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威尔鑫视点—咨询电话13980468832» 威尔鑫周评·׀ 冷静看待机构与美联储的合唱 美元仍是金市运行主要风向标

威尔鑫周评·׀ 冷静看待机构与美联储的合唱 美元仍是金市运行主要风向标

2024-01-26 20:48:38 来源 -- 作者

冷静看待机构与美联储的合唱

美元仍是 金市运行主要风向标        

                                                                             

2024年01月26日 威尔鑫投资咨询研究中心

(文) 首席分析师 杨易君

 来源:杨易君黄金与金融投资 

                                                                              





1


一周盘面小结


本周国际现货金价以2028.79美元开盘,最高上试2037.79美元,最低下探2009.79美元,截止周五亚洲午盘时分报收2022.39美元,下跌7.09美元,跌幅0.35%,周K线震荡下跌小阴线。 

本周美元指数以103.25点开盘,最高上试103.81点,最低下探102.75点,截止周五亚洲午盘时分报收103.46点,上涨220点,涨幅0.21%,周K线呈震荡上行小阳线。

本周Wellxin国际贵金指数以4401.67点开盘,最高上试4462.98点,最低下探4309.08点,截止周五亚洲午盘时分报收4402.21点,上涨0.29点,涨幅0.01%,周K线呈调整抵抗十字星。

周一金价承上周五短期反弹超买技术压力而震荡下跌,对应美元在短期反弹高位震荡趋强。

周二虽无数据影响,但金价却在美元震荡走强中呈现出关联趋强运行氛围,金价再度测试上周五高点压力。

周二金价相对于美元指数指引的关联强势在周三即得到修正,周三美元震荡走弱,但并未刺激金价继续走强。金价逆美元弱势大幅回落,彰显短期技术压力。但周三美国Markit数据远好于预期,对美元弱势盘面构成支撑。

周四市场看点为美国2023年四季度GDP数据,至于欧洲央行议息会议及会后声明的内容,本质上应不会有市场参考价值。美国GDP数据符合我们关于该数据会“高开”(超市场预期)的判断,理当提振美元,令金价承压。而就市场运行结果来看,美元不如我们预期的强劲,金价逆风上行,强势韧性令人意外。

日K线形态对比观察,贵金指数连续四周下跌后呈现出抗回调韧性,本周表现强于金价。美元指数亦相对趋强,但技术上依然承压于60、120周均线共振位。

本周金价、贵金指数、美元指数表现符合基本面数据指引。就数据表象而言,本周欧美1月Markit制造业PMI数据皆好于预期,尤其美国数据更好。此外,美国第四季度GDP初值也远好于预期。良好的经济数据应冲击市场降息预期,利好美元,同时刺激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利好欧美股市与商品市场。对于金市,当前应主要体现为利空。

然就中长期而言,若经济基本面就此转暖,意味着欧美通胀控制进程坎虞,通胀抬头应构成金市系统性支撑。然若欧美经济趋于衰退,必然冲击需求,进而带动通胀回落,对金市也未必利空。金市可能获得基于金融动荡与危机的避险需求支撑。

如果中轻度经济金融危机与通胀抬头并行,则会对金市构成更大的共振利好。



2


一周经济基本面


应冷对金融机构的降息预期导向



本周,有关欧美央行降息的预期“愈演愈烈”,是的,这很大程度就是在“演”。屁股决定脑袋的感性声音、论调,远远盖过了谨慎的判断。当然,若对欧美利率进程预期持谨慎态度,本不必发表观点。如何看待本周“愈演愈烈”的降息预期呢?笔者在周四美国GDP数据公布前,给客户发了一则快讯明确表达了看法,就此引用,并进一步结合本周消息面深入剖析。

近期诸多“盈利性金融机构”经济学家、分析师配合美联储“用嘴降息”的合唱可谓“离谱”。因屁股决定脑袋,建议投资者多关注一些非金融机构(比如大学金融专业教授、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经济学家们的观点。

欧洲央行不会轻易“用嘴降息”,因其流动性调控不针对某一具体国家利益,若欧洲央行过于通过舆论导向进行调控,容易形成偏见与误导。且由于各成员国通胀控制与经济发展进程有差异,若欧洲央行过于“嘴炮”,可能在利于一些成员国经济金融同时,不利于另外一些成员国经济金融,这必然招到受不利影响的成员国央行或官方诟病。故嘴上论道,欧洲央行一定比美联储更谨慎。

而美联储就不同了,它可以肆无忌惮地以美国利益为中心“用嘴调控”,非美经济体、市场的偏见与误解或正是其希望“通过四两就能拨千斤”的利益诉求。降息,利好经济金融,但会强劲掣肘抑制通胀。而用嘴降息,同样可以一定程度利好经济金融,但却不会实质性掣肘抑制通胀的进程,这是当前最符合美国“综合利益”的选项。

欧美金融机构(尤其投行)参与美联储“用嘴降息的合唱”,有利于企业更好的“经营”。宽松预期与宽松环境当然有利于金融机构的经营。

故无论美联储,还是欧美“盈利性”金融机构有关降息的观点,更多是一种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屁股决定脑袋的观点,未必客观、准确。它们“散布”的(降息)观点,是为了营造更好的“赚钱”环境。

而大学金融系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经济学家,他们若跟着美联储及欧美投行合唱“降息”,不会带来经济或经营利益。既然观点不能直接追求经济利益,那就得追求“美誉度”了,利与名总得占一头。

故若经济学家的屁股坐在“重名”的椅子上,那么观点应更接近真相;若经济学家的屁股坐在“重利”的椅子上,其观点就可能因以“经济利益”为中心而偏离真相。用相似逻辑(利益屁股决定脑袋)思考去年A股券商分析师与基金经理等,95%的“公开观点”都是看好A股而无视经济下行趋势。

美联储(美国调控层)对于真正的实际行动,未必高调。尤其是迫不得已的行动,那会尽可能不出调。笔者之见,综合当前美国经济金融与通胀形势观察思考,目前“谈论”降息没有“实际”意义。笔者认为至少上半年根本不可能降息!因为,美国实际上的“降息”已经“偷偷开始”了,只是你极少看到西方媒体连续、专注报道,对此发表意见的欧美经济学家也极少。笔者所谓的“降息”是指“实际”的流动性宽松,当市场将目光聚焦于美联储利率政策前景时,美国早已开始通过“财政手段”,大肆增加负债释放流动性了: 

这幅图表笔者明日周评会详细解读!由财政负债与货币构成的流动性已行进在中周期“宽松”路上了!否则,美股有那么容易涨上去?但是,你看到有多少观点,有多少经济学家盯着美国再创纪录的负债发表评论?极少!美国调控者对于真正“不得已的行动”(类似饮鸩),它们不会高调,也羞于高调。故真相你未必看得见,你看得见的未必是真相!

在实际性流动性已经开始宽松的背景下,还希望通胀回落,经济继续走好,这本身就很矛盾了。若还降息,岂不令矛盾更加极化?!当前,控制通胀仍是美国流动性调控追求的核心利益。若失去这个核心利益,利益前提,其它都是空谈。

综合近期美联储、美国经济学家舆论导向观察思考,且鉴于美国经济数据可以“季调”,那么今晚美国四季度GDP初值“高开”的可能性很大: 

“高开”是指GDP初值高于经济学家们的预期。目前经济学家们预期美国四季度GDP年化季率为2%,若明显高于该值,会即提振美元(经济向好,没必要提前降息),亦当提振美股(经济超预期向好)。但对金价而言,当构成明显利空。对商品市场而言,经济向好的利好力度应该大于美元转强的利空。若今晚数据确实如此,金价跌幅可能大于银价。甚至银价,尤其油价未必会在美元强势中下跌。但若美元转强力度很大,可能一定程度冲击银价、油价。

观美国GDP年化季率,有时“季调”幅度很离谱。前年(2022年)四季度GDP年化季率初值高开于2.9%之后,第一次修正下调至2.7%,第二次下调至2.6%。笔者原本预期去年美国第三季度GDP会类似前年三季度低开后高走,再进一步收高。然实际情况为低开,冲高,回落,与前年第三季度有所不同,或缘于去年三季度初值实际“低开”的绝对位置很高(4.9%)。

笔者倾向于今晚美国第四季度GDP利好美元,利空金价!数据2130分出炉。

笔者原计划“高估”美国四季度GDP初值为2.5%,且认为若高估大体属实,会明显提振美元,冲击金价。

然周四2130分公布的美国GDP初值竟然“跳高”至3.3%“开盘”,远高于经济学家们预期的2.0%,以及笔者的2.5%心理预期: 

3.3%的美国第四季度GDP年化季率初值,我想没有经济学家有此乐观预期。在笔者看来,该数据应该大肆提振美元,冲击金价,提振美股,也利好商品市场。然市场表现诡异,数据公布之初,美元、金价表现竟然反着来。随后美元虽转强,但金价拒绝下跌。笔者及时给客户补充提醒快讯,市场反着来,要保持冷静,别盲目看涨金价。

如何看待去年四季度美国GDP年化季率初值的大幅“跳空高开”呢?没啥“不可理喻”!这两年美国经济数据特色皆如此,很多数据都是高开后再向下修正,最典型的就是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可以连续14个月高于经济学家预期,在下期数据继续高开的同时,“大幅”下修上期数据),工业产能利用率等。美国就这样通过数据“修正艺术”来引导、调控市场与市场预期。

既然四季度GDP初值如此超预期“高开”,倾向后续数据修正、终值走向或类似2022年四季度,连续下修。

继续以“屁股决定脑袋”的思维逻辑观察本周消息面,“鼓吹”降息预期的基本都是投行(利于其经营)。而屁股坐在“重名节”椅子上的经济学家观点“都”很谨慎,甚至明确批驳过早的降息预期:

高盛集团全球交易策略主管Joshua Schiffrin认为,美联储将从3月开始降息,今年一共料降息四次,通胀率将达到央行2%的目标。

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哈祖斯(Jan Hatzius)周二表示,美联储正走在实现软着陆的轨道上,并补充说,3月份降息“是有意义的”。美联储3月份的放松仍然是高盛的基准预测,因为这将与消费者价格的走势相一致,并指出劳动力市场仍处于稳定状态。

高盛预计美联储将在3月、5月和6月连续三次降息,然后放缓到一季度一降。

高盛资产管理全球固定收益宏观策略师Gurpreet Gill在报告中表示欧洲央行可能在春末降息,但通胀需要进一步放缓。

信安资产管理公司分析师Seema Shah表示,欧洲央行重申未来降息将取决于数据,但他们关注的数据指向未来几个月内将降息,可能是4月份。Shah说,“经济增长面临下行风险,潜在通胀仍呈下降趋势,薪资增长正在下降。”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坚持她之前的言论,即利率有可能在夏季下降,但她的其他叙述支持提前降息。“今年的‘夏天’可能会提前到来。”Seema Shah继续表示:交易员加大了对欧洲央行降息幅度的押注,并称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更为强调的是欧盟所面临的经济挑战,而非通胀。

前美联储官员布拉德表示,美联储做得太慢就得降息50BP。笔者之见,如果他不是“前美联储”官员,而是现任,讲话基调当不会如此。或许其屁股以顾问方式坐在了盈利性金融机构的椅子上。

关于周四欧洲央行议息会议以及行长拉加德会后声明,完全符合笔者关于其观点必然“谨慎”的判断,而绝大多数观点认为欧洲央行观点与“提前降息”有关联。这实际上就是基于经营利益考虑的刻意“带节奏”。

我认为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的观点非常客观、谨慎。拉加德表示:“我认为利率已经达到了峰值,除非出现冲击;无法确定利率可能下降的日期。需要在通胀下降进程中走得更远,才能有足够信心认为通胀将真正地及时达到目标水平。”

从拉加德讲话不难发现,通胀下降进程是欧洲央行利率变化进程的前提:

“利率达到了峰值”这是共识,至于峰值需要持续多久,没法预估,需视“通胀进程”。

“除非出现冲击,否则无法确定降息日期”其实际意思是指除非出现中、重度经济危机,若如此,通胀必然会因危机冲击需求而下降,此时降息刺激经济不会恶化通胀,那么降息就是合适的。

“需要在通胀下降进程中走得更远……”,说明欧洲央行对通胀是否继续下降,并无十足把握。若就此贸然降息,可能会令持续两年的通胀控制进程与成效付诸一炬,此后会带来更为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

所以,欧洲央行到底什么时候打开降息窗口,行长拉加德“确实”不知道,这是实话。但太多投行都似知道欧洲央行的降息时点,奇怪不?!

笔者的观点与拉加德一样,不知。笔者认为揣度欧美降息时点没有丝毫意义。尤其在没有“信号”出现前,更无意义。什么信号?就是拉加德所谓的“除非受到冲击”(意指确认经济衰退)。

目前美国经济表象尚见强势韧性,在通胀尚处于几十年相对高位区时,一方面导向“经济软着陆”了,另一方面又引导降息预期,这信息本身就显得矛盾、混乱。

观“非营利性”经济学家的观点,美国哈佛大学教授Kenneth Rogoff指出,除非美国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否则美联储不会像许多市场人士押注的那样在2024年降息六次。“如果经济软着陆,这(降息6次)就是异想天开,这不可能发生,会有两次或三次(降息),”这位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在瑞士达沃斯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

就笔者对欧美经济、金融数据(经济韧性、金融稳定)观察,上半年降息根本不可能。在当前经济背景下,欧美通胀上行概率大于下行,理应冲击降息预期。这也是当前美元没有系统性走弱的基本面参考逻辑。

周三公布的欧美1月Markit制造业PMI都好于预期: 

市场预期欧元区1月Markit制造业PMI数据为44.8,大致持平于去年12月,实际数据为46.6,好于预期,但继续体现为衰退,只是衰退程度弱于预期。

欧元区1月Markit服务业、综合业PMI数据大致符合预期,依然体现为衰退。综合业PMI为47.9,预期48,前值47.6;服务业PMI为48.4,预期49,前值48.8。

美国1月1月Markit制造业、服务业、综合业PMI数据则全面好于预期,且都位于50以上的扩张区。制造业PMI为50.3,预期47.9,前值47.9;服务业PMI数据为52.9,预期51,前值51.4;综合业PMI数据为52.3,预期51,前值50.9。该数据构成当日美元下滑支撑。

就本周美国经济数据表象结合通胀数据而言,论美元降息,尤其论美元提前降息,实显荒谬!



3


就原油市场容量变化周期观察


后期欧美通胀回升概率较高



经济或金融信息论证,笔者尽可能立足于多角度寻求信息互证。关于欧美通胀极难延续下降趋势的观点,笔者近月通过美国经济周期、商品周期、原油价格运行周期,甚至通过更为符合大周期技术规范的铜价进行过旁证。本期报告进一步通过NYMEX原油市场容量,以及美国流动性变化周期继续论证后期欧美通胀上行概率较高。对应的隐含信息,当冲击市场降息预期。

NYMEX原油价格日K线,以及对冲基金在NYMEX原油期货市场中的净持仓市值、净持仓、美国CPI年率对比图示: 

在以往有关原油、商品周期与美国通胀周期的关联分析中,笔者强调过,商品、原油运行周期与美国CPI年率周期存在很高的正相关联。投资者可自行对比小图14信息。

油价信息,观小图1max均线可谓油价运行的中、长期“脊梁”:在牛市大周期中(通常对应全球宏观经济运行正常时期),油价触及max均线,若无明显的基本面冲击,油价易中期见底。若此时美国CPI年率处于回落后的中期低位,很难继续回落。

当前情况正如此:油价在牛市大周期中考验max均线支撑,美国经济呈现强势韧性,美国CPI年率中周期下行后“滞跌”。后期,若无欧美经济衰退基本面冲击,油价中周期上行概率很大,对应美国CPI年率上行概率很大。

小图23分别为对冲基金在NYMEX原油期货市场中的净持仓市值与净持仓。对比观察不难发现,对冲基金净持仓市值的波动比净持仓更具周期规律,周期峰谷更明显。

小图2中的L1地线,为2010年至今的基金净持仓市值地线。当基金净持仓市值触及L1地线时,易阶段或中期见底,对应美国CPI年率难进一步趋势性下降。目前基金净持仓市值正考验L1地线支撑。

最新基金在NYMEX期油市场中的净持仓为116.5亿美元,远低于对冲基金在黄金市场中的净持仓市值(目前为364.8亿美元)。然NYMEX油市体量(最新未平仓合约市值为2316.2亿美元,峰值为4733.7亿美元)却大于COMEX期金市场体量(最新未平仓合约市值为1984.6亿美元,峰值为2617亿美元,远低于油市峰值)。进一步关联思考,对冲基金对金价的影响力度要远大于对油价的影响。

小图3,对冲基金NYMEX净持仓,目前为162034手。2010年至今,依然存在一根地线L2。目前,基金净持仓同样处在地线位置上,若无欧美经济衰退冲击,中周期向上的概率远大于向下,并当对应美国CPI年率转强。除非,欧美经济没有软着陆可能性,经济衰退冲击需求,冲击油价,冲击通胀!

故就当前欧美经济(强势韧性)、金融(资本市场强势)形势观察,中周期油价极难下行,欧美通胀极难下行,除非受到冲击……。在此背景下,论降息,要么显得操之过急,要么显得有些因职业利益而背离“专业”了。



4


美国已经暗降息


怎可继续明降息



经济金融流动性几大调控口径:利率、货币、财政(债务)、汇率。关于流动性松紧,当前市场目光都聚焦于美联储。货币层面,美联储总体维持着货币供应量的稳定,M2货币存量虽然止住了周期下滑趋势(紧缩到位),但并未转入明显的扩张(宽松)周期,故市场将目光聚焦于降息时间窗。然实际上,美国已经通过放大负债释放流动性了,只是在当前通胀数据依然高企的背景下,释放流动性实属“饮鸩”,美国官方(尤其财政部)根本不好意思高调,而欧美金融界对此“装聋作哑”,极少就此发表评论。

如美国M2货币存量、美国国债市值,以及对应的年率、M2存量与国债市值合计之年率图示: 

美国最新M2货币存量为20.9592万亿美元,仍远低于2022418日公布的22.0519万亿美元。近年绝对底部为20231030日当周的20.6007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M2货币存量应已中周期见底,但回升趋势不明。

最新美国M2货币存量增速为-2.06%,绝对底部为2023424日公布的-6.3%。总体观察思考,美联储通过货币层面的紧缩已经到位了,目前仍处于踩着刹车,并未使劲,更未轰油门的阶段。

观金融界“选择性”忽略的美国国债端,最新美国国债市值为31.907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202311月相较于10月增加负债8860亿美元,12月相较于11月增加负债7384亿美元,即20231112月美国国债增加了1.6万亿美元。相较于20229月的28.4328万亿美元,放大了约3.5万亿美元。

就可见的流动性观察,笔者有将美国M2及美国国债市值计总,作为流动性总量(财政与货币端)变化的参考依据之一,尽管其还不足以反应全部的真实流动性变化,但代表性足够。该流动性总量的最新年率为7.8%,这说明当前美国流动性已经进入实质性扩张中周期了。分项信息观察,M2货币存量增速为-2.06%,仍处于紧缩状态,只是紧缩力度减轻了。而美国国债市值年率为10.23%,宽松趋势非常明显。

即美国中周期实质性的宽松已通过财政手段悄然开启了,其本质上会为抑制通胀调控的进程掣肘,这也是笔者认为欧美通胀很难继续下降的原因之一。在此基础上,期盼美联储明目张胆地降息“助力”,并极可能导致通胀回升,是不是显得太不切实际了?!



5


银价宏观技术形态显示


金价商品容易中期见底



银价即具商品属性,有具一定金融属性,一边与商品市场关联,一边与黄金市场关联。若银价宏观易见底,其本质亦对应金价、商品市场易中期见底。如银价月K线形态趋势图示: 

就银价2011年见顶49.77美元后至2020年见底11.62美元大熊市周期波段观察,此后银价中期上行至30.06美元,算得上精确遇阻前熊市大周期波段反弹的二分位,理论位置在30.69美元,实际银价最高为30.06美元。

银价自2020年11.62美元开始,中期反弹于2021年2月见顶30.06美元后,其中期调整趋势线为H1,轨道线为H2,即H1H2为此后中长期调整通道。该通道由30.06美元、26.94美元两个波段高点定性(确定H1趋势线),再加入17.55美元中期调整底部位置后定轨(确定H2轨道线)。

非常巧合的是,该中期调整通道轨道线H2与前大熊市波段(49.77-11.62美元)阻速线1/3线几乎重合。实际更应理解为金价于2021年2月中期见顶30.06美元后,精确沿着阻速线1/3线的支撑在进行调整。

该中期调整的有效支撑为前大熊市波段(49.77-11.62美元)反弹的23.6%黄金分割位,理论位置在20.62美元。

进一步观2022年9月银价见底17.55美元后至今的形态趋势,虽向上虚破标准的前中期下行趋势线H1线,但仍在该线上方紧贴消化其作用力,似突破后的回踩确认过程。

理论上,一旦银价确认完成对H1调整趋势线的有效突破,就可能加速上行。而加速上行的理论位,首先看前大熊市波段阻速线2/3线位置。该位置当前还对应着二分位(30.69美元)压力共振。也即中期银价在30美元附近的压力仍然很大。

再观2020年银价见底11.62美元后至今的总体形态,一个非常标准收敛三角形,如H1L1区域图示。目前银价已形成三角形突破,尽管近两月银价回调明显,技术上仍属三角形突破后的回踩确认。若确认突破,当在L2线(平行于L1线,经过三角形形态顶部30.06美元)上寻找中长期上行反压。

关联思考,当前银价虽距离L1上行趋势线不远,但向下击穿L1宏观趋势线的可能性非常小,银价中长期上行概率大,想象空间亦不小。进一步关联思考黄金市场,亦当中长期向好。



6


阶段美元市场资金流向观察


金价面临美元转强的关联压力



上周对冲基金在外汇期货市场开始调转枪头做多美元: 

本周对冲基金在六大外汇期货市场中的美元名义净持仓,由净空96.8931亿美元转为71.0107亿美元,也即本周美元净多增加约25亿美元。该数据也是CFTC每周公布的数据,笔者自行计算统计的结果与CFTC官方数据基本只有小数点后有差异。

对冲基金在美元指数期货市场中的净多持仓为1.3436亿美元,上期数据为净多2.9833亿美元。数据信号显示基金在美元指数期货市场中继续做空美元,但已明显势弱。美元指数净多持仓已下降至两年多最低位。后期美元指数净多必然是转而增加。

综合情况呢?将对冲基金在六大外汇期货市场中的美元净能量,与美元指数期货市场净能量计总,目前对冲基金在六大外汇期货市场、美元指数期货市场中的净能量为净空75.4088亿美元,上期数据为净空85.1779亿美元。

上周,对冲基金“第一次”中周期调转枪头开始做多美元,对应着美元指数的上行加速。后期基金做多美元的趋势应在一定周期时间内延续,并对应着美元强趋势的延续。

上周对冲基金在COMEX期金市场中的资金流向与前周一样,基金多头继续减仓,基金空头继续表现淡定。但上周金市场外现货买盘明显强化,使得金价在触及2000美元附近时呈现出较强承接支撑。笔者近期谈到,中国黄金市场买盘一直较强,或与春节前首饰商等备货需求有关。在美元应继续转强的背景下,金价应该至少先震荡下跌。


欢迎添加杨易君公众号:yangyijun1616  名称:杨易君黄金与金融投资,分享更多观点。

如需申请威尔鑫会员账户资格,取得具体操作指导建议,可直接拨打公司电话:13980468832  联系人:帅小姐  或  028-86128733。

或添加 威尔鑫客户微信咨询号: wellxin2006 (威尔鑫黄金) , QQ号:609713619予以咨询。



《威.尔.鑫—为您的金银投资引航》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