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经济数据引爆美联储宽松预期,连续降息箭在弦上?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投资参考—咨询13980468832» 经济数据引爆美联储宽松预期,连续降息箭在弦上?

经济数据引爆美联储宽松预期,连续降息箭在弦上?

2025-09-15 08:34:36 来源 -- 作者

经济数据引爆美联储宽松预期,连续降息箭在弦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吴斌 2025-09-13

美联储9月会议在即,一系列经济数据引爆降息预期,降息已无悬念。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9月11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长0.4%,经季节性调整前同比增长2.9%。当月,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CPI环比增长0.3%,经季节性调整前同比增长3.1%。

尽管美国8月CPI基本符合预期,但初请失业金数据意外爆冷。美国劳工统计局9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2.7万人至26.3万人,为2021年10月以来最高,高于前值23.6万人和预期值23.5万人。

随着初请失业金人数跃升至近四年高位,美联储货币政策重心进一步倾向就业。这巩固了美联储降息预期,市场充分消化了美联储年底前降息三次的情景,这意味着美联储或将在今年余下的每次会议上都进行降息。

未来仍暗礁密布,尽管9月降息已经板上钉钉,但在数据依赖模式下,9月之后的货币政策路径仍未成定数。

通胀压力仍存

尽管美国通胀数据基本符合预期,关税影响整体有限,但仍面临一些压力。在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看来,本次通胀数据呈现出三个主要特征。

其一,CPI与核心CPI同比增速基本符合预期,并未支持“贸易战与财政扩张导致通胀失控”的叙事,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在9月会议降息的预期。

其二,与进口相关性较高的商品类别在8月并未出现价格全面上涨。例如家居用品、视频和音频设备价格涨幅分别创3月和5月以来新低,表明在当前贸易摩擦背景下,美国加征进口关税对商品价格的传导效应仍相对有限。

其三,尽管整体通胀表现平稳,但部分商品如新车、二手车及住房价格仍显示出较强的黏性。这一方面支持美联储在9月会议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目前数据尚不足以支撑更大幅度的50个基点降息。

需要警惕的是,在一些细节上能看到关税压力。例如,美国8月服装价格上涨0.5%,影音产品价格上涨了0.5%,汽车零部件价格上涨0.6%,新车价格上涨0.3%,能源价格上涨0.7%。食品杂货价格上涨0.6%,为2022年8月以来的最大月度涨幅。

董忠云预计,短期来看,美国通胀仍处于相对可控状态。尽管存在关税等供给侧压力,但就业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正在降温,在缺乏需求过热支撑的背景下,美国出现全面通胀螺旋上升的风险较低。然而从中长期视角看,在美联储降息、供应链结构调整、关税政策持续以及地缘政治等供给侧因素的影响下,美国通胀仍面临上行压力,回落至2%目标水平的进程可能依然漫长。

就业市场持续降温

在美国通胀压力好于预期之际,美国就业数据却接连爆冷,以更快的速度下坠,申请失业金人数的激增引发更多担忧。

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美国“通胀未稳、就业承压”的组合可能将美国经济推向以下两种情境。一种是温和放缓与软着陆情境。目前虽然制造业和就业市场逐渐承压,但消费市场持续为经济提供缓冲。9月美国零售和食品销售环比增长0.5%,显示居民支出仍具活力。若通胀随供应链修复和住房租金回落持续降温,美联储可能通过渐进降息来更好地平衡增长与物价,实现软着陆。

另外一种是硬着陆和衰退情境。美国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已导致进口成本上升,美国CPI同比增速连续多月回升,若关税传导效应持续,可能对消费支出和美联储政策带来影响,考虑到美国就业市场已开始降温,如果货币政策不能及时做出调整,可能引发“需求收缩-企业裁员”的恶性循环,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董忠云对记者表示,自7月非农数据不及预期以来,市场对美国经济降温的预期持续升温,而近期就业数据再度表现疲软,进一步强化了这一预期。9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2.2万人,失业率升至4.3%,创近4年新高。随后于9月9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年度非农数据修订值下修幅度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其中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的新增就业岗位数较初值下调幅度高达50%。

尽管有观点认为,美国劳工部大幅下修历史就业数据可能包含一定的政治动机,意在强化对上一届政府的指责,但基于失业保险等更客观指标修订后的就业数据,其准确性明显高于主要依赖调查问卷所得的初值。董忠云认为,在当前时点,美国就业市场显著降温、经济边际放缓已基本成为确定性事件,其隐含的衰退风险明显高于年初市场预期。进一步来看,美国当前经济放缓是否会演变为深度衰退,目前尚难以断言,仍需结合后续美联储政策调整、贸易政策及财政政策动向进行综合判断。

宽松预期推升风险偏好

整体而言,美国8月CPI基本符合预期,但初请失业金数据意外爆冷,巩固美联储降息预期,市场完全定价美联储年底前降息三次。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Gapen表示,美联储现已掌握了连续四个月劳动力市场放缓的证据,这种放缓似乎更具持久性。美联储应忽略当前通胀表现,通过宽松政策支持劳动力市场。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重心正向通胀偏移,宽松预期升温。董忠云分析称,就美联储稳定物价与实现充分就业的双重使命而言,在当前通胀相对平稳而就业市场显著恶化的背景下,其政策阶段性地向“稳就业”倾斜已成为市场共识。目前更值得关注的不确定性在于,美联储将在多大程度上放松货币政策以支持就业。

尽管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年内将降息3次(每次25个基点),但客观来看,这一预期仍存在过度乐观的风险。董忠云提醒,若未来因关税传导、供应链调整等供给侧因素推升通胀,叠加降息操作的刺激作用,导致美国通胀出现超预期反弹,则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宽松幅度可能不及市场预期,甚至不排除放缓降息节奏或暂停降息的可能。进一步来看,若降息后对美国就业的提振效果有限,同时通胀在供需双重作用下再度抬头,美国或将面临经济放缓与通胀居高并存的“类滞胀”风险。一旦出现此类情形,美联储的政策空间将显著收窄,市场也可能迎来更大波动。

在CPI和初请失业金数据公布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4%大关,美元指数走低,美股再创新高。

王有鑫分析称,从CPI和初请失业金数据公布后的市场反应看,虽然通胀环比增速高于预期,但美元指数在小幅反弹之后再度下行,表明市场更加担忧就业指标,认为就业数据恶化可能会使美联储将政策重心放到稳就业上,从而加大降息幅度。目前市场预期年底前美联储将累计降息75个基点,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美联储决策重心的调整。通胀数据公布后,美国股汇债市场的变化反映投资者对美联储降息的强烈预期,推动风险情绪回归。

展望未来,王有鑫对记者表示,降息后美国金融市场能否维持良好表现主要依赖美国经济的表现。如果经济能够实现软着陆,美联储降息将继续推动股市上涨。但如果经济和就业市场快速恶化,则市场将重新评估经济和企业盈利前景,并对资产配置进行修正和重估,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出现较大调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