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国内金市资讯—咨询13980468832» 调查|中国黄金多位高管被查,神秘“黄金”商人俞辉扮演何种角色?

调查|中国黄金多位高管被查,神秘“黄金”商人俞辉扮演何种角色?

2024-12-29 11:46:05 来源 -- 作者

调查|中国黄金多位高管被查,神秘“黄金”商人俞辉扮演何种角色?


2024年12月28日  蓝鲸新闻

  12月23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天津市纪委监委消息,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雄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和天津市滨海新区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更稍早前,中国黄金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卢进、中国黄金集团原副总经理赵占国先后落马。短短几个月里,浙江华侨系出现兑付危机后,中国黄金集团多名高管陆续被查。

  据第一财经此前报道,陈雄伟是中国黄金集团和浙江华侨系“真假关联”的关键人物。

  蓝鲸新闻独家获悉,华侨系风波中起到纽带作用的关键人物浙江运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运发文化”)的实控人俞辉已经出境。俞辉与“黄金案”牵扯颇深,2020年前后,俞辉控制的运发文化就曾通过金力泰(300225.SZ),操作15亿元虚假黄金贸易,今年1月,金力泰因此收到罚单。5月,俞辉将所持有的新三板公司汇通金科全部股权质押,随后运发文化先一步爆发危机,俞辉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华侨系危机引出神秘“黄金”商人俞辉

  据第一财经报道,今年9月,浙江华侨系实控人余增云、杨宇潇及三号人物虞之炜等人集体跑路。华侨系留下70亿元未兑付理财产品,包括40亿左右未兑付金额涉及黄金理财产品,中国黄金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受到波及。

  购买了华侨系旗下黄金租赁产品的投资人向蓝鲸新闻记者提供的协议合同显示,该项产品由投资者从乙方牦牛科技处购买实物黄金,并授权丙方中鑫国际融资租赁(深圳)有限公司(简称“中鑫国际租赁”)进行租赁经营,按照不同的租赁时长以及黄金购买克数,投资者的收益率大约在5%-8%之间。

  其中,中鑫国际租赁由中国黄金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中金黄金、中国黄金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股45%、40%、15%。

  9月时蓝鲸新闻记者致电中国黄金时,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和华侨控股之间没有实物黄金购销的合作业务,目前公司也已经向北京市公安局报案。至于中鑫国际租赁则主要是集团旗下的公司,并不了解他们的业务。

  随后,中国黄金集团在官网发表声明称,公司与华侨系公司从未开展过任何业务合作,华侨系相关协议中所谓的“印章”图样等,均系伪造。

  此次“黄金案”中,神秘商人俞辉频频现身,知情人士对蓝鲸新闻表示,浙江商人俞辉系华侨系与中国黄金之间的纽带人物。

  在华侨系未兑付的理财产品中,包括“金运债权资产项目”、“鼎鑫债权资产项目”等,其中多个项目都指向一家浙江公司——浙江运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发文化”)。

  据证券时报报道,在华侨控股旗下产品《金运债权资产项目叁号》中,投资者以资金购买黄金,由运发文化加工售卖获利后,再按照年化8.3%的收益率进行返还。另外,华侨控股旗下的《金运债权资产项目肆号》项目底层资产也是来自运发文化的应收账款债权,当事方早与华侨系公司有着密切的关系。

  产品介绍显示,运发文化因销售黄金制品给北京今鼎国际文化有限公司(下称“北京今鼎”)而产生的应收账款5.6亿元左右,之后运发文化以5亿元的价格将该笔应收账款的债权转让给浙江华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形成华侨系上述理财项目的底层资产。

  值得一提的是,华侨控股曾在2019年11月设立子公司上海华侨黄金珠宝有限公司,成立时上述应收账款当事方之一的北京金鼎曾持有其30%股权,同时,由自然人赵祎博出任法定代表人。

  据天眼查App显示,赵祎博和华侨系以及北京金鼎之间都存在深度的关联关系,2015年赵祎博曾经任职于杭州华侨货币兑换有限公司。2019年赵祎博又曾持有北京金鼎100%持股,直到2024年8月,赵祎博对北京金鼎的持股比例才下降至66.67%,并在10月彻底退出。

  简单来说,在华侨系、运发文化和北京金鼎错综复杂的三角关系下,运发文化和北京金鼎在交易后完美脱身,并且通过华侨系旗下理财产品,由投资者完成了资金兜底。

  从时间来看,俞辉几乎是华侨系风波中最早出现异常的关联方。据证券时报报道,9月时,运发文化已经停产中,公安已采取立案调查措施,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在第一财经的报道中提到,俞辉失联和运发文化案发也在6、7月左右,在部分投资人看来,俞辉失联也是余增云跑路的导火索。

  6月之后,华侨系和合作关联方频繁出现异动。6月起,陈雄伟不再担任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北京)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7月,浙江证监局对华侨系另一家公司——华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杨宇潇出具警示函。

  9月华侨系风波初现时,就有投资者对蓝鲸新闻记者提到,信任华侨系产品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看重其背后多家“官方”企业的持股和合作背书。其中就包括国资背景的中建投资本管理(天津 )有限公司(下称“中建投”)、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今年7月,华侨系危机前夕,中建投退出华侨控股股东名单。

  俞辉曾主导15亿元虚假黄金贸易案

  俞辉和华侨系实控人余增云同为浙江人。

  俞辉控制的运发文化前身是上虞珠宝饰品厂,2001年,上虞珠宝饰品厂完成改制并更名为上虞市运发珠宝实业有限公司。2012年,增资扩股后,更名为现在的运发文化。2013年,运发文化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俞辉通过黄金贸易“掘金”的故事更早。

  运发文化在黄金贸易上早有前科。今年1月,一纸罚单,揭开运发文化“黄金贸易”的假面下真实的资金运作手段。

  2020年5月,A股上市公司金力泰为从事贵金属贸易业务,设立全资子公司金力泰实业。2021年9月的一份问询函回复中,金力泰提到,公司贵金属制品贸易业务的主要客户为某地方国资委控制的企业,主要供应商为A股某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

  结合其他公告来看,2022年回复问询函时金力泰曾披露过,金力泰实业2021年上半年曾向供应商中国黄金子公司累计支付2.88亿元预付款,每笔预付款1000-2300多万元不等共16笔,均未提交董事会审议审批,存在资金管理过于粗放,内部控制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从罚单内容来看,金力泰实业在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期间,参与过运发文化主导的虚构“黄金贸易业务”,贸易标的为1KG/个、Au9999的定制金条。在此期间,金力泰实业与下游客户累计订立41份黄金销售合同,合同金额总计15.09亿元。

  具体的运作模式为,客户下单给金力泰实业购买特定要求的贵金属制品,预付销售合同金额的5%,同时,金力泰实业向供应商下达订单,预付100%采购款,交付完成后,客户再向金力泰实业支付销售合同金额的95%尾款。其中,金力泰本质上仅为资金提供方,赚取的进销差价本质上为资金“垫付”的利息。

  根据证监会立案调查结果,金力泰上述业务以贸易为名,实质为资金融通业务,案涉777根定制金条实际由浙江运发生产,最后重回浙江运发,上下游实际均由运发文化指定相关物流、资金形成闭环。

  作为上述多项牟利方案主导的俞辉,在2020年就曾显露过冲击A股上市的意图,只是至今还没有实质性的动作。但俞辉早已通过持股新三板上市公司汇通金科试水资本市场运作。

  汇通金科的主营业务是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型公司提供专业、安全的全流程外包业务,控股股东为广州国资委旗下上市公司广电运通(002152.SZ)。

  2017年俞辉就与汇通金科产生关联。这一年,汇通金科和俞辉控制的浙江运发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运发”)共同出资成立江苏汇锦利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由汇通金科持股51%。这一年,汇通金科开始新增贵金属实物销售业务,采取批发销售的模式涉足新的行业。

  随后汇通金科与浙江运发之间出现大量关联交易。直到2019年,浙江运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发控股”)才正式入股汇通金科,同时,俞辉成为汇通金科的董事。

  2023年12月,广电运通计划退出,一口气将所持汇通金科全部51%的股份转让给江苏运发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运发”),交易定价为1.81亿元。

  今年5月,也就是俞辉和运发文化危机前夕,江苏运发向银行进行贷款,俞辉以运发控股所持有的汇通金科全部股份提供质押担保。但是,广电运通一分钱的股权转让款并没有收到,最终在逾期超过30天后,9月21日广电运通公告终止了对汇通金科股权转让事项。

  据天眼查App显示,到目前为止,运发控股、运发文化以及俞辉控股的多家公司股权,相继被绍兴市上虞区公安局或法院、新疆乌鲁木齐公安局等进行冻结。

  2023年2月,立案执行申请人浙江中富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执行你单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运发文化被列为限制高消费企业,俞辉为关联对象。10月22日,运发文化因欠缴增值税12.48万元,被绍兴市上虞区税务局百官税务分局列入欠税公告名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