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悉尼 - 东京 - 法兰克福 - 伦敦 - 纽约 -
对话世界黄金协会研究负责人:今年金价已创45次新高,但市场尚未饱和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银行机构金条
国际贵金属
全球指数
高赛尔金条 6639.04 65.32
招金金条 208.38 5.80
普通投资金条 208.38 2.58
国鼎金条 220.90 2.91
国鼎金条 6870.76 90.51
仟家信品牌金 220.00 2.00
仟家信生肖金 220.00 2.00
金交所金条 220.00 2.00
  • 黄金
  • 黄金(¥)
  • 白银
  • 铂金
  • 美元
  • 欧元
  • 英镑
  • 日元
  • 澳元

首页 »黄金资讯—咨询13980468832» 对话世界黄金协会研究负责人:今年金价已创45次新高,但市场尚未饱和

对话世界黄金协会研究负责人:今年金价已创45次新高,但市场尚未饱和

2025-10-16 20:02:20 来源 -- 作者

对话世界黄金协会研究负责人:今年金价已创45次新高,但市场尚未饱和


2025-10-16 第一财经 韦薇 

尽管黄金今年已创下45次历史新高,但期货市场的投机性持仓、净多头头寸尚未达到历史峰值,表明市场尚未饱和。

贵金属近来“笑傲江湖”——现货黄金和白银近期均创下历史新高,全年涨幅分别接近60%和80%,已将恒生指数、标普500等其他主要资产远远甩在身后。

近期,黄金的凌厉涨势更是令一众投资者惊叹,现货黄金在8月突破3500美元大关后迅速在10月初站上了4000美元大关,而且并无回调的迹象。惊人的上涨速度背后是哪些因素在驱动?全球机构投资者、全球央行等将如何配置黄金?未来黄金价格还能涨多少?

对此,第一财经独家采访了世界黄金协会研究负责人安凯(Juan Carlos Artigas)。安凯表示,尽管黄金今年已创下45次历史新高,但期货市场的投机性持仓、净多头头寸尚未达到历史峰值,表明市场尚未饱和,而且全球央行的购金趋势仍在持续,可能仍有增量资金入场空间。在他看来,从3500美元到4000美元的涨幅看似迅猛,但需结合宏观经济背景客观分析——当前市场对黄金的增持仍处于“起步阶段”,且黄金的“避险+抗通胀”属性在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环境下,仍具备持续吸引力,因此不宜单纯以短期涨幅判断市场是否过热。

黄金多头仓位并不算极端

回顾历史,黄金在2008年3月达成了1000美元的里程碑,2020年9月冲上2000美元,2025年5月攀升至3000美元,而仅过了5个月,在2025年10月又突破了4000美元。近期的涨势令人瞠目

安凯分析称,一般而言,四大因素驱动金价——经济扩张水平、风险和不确定性、机会成本(利率)以及市场动能。前两大因素不言自明——美国就业市场大幅放缓,美国政策不确定性激增、地缘局势扑朔迷离。

从短期的机会成本来看,历来降息都是金价上升之际,年内各界预计美联储至少还将降息50个基点(BP)。对于黄金这一非生息资产而言,降息意味着投资者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将降低。若降息是因经济增长乏力(而非通胀大幅回落),则“经济弱+通胀存”的环境会强化黄金的“抗通胀与避险”的双重属性,历史数据显示,这类环境下黄金往往表现突出。

就市场动能来看,无论是央行还是机构投资者,近期各界对黄金的态度更为积极。不过,安凯认为,当前黄金多头仓位并不极端,这可能也暗示了黄金未来的潜力。

例如,尽管黄金今年已创下45次历史新高,但期货市场的投机性持仓尚未达到历史峰值,表明市场尚未饱和,仍有增量资金入场空间。

再如,今年迄今,全球黄金ETF(gold-backed ETF)对黄金的增持量已超600吨,若叠加2024年的增持量,累计规模达780吨。安凯认为,这一规模不小,对市场已形成显著的支撑,但其实并不算极端,相较于历史上黄金牛市周期(曾单周期增持1200吨~2800吨)仍属偏低。

同时,全球央行的购金步伐仍未放缓,且分散风险的意愿不断增强,这使得黄金购买方对于价格的敏感性开始降低。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报告显示,“购金主力军”全球央行在二季度净购金166吨,增储量同比减少21%。尽管2025年全球央行的购金量或无法达到2022~2024年的历史峰值,但仍将维持在平均以上的高位,且新兴市场央行开始成为主要推动力。安凯提及,如巴西央行近期已宣布增持黄金,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2025年9月,巴西央行增持了近16吨黄金,使其黄金储备总量达到145吨。

10月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中国人民银行9月末黄金储备报7406万盎司(约2303.523吨),环比增加4万盎司(约1.24吨),为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高盛的研究提及,近期股市牛市行情分流了部分黄金 ETF 资金,但安凯则认为,从全球视角看,即使在股市反弹期间(如美国股市),黄金ETF仍能吸引资金流入,因为投资者既想把握股市收益,也需通过黄金对冲股市波动风险,形成“股金双配”的平衡策略。

全球寻求美元替代资产

如果要说黄金持续上涨的最根本的原因——市场在寻找美元资产的替代品。早前的催化剂是俄乌冲突,导致各界希望增持黄金资产以避免美元资产被冻结,如今的催化剂则是美国的政策不确定性以及发达国家政府的高债务。

尽管美元霸权难以瓦解,各界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元大概率也仍将维持头部地位,但鉴于今年发生的一切令市场希望分散风险,而鉴于市场上缺乏这种标的,黄金就自然成了优选。

近期,达利欧在10月初的格林威治经济论坛上提及,黄金应该在投资组合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极佳的组合分散化工具。从战略角度,他认为黄金应占投资组合的15%左右,以对冲信用资产(如债券)的风险。这一言论似乎也推动黄金价格站上4000美元。

安凯认为,黄金在投资组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核心作用是分散风险、稳定组合整体收益,但具体比例需根据投资者目标与组合结构调整。例如,对普通投资者,5%~10%是较为常见的配置区间;在特定风险场景下(如经济危机、汇率剧烈波动),更高比例的配置(如15%)可能具备合理性;从机构视角看,欧洲部分央行的黄金配置占比约30%,新兴市场央行整体配置占比接近15%,均体现了黄金在“主权资产储备”中的重要性。

不可否认,随着近年来金价攀升,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关键作用也越发受到瞩目,“黄金+”策略渐成主流,这成为央行外的另一种力量。催化剂之一是保险资金。以中国为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2月表示,为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

整体而言,目前部分投资者因黄金价格已上涨,担忧入场后遭遇回调,因此持观望态度,但长期来看,宏观面的支撑因素仍未消失。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