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投资参考—咨询13980468832» 2024年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化

2024年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化

2025-01-14 09:20:35 来源 -- 作者

2024年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周頔 2025-01-14

2024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呈现复杂多变的格局。从能源到金属,价格走势的分化不仅体现了供需关系的博弈,更是各类经济因素交织的结果。

随着全球经济步伐的逐步复苏,地缘政治、重大经济体的降息策略、全球能源转型以及极端天气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之下,2025年大宗商品市场能否探底回升?

2024年大宗商品市场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格局,不同种类商品价格走势分化。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国外大宗商品价格先扬后抑再震荡。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4年工业生产者价格数据,其中反映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在2024年全年同比下降了2.2%,降幅比上年收窄1.4个百分点。从月度数据看,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全年同比增速均处在负值区间,其中高点为2024年7月份的-0.1%,低点为2024年3月份的-3.5%,而月度环比增速则仅有2024年5月与6月两个月回正。

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BPI)运行情况看,2024年从1月份的112.1点开始逐渐抬升,5月份达到年内高点118.9点,随后回落至9月份的年内低点110.1点,四季度在小幅抬升后再次回调,12月份最终录得111.2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流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旭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25年,全球经济形势和经贸政策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但随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加快落地,经济运行积极因素增多,国内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预计国内经济将继续维持相对平稳增长。同时,世界各国更加积极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地缘政治缓和预期上升,也对全球大宗市场形成支撑。总体来看,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全球经济和大宗市场将略好于2024年。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受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放缓及全球需求趋弱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将在2025年整体回落。由于特朗普更重视能源独立与安全,鼓励增加传统能源生产,预计其上任之后将会鼓励本土页岩油生产,这将对原油供给端造成压力。而其加征关税的措施也会使全球贸易成本上升,经济增速放缓,进而减少对原油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叠加俄乌和中东战事有平息可能,供给端冲击减弱,预计以原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将会出现回落。

全球大宗商品需求有望探底回升

“2024年是全球经济回暖预期落空的一年,大宗商品价格先涨后跌,重心不断下移。”混沌天成研究院院长李学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24年大宗商品行情以6月作为分界,主要分为两段。

2024年5月底前,大宗商品的主要线索为美联储货币宽松预期叠加全球制造业的扩张,带来的全球经济回暖预期,以贵金属和有色金属为首的大宗商品大幅上涨。

2024年6月至年底,美联储降息预期交易较为充分,随着全球制造业重回萎缩区间,国内化债背景下基建投资降速、地产疲弱,大宗商品价格加速下跌。直到9月下旬,国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强力刺激,叠加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大宗商品短期剧烈反弹,但随着11月美国大选落地,贸易冲突担忧再起,大宗商品价格走势重回弱势。

谈及对于2025年的形势判断,李学智认为,受多方面因素带动,全球大宗商品总需求有望探底回升。首先,随着我国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加力显效,将带动市场信心恢复;其次,中美货币政策共振宽松,财政政策也有望共振宽松;再者,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有望提供增量需求;此外,全球绿色交通及能源转型预计仍将保持较高发展增速;最后,随着全球经济好转,预计中美有望同步启动补库存周期。

李学智指出,当前美国债务规模进一步上行,高利息成本和赤字规模进一步负向影响以“美元和美债”为核心的全球经济格局。美国货币超发和债务周期扩张都将加深黄金的货币属性,从而带来黄金作为超主权货币属性的大周期上行趋势。

此外,李学智也谈道,铜、铝、锡等有色金属品类在供给端缺乏弹性,而需求端有能源转型、绿色交通、人工智能等需求支撑。除了有色金属外,天然橡胶的供给逐渐失去弹性,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需求处于持续增长状态,橡胶品类向上的价格空间也有望打开。

能源波动符合预期,农产品存在价格反弹空间

分品类看,2024年大宗商品除有色金属逆势上涨外,其他主要品类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数据显示,燃料、动力类全年同比下降4.1%,化工原料类全年同比下降3.6%,农副产品类全年同比下降4.2%。

CBPI各分项指数也呈现出相同趋势。2024年12月CBPI的能源、化工、矿产、农产品的分项数据,相较2024年1月份数据分别下跌10.6%、3.9%、6.2%和11.7%。

对于大宗能源产品的市场走势,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能源行业专委会主任史建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国际市场看,2024年大宗能源产品基本呈现震荡行情,下半年有走低的趋势,接近年尾有反弹的征兆。就国内市场走势而言,大宗能源价格主要受周期性正常波动影响,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史建勋指出,欧美大宗商品定价中心的有效性在逐渐下降,这也影响了国内市场的走势。我国建设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的可能性在进一步加大,有利因素在逐渐增多,需要整体系统性规划布局,在操作层面科学专业地落实,也需要市场各方共同努力。

“2025年可能是能源类、化工类大宗商品价格变化较大的一年,需要根据国际政治格局和国内宏观政策效果来跟踪判断,供需两端可能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出现。”史建勋称。

对于2024年农产品价格走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冰川认为,从全球来看,2024年美联储货币政策仍主要处在降息周期,对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但全球农产品供需形势偏于宽松,因此价格长期处于下行通道。

从国内情况看,食物消费饱和趋势较为明显,水稻、小麦市场基本依靠政策最低收购价兜底。由于食物消费饱和叠加产量增长,农产品政策托底压力加大。与此同时,畜产品也受到了消费饱和的影响,缺乏有效消费支撑,价格持续低迷。当前畜产品整体也进入生产调整阶段,部分养殖户退出,同时行业内也积极推行品种改良等举措,为下一轮周期循环在做好上升预备。

在谈及对于2025年展望时,胡冰川表示,全球经济或有限复苏,全球农产品仍处于增产通道,价格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总体来看,2025年全球大宗农产品价格将大概率维持现有水平。

对于中国国内的市场形势,胡冰川分析称,2025年我国货币政策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意味着货币端对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将提供支撑,因此主要农产品价格能够获得支撑。对于畜产品而言,2024年经历产能调整,加之对进口牛肉保障措施立案调查,进口规模和节奏存在一定的收缩空间,畜产品价格也能够获得一定技术性支撑。因此,对中国来说,2025年农产品价格可以获得基本面和技术面的支撑,并存在一定的价格反弹空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