上,恐慌情绪严重,继续回调的可能性也非常高,预计在30美元/盎司左右会有比较强劲的支撑。

此外,威尔鑫黄金首席分析师杨易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期银价基本是投机性上涨,上涨后肯定会出现投机性获利兑现的一个修正,目前来看这一过程已经开始。

杨易认为,目前全球宏观环境没有改变,这一宏观环境主要建立于货币宽松的基础上。这就注定了黄金、白银牛市根基没有动摇,但这个牛市的根基不能理解为可以无限制投机性上涨。因此本波下跌就是对过度投机的修正,当价格修正到符合投资的主线时,投资者完全可以再次买入白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