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国际综合财经» 日本债市危机解除?30年期国债拍卖需求强劲,投标倍数创2月以来新高

日本债市危机解除?30年期国债拍卖需求强劲,投标倍数创2月以来新高

2025-07-03 19:23:26 来源 -- 作者

日本债市危机解除?30年期国债拍卖需求强劲,投标倍数创2月以来新高


07-03

日本政府努力维稳市场效果显现,周四日本30年国债拍卖需求强劲,但全球对政府财政扩张的担忧持续,仍然推高了日本国债收益率。

本周四,日本财政省进行了最新的30年期国债拍卖。表面看起来需求还不错,投标倍数达到3.58,是今年2月以来最高的水平,也远高于6月拍卖时的2.92,过去12个月平均水平为3.33。

分析称,这个投标倍数说明,想买的资金数量是发行量的3.58倍,显示认购需求不差。相比5月那次惨淡的长债拍卖,这次结果已经救场了不少。

但细看也有隐忧,中标的最低价格比市场预期要低,反映出一部分资金是保持谨慎的,部分买家为了弥补风险要求更高收益率。

明治安田资产管理公司资深投资经理Shuichi Ohsaki评论称,这次拍卖有一定的需求,但也能看出市场相当谨慎。这次拍卖感觉有点弱,但不太可能引发债市动荡。

全球赤字焦虑推高长期收益率
彭博策略师Mark Cranfield也认为,这次拍卖整体数据还算稳健,投标倍数提高到3.58是个亮点,但最低中标价格低于预期。真正的考验还在二级市场,30年债收益率2.8%左右的收益率,相比年内高点3.2%并不特别有吸引力。同时,英国债市的波动也可能再度引发全球主要经济体债市跟风。

瑞穗证券首席策略师Shoki Omori说:“虽然还要看7月10日的20年期债券拍卖才能完全判断长端需求,但这次(30年期)的拍卖给了长端投资者一些宽慰。”

虽然拍卖有买家接手,日本30年期国债的市场收益率当天还是大涨超7个基点,达2.962%,40年期也涨到3.125%,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全线上升。换句话说,政府要借同样的钱,需要付出更高的利率成本。

这种情况并非日本独有,而是全球债市的共同压力。由于全球政府借贷需求上升、赤字扩大,债市投资者要求更高利率来承担风险,导致各国长期债券收益率普遍上涨。

周三,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未来去留的传言重新引发了市场对英国财政赤字的担忧大爆发。周三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单日飙涨,引发全球长债跟风抬头,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也跟涨。

虽然周四英债收益率出现回落,但全球超长期债券仍受到高度关注,因为随着各国政府赤字加深,市场普遍要求更高收益率作为风险补偿。

日本自身的财政压力与市场担忧
本周早些时候,日本10年期国债拍卖需求相对强劲,安抚了市场情绪,不过周三英国国债暴跌又提醒大家全球对财政支出的担忧依然很严重。

日本自身的财政前景同样面临压力。这个月日本要举行国会选举,新首相石破茂在拉票时提出了加薪、把经济规模做到1千万亿日元等大手笔承诺。这些承诺意味着未来可能的更多财政支出和政府借钱。

投资人自然会盘算,如果日本政府要借更多钱,未来会不会债务规模更大、利率更高?这就推动了长端利率的整体上移。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证券的分析师指出,英国近期因财政扩张引发长债利率急升,显然也加剧了市场对日本自身财政状况的忧虑。

对于日本来说,想要限制3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上升更加困难,因为本地的大买家比如寿险公司,已经不太买这种期限的债了。

财政省减供计划与央行放慢缩表带来对冲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财政省宣布削减长期国债发行量计划后,首次进行的30年期国债拍卖。

有分析说,日本本次30年期债券拍卖之所以没有砸盘,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财政省提前做了动作。

日本财政省在6月表示,从本月起到2026年3月底,将减少20年、30年和40年期国债的总发行量,减少规模合计3.2万亿日元(约220亿美元)。与此同时,日本央行表示将放慢减少购债的步伐。供给减少,理论上有助于缓解市场的利率上行压力。

西太平洋银行金融市场策略主管Martin Whetton评论拍卖结果说:“不算特别出色,但还算可以。因为削减发行量的计划早就传出来了,这次可能是‘买预期、卖事实’的行情。不过未来随着市场习惯了供应减少,这会是一个利好因素。”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