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国际综合财经» 欧洲强化国防与德国扩张债务

欧洲强化国防与德国扩张债务

2025-03-24 05:35:18 来源 -- 作者

欧洲强化国防与德国扩张债务


2025年03月23日 第一财经

德国版本的经济振兴将有利于欧洲经济增长,而欧洲对国防的新投入或将有助于相关技术竞争,以摆脱一直以来的落后状态。

三年余的俄乌冲突,使美国与其欧洲盟友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大裂痕。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美国抛弃其传统盟友而转向俄罗斯,并放弃自由贸易,这是全球贸易体系最大的结构性改变,这也在相当程度上促发了德国自统一以来财政政策的根本转向,德国将持续扩张债务。

白宫易主后短短两个月内,美国一再威胁对欧盟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批评欧洲民主倒退,随即又与乌克兰举行了灾难性的双边会晤,这些都使欧洲意识到美国不再可以作为盟友,刺激德国与欧洲的政治剧变。

法国前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撰文称,虽然美国人民可能仍然是我们的朋友,但特朗普政府不再是我们的盟友。他写道:“这很严重。它标志着欧洲和美国之间的历史关系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大西洋联盟而建立的联系已根本决裂。”他指出,法国、英国、德国的国防开支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俄罗斯,但欧洲国家还须加大军费开支,并强化合作。

默茨领导的保守派上个月赢得了德国大选,组建德国下一届政府的各政党已就彻底改革财政借贷规则达成一致意见,创建一个5000亿欧元的基础设施基金,将占GDP1%以上的国防支出部分免除宪法借贷限制,并放宽各州的债务规则。此举是对德国军事支出的巨大转变,旨在重振欧洲最大经济体的增长。

德国杠杆率较低,有足够的额外支出空间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时任德国总理的默克尔首次推出债务制动(或债务刹车)。当时,银行救助导致政府借款急剧增加,而政府借款多年来一直在上升,情形危急,被迫推出债务制动。该规则将新借款限制在GDP的0.35%以内,相较欧盟相关预算规则所要求的低于3%而言,德国的债务制动是一个相当严格的限制。

债务制动引发纷争,批评者认为国家过于限制政府的行动能力;支持者则表示,如果允许债务增长,国家将不得不在利息支付上花费越来越多的资金,从而给后世子孙增添负担。多年来,德国一直批评任何让欧洲各国政府更容易花钱的努力,因为担心这可能会让欧元区背负债务并危及欧元的稳定。直到本月初,德国的做法仍是完全忽视增长,并试图以身作则,极端限制支出。

然而,数十年来,德国的公共投资在发达经济体中一直处于垫底位置,即使将资金用于投资预算,也经常出现支出不足的情况,德国的基础设施状态可谓每况愈下。去年9月,原计划进行翻修的德累斯顿卡罗拉大桥在一夜之间倒塌,流入易北河,造成道路和船舶交通严重中断。今天,德国的许多道路和桥梁都在崩塌。该国举世闻名的高速公路沿线有多达5000座桥梁状况不佳,已被标记为急需维修。如今,大多数德国经济学家表示,债务制动过于严格,甚至默克尔也出面表示,应该取消债务制动,但仅限于允许投资。

对债务制动和额外军费开支需求的分歧导致了德国本届联合政府的垮台和提前举行大选。德国决定放弃财政紧缩是由于美国和欧洲之间安全关系的迅速解除。由于美国总统威胁要终止美国的安全保障并切断对乌克兰的支持,默茨表示,德国必须取消护栏,以保卫欧洲免受“自由与和平的威胁”。

作为德国基本法的一部分,债务制动是一项宪法条款,修改它需要三分之二多数票。在大选中获得第二大党地位的德国另类选择党以及激进左翼政党均与俄罗斯关系密切,并反对任何额外的军费开支。德国选择党反对对规则进行任何改变,而激进左翼政党则反对任何额外的国防开支,这意味着如果这项开支要获得批准,就必须立即获得批准。反对扩展军备的政党联合起来便足以阻止下一个立法周期的任何宪法修改。为此,默茨正在迅速采取行动,计划在近期上任前即推动这些支出改革在议会获得通过。

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将默茨与竞争对手社会民主党的协议描述为“德国战后历史上最具历史性的范式转变之一”,并表示“它发生的速度和预期财政扩张的规模都让人想起德国的统一”。德国经济过去五年没有增长,过去两年一直陷入衰退,这是德国战后历史上最长的经济停滞期之一。许多经济学家警告称,2025年可能会出现第三年经济衰退。由此可见,扩债强军,这的确是德国经济历史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本月初,10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升至2.8%,创下柏林墙倒塌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而德国股票指数Dax上涨3.4%,因为市场消化了更多的经济增长,从而提振了股票等风险资产的价格,却导致国债价格的下降。年初到月初,Eurostoxx指数上涨了11%以上,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则下跌了近2%。欧元对美元走强,欧洲国防股上涨,而美国国防股则整体下跌;同时,欧洲基础设施股和欧洲金融股均走强。可见,金融市场的行情态势或将利于德国扩债强军及完善其基础设施。

德国的低债务水平意味着与世界各大经济体相比,德国的杠杆率较低,而且有足够的额外支出空间。尽管德国利率三月初创下17年来最大涨幅,但分析师并不担心德国信贷质量出现任何恶化。标普表示,国防和基础设施支出的增加实际上对德国备受推崇的AAA主权信用评级是“积极的”。标普认为,德国最担心的是经济停滞不前,“任何能提振国内经济的举措都是对信用有利的”。瑞银则表示,如果这一方案获得通过,政府支出可能在未来十年累计增加GDP的20%,这将是80年来最大的财政转变,超过了德国统一期间的支出。即使德国在未来10年内将支出增加到这一水平,模拟数据显示,到2030年,德国的债务与GDP之比仍将达到60%左右——这与法国115%和美国124%的比率相比是有利的。重要的是,计划中的基础设施支出是迫切需要的,并且可以实现,有望推动德国经济增长。由此,之前预测德国经济增长持平的分析师现在预测增长将达到1.8%~2%,大体是新冠疫情前德国的增长水平。

欧洲经济增长的引擎

在德国就增加支出进行政治磋商之际,欧盟委员会提议一项联合债务工具,涉及欧盟委员会根据欧盟预算借款,向成员国提供低利率贷款,以购买军事装备。毫无疑问,此举需获得欧盟国家的一致支持,但是将十分困难。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1500亿欧元的贷款可以购买防空和导弹防御、火炮系统、导弹、武装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还可以解决从网络到军事机动性的其他手段。取消欧盟国防投资财政规则将使各国在四年内在国防上支出6500亿欧元,平均约占GDP的1.5%。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国防股有所下跌,而欧洲国防股平均上涨了30%以上。投资者判定,欧洲将在国防上投入更多资金,更为重要的是,欧洲将为自身提供更多的军事装备。原因并不复杂,虽然传统上欧洲的大部分国防支出都花在购买美国武器上,但由于美国最终决定如何使用这些武器,所以投资者认定,欧洲将在相当程度上追求其武备的自给自足。虑及美俄关系趋于紧密,欧洲担心并须避免在其与俄罗斯的冲突中无法使用美制武器的风险。

鉴于近日美国撤回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和情报共享,欧洲正急于向乌克兰提供替代方案星链。四家大型欧洲卫星运营商证实,他们正在与欧洲政府和机构就提供替代方案进行谈判。加拿大地方各省领导人报告称,他们正在取消或不再寻求与美国星链打交道,墨西哥电信亿万富翁卡洛斯·斯利姆取消了与星链的交易,转而选择投资自身的电信基础设施,而非依赖马斯克的卫星技术。

不难发现,作为美国的盟友,欧洲正在谋求扩张军备,并着重实现军备自主。那么,欧洲的国防工业能否承担如此重任呢?

欧洲改革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桑德·托多尔在最近的一篇外交政策文章中指出,欧洲在钢铁、汽车、船舶和民用飞机方面的产量超过了美国,这意味着欧盟确实拥有支持乌克兰和重新武装自己军队的工业实力和财政实力,必要时很少依赖美国,但它需要投资于国防并保护其制造基地免受美国关税等的影响。他表示,制造业平均占欧盟总增加值的16.4%,而美国仅占11%;欧盟制造业雇用了3000万人,而美国仅为1300万人。他认为,德国现有的工业供应链可以兼作国防供应链。桑德指出,欧洲国防工业因分散的定制生产和多年的国防支出不足而受到削弱。欧盟需要转向可大规模生产的标准化军事装备,各国政府需要向欧洲国防工业提供稳定的长期合同,以便它们能够扩大生产规模。他强调的其他弱点是欧洲制造商在电池和关键矿物等许多关键零部件方面严重依赖中国。

目前,欧洲国防部门规模较小,所需之投资与建设或将成为欧洲经济增长的引擎。虽然必要基础设施的支出更有可能推动增长,但国防支出也可能产生溢出效应。正如军费开支催生了航空业、互联网和核能,国防支出仍将开发出具有民用和商业用途的新技术。

德国约占欧洲经济的三分之一,并拥有工程专业知识和过剩产能,其决定引领欧洲扩军强武,着实是件大事。冷战期间,德国国防支出高达GDP的4.9%,而今或将GDP的3%~3.5%用于国防开支,虽未及冷战时期的水平,但国防预算也将增加一倍。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预估,此举将直接或间接为德国创造超过24.5万个就业岗位。

近年来,德国经济增长低迷乃至衰退,大大拖累了欧洲经济。德国版本的经济振兴将有利于欧洲经济增长,而欧洲对国防的新投入或将有助于相关技术竞争,以摆脱一直以来的落后状态。

以汽车制造为例,作为过往数十年的强国,如今德国却正在裁员并关闭工厂。利用这种过剩产能进行军事生产将有助于保护德国的制造基础设施,同时提高军事装备的产量。

冷战结束后,一个单极世界出现在世人面前,美国是唯一独存的超级大国。中国的实力与影响力不断增强,欧洲却未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极”力量。由于能源依赖俄罗斯而国防需求依靠美国,亦未能与中国签署并执行中欧投资协议,如今面临美国持续的关税威胁及退出北约的潜在压力,更放弃俄罗斯能源的供应保障,欧洲自觉或被迫地需要为一个不再依靠美国的未来做好规划,并将在其内部重新协调一致梳理出其与中国乃至俄罗斯的未来关系原则。

过往数十年来,欧洲一直围绕一体化和政治不和而内部纷争不断。同时,长期投资不足导致经济增长缓慢,如今欧洲的政治与经济已然疲态尽显。欧洲所面临的潜在危机或迫使德国等各国领导人齐心协力,竞相重振经济并迎头赶上。

(作者系浙江现代数字金融科技研究院理事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