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会议纪要:维持利率不变启动资产减持 经济复苏承压引政策博弈
日本央行会议纪要:维持利率不变启动资产减持 经济复苏承压引政策博弈
新华财经北京11月5日电 日本央行于公布9月18-19日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以7:2的投票结果敲定两大核心举措:继续维持0.5%的政策利率不变,同时正式启动ETF与J-REIT资产减持计划。这一“稳利率+缩资产”的组合操作,凸显出日本央行在经济复苏放缓与政策正常化之间的艰难平衡。
政策决议现分歧:多数派稳息托底经济
会议纪要显示,支持维持0.5%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的多数委员认为,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仍是主要风险。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已开始传导至日本出口端,7-8月日本对美出口连续下滑,制造业企业利润受关税冲击初现端倪。荷兰国际集团最新预测显示,受抢出口效应消退与住宅投资疲软影响,日本三季度GDP或收缩0.3%,这进一步强化了“稳息托底”的政策逻辑。
两名投下反对票的委员高田元与田村直树则提出强烈质疑,认为日本核心CPI已连续多月维持在2.5%-3.0%区间,脱离通缩常态的经济基本面已具备加息条件,建议将利率上调至0.75%以防范长期通胀风险。这种分歧程度为年内货币政策会议罕见,反映出日本央行内部对政策转向时机的激烈博弈。
资产减持启幕:年均335亿日元温和推进
会议一致通过的资产减持方案展现出“低烈度、长周期”的鲜明特征。根据规划,日本央行将以年均出售330亿日元ETF、5亿日元J-REIT的节奏处置资产,两类资产减持规模均控制在对应市场交易量的0.05%以内。操作层面设置多重“安全垫”:通过信托银行按市价出售,对单只J-REIT设定单日出售上限,市场剧烈波动时可暂停操作。
这一安排借鉴了2002-2010年处置金融机构股票的经验。日本央行在纪要中强调,减持是“数量型政策正常化”的关键步骤,将避免重蹈2023年调整YCC政策时引发的市场波动覆辙。伴随减持启动,2019年推出的ETF出借工具将同步终止,该工具当前使用率已不足1%,被认定为功能冗余。
经济复苏动能分化隐忧显现
会议对日本经济的研判呈现“整体温和、局部疲软”的图景。二季度实际GDP虽实现0.5%环比增长(年化2.2%),但出口与工业生产已出现“提前备货后回调”的迹象。消费端呈现分化特征:夏季奖金增长支撑私人消费韧性,但大米等食品价格上涨推升节俭意识,8月消费活动指数环比持平。
物价走势成为政策制定的关键变量。当前2.5%-3.0%的通胀水平主要由食品涨价与工资传导驱动,但央行预测,随着2025年末食品价格效应消退及日元升值带来的进口成本下降,CPI增速将逐步回落,2026年或暂时低于2%目标。这种“短期承压、长期趋缓”的通胀曲线,进一步制约了货币政策调整空间。
全球贸易政策风险成最大不确定性
美国关税政策成为会议重点讨论的外部风险源。尽管日美已敲定15%的固定关税税率,但美国就业增速放缓、企业关税成本转嫁等迹象,仍可能通过出口链条冲击日本经济。欧洲政治动荡与中国经济复苏情况也被纳入风险监测清单。
市场对此政策组合反应平淡。截至发稿,美元兑日元汇率在150附近窄幅波动,日经225指数微跌0.2%,10年期日债收益率维持在1.05%左右。工商银行指出,当前市场焦点已转向11月17日公布的三季度GDP数据,若经济收缩幅度超预期,12月会议或重启宽松讨论。
共 1 页 1 条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