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贵金属资讯—咨询13980468832» 个人投资黄金的多元化渠道及其局限

个人投资黄金的多元化渠道及其局限

2025-09-18 13:06:50 来源 -- 作者

个人投资黄金的多元化渠道及其局限


第一财经 2025-09-18  本文作者孙丹,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一、人民银行增持黄金是战略定投

随着近两年国际金价大涨及各国央行的大量购入,截至2024年底,各国央行持有的黄金储备总量接近3.6万吨,价值约4.5万亿美元,在全球官方储备中的比重升至20%,超过欧元16%,成为分散美元风险的“超主权”储备资产。

与部分海外新兴市场央行每月十几吨的大手笔购金操作相比,我国人民银行保持了“小幅度、不追高”的节奏。中国黄金协会官网显示,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全年累计增持黄金44.17吨;2025年初至今为温和增持态势,1–4月累计购入约15吨,至8月持仓约2302吨,月度增量在2–6吨之间。这体现了人民银行以长期战略配置为导向,避免对市场价格造成冲击,并降低集中买入带来的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呈现稳中趋升态势,对美元汇率在6月末较上年末升值近2%,两者在时间上具有同步性。这种同步源于共同的宏观背景因素,一方面,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下降,美元指数自年初明显下跌,提振人民币走强;另一方面,人民银行增持黄金、减持美债,优化了外储结构,增强了市场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人民银行的购金行为更像是战略定投,通过分散和长期积累来稳步提高黄金在外储中的比重,而非追求短期规模效应。央行数据显示,中国8月末黄金储备7402万盎司,7月末黄金储备报7396万盎司,为连续第10个月增持黄金。

二、黄金受到热捧来自于两个属性

作为传统的储备资产,近期黄金受到追捧的动力来自于两点。一是非主权属性,即不依赖任何单一国家信用背书。黄金没有发行人,不存在违约风险,即使在地缘政治冲突或主权债务危机中,仍具有独立的信用。相比之下,美国国债(包括美元稳定币等)的价值完全依赖美国政府的信用;二是收益特征。虽然美国国债提供固定利息收益,而黄金不生息,但在高通胀、高名义利率的环境下,国债的实际收益率下降甚至为负,黄金的零息特征反而更有吸引力。此外,2022年以来各国央行大量买入黄金,哪怕美债收益率上行,金价仍创新高,说明黄金价格与实际利率的传统负相关也有所减弱。

三、个人投资黄金的多元化渠道及其局限

我国个人投资黄金的方式主要有三大渠道。一是沪深交易所的黄金ETF,2025年上半年增仓量达84.771吨,同比增长173.73%,净流入金额达464亿元人民币(合65亿美元,61吨)。这些ETF以国内银行金库实物黄金为基础资产,每日公布持金量,确保与金价同步。其优点是交易便捷、费率低廉,适合大众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但由于以人民币计价,与内盘金价挂钩,一定程度上受人民币汇率影响。

二是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和上海黄金交易所延期交收业务Au(T+D),向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开放,提供杠杆交易机会。但期货期权市场主要为专业投资者提供高度定制化和大宗交易的渠道,需要投入全面的投资者教育,掌握足够的风险管理能力。

三是由银行提供的账户黄金(纸黄金)和定投黄金计划,纸黄金允许以账户形式交易克数黄金,是我国特有的零售模式;定投黄金类似小额长期储蓄,适合风险偏好低、以保值为目的的个人。但这两者本质都是以银行为对手方,银行通过国际黄金市场来平衡风险,正常情况下价差较小但极端行情下可能扩大,流动性取决于银行对国际市场的连接,因此存在对手方风险。由于国际金价的强劲上涨,2025年以来多家银行上调了两者的起购门槛。

我国个人黄金投资渠道不断扩展,与全球相对成熟市场相比存在一定调整空间。在产品类别方面正逐步破除壁垒,例如放宽境外投资者保证金使用外币的限制、在香港推出国际黄金仓库(以人民币定价及交割结算)等举措,为未来国内黄金市场与国际接轨创造条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