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投资参考—咨询13980468832» “新美联储通讯社”:如果不是因为关税,美联储将在本周降息

“新美联储通讯社”:如果不是因为关税,美联储将在本周降息

2025-06-17 20:27:00 来源 -- 作者

“新美联储通讯社”:如果不是因为关税,美联储将在本周降息


06-17

Timiraos写道,“美联储不想犯错”,它必须权衡两个重要因素:通胀预期上升和劳动力市场恶化,哪个更有可能发生,以及哪个代价更高。

尽管美国近期通胀数据持续温和,但由于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剧,美联储预计将在本周的政策会议上维持当前利率水平,延续其“观望”立场。

当地时间周二,“新美联储通讯社”、《华尔街日报》知名记者Nick Timiraos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称:

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如果不是因为关税对价格构成的风险,美联储将准备在本周降息,因为近期通胀有所改善。我认为,过去五年已经改变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看法。

Timiraos同时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指出,美联储目前处于“观望状态”,观察是通胀预期还是劳动力市场先恶化。

他表示,过去三个月的CPI数据表明,通胀增长有所放缓,令市场一度预期美联储有望启动降息周期。然而,官员们目前更加关注“通胀预期”的变化——即消费者和企业对未来物价的看法。这一指标虽不可直接观测,却对实际通胀趋势具有重要影响。Timiraos写道:

预期既难以衡量,又对美联储至关重要。经济理论表明,预期在决定实际通胀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联储6月利率决议将在本周四公布。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将继续按兵不动,把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4.25%-4.5%的区间水平。届时,美联储还将公布最新的经济预测摘要。

美联储真正在意的是通胀预期

文章指出,经济学理论认为,当企业预期未来成本上涨时,会提前涨价以转嫁成本;工人若预期生活费用上升,也会要求更高工资。若这种心理预期蔓延,可能造成通胀的自我强化。

投资银行瑞银集团经济学家艾伦·德特迈斯特指出:

如果每个人都预期通胀会上升,那么通胀就真的会上升。这正是美联储担忧的所在。

因此,Timiraos得出结论:

美联储今年是否降息以及降息幅度,将部分取决于官员如何看待通胀预期风险。

然而,近期数据显示,美国通胀预期出现微妙变化。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今年春季显示,短期与长期通胀预期均出现罕见上升;不过随着部分关税政策暂缓,这一趋势已有所缓解。纽约联储的另一项消费者调查则仅显示轻微上升。

一些经济学家警告称,企业可能已习惯于通过涨价获取利润,在今年夏天会再次测试消费者的承受力。东春投资首席经济学家Ray Farris表示:

美联储此刻选择按兵不动是正确的。任何通胀预期的上升都应令美联储感到不安。

纽约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也在上月发出警告,称不应对通胀预期的稳定掉以轻心。他表示,疫情以来的几年改变了公众对通胀的认知——年轻人与年长者之间的通胀预期差异已消失。

此外,与上世纪70年代不同,此轮通胀在没有引发严重经济衰退的前提下得以缓解,部分原因在于公众未形成高通胀会持续的预期。而上世纪的高通胀则是在1980年代通过加息引发经济萎缩后才被遏制。

关税阴影下,就业市场仍是平衡变量

当前,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反复亦使局势更为复杂。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称,连续不断的关税谈判和实施会在市场中引发“心理反应”。不过,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认为,关税带来的价格上涨可能是一次性的,不足以造成持续性通胀。

沃勒坦言,这种观点或令人联想到2021年美联储误判通胀为“暂时性”的错误,但他强调当前形势已有所不同:利率已不再处于极低水平,财政刺激也明显减少,劳动力和住房市场不再过热。

他还指出,尽管消费者调查反映出对价格上涨的担忧,但在当前就业市场趋缓的背景下,工人恐难以争取更高薪酬,从而缺乏形成“第二轮通胀冲击”的土壤。“现在的工人更多担心的是保住饭碗,”沃勒说。

Timiraos文章指出,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市场若持续疲软,将削弱企业的涨价能力,从而阻止通胀回升。安永(EY)首席经济学家格雷戈里·达科表示:

企业将被迫通过裁员等方式来抵消成本上涨。

在文章结尾,Timiraos写道,“美联储不想犯错”,它必须权衡两个重要因素:通胀预期上升和劳动力市场恶化,哪个更有可能发生,以及哪个代价更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