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威尔鑫视点—咨询电话13980468832» 威尔鑫:论当前地缘政治危机对金银的投机价值
威尔鑫:论当前地缘政治危机对金银的投机价值 |
2014-08-08 14:39:22
来源 --
作者
威尔鑫周评:论当前地缘政治危机对金银的投机价值 本周国际现货金价以1293.85美元开盘,最高上试1321.78美元,最低下探1282.39美元,截至周五亚洲午盘时分报收1320.8美元,较上个交易周上涨27美元,涨幅2.09%,动态周K线呈现一根回收前两周跌幅的中阳线。
本周美元指数以81.3点开盘,最高上试81.7点,最低下探81.3点,截至周五亚洲午盘时分报收81.6点,较上个交易周上涨30点,涨幅0.33%,动态周K线呈现一根连续四周上行,并创约11个月新高的小阳线。渐趋脱离中短期阻力,加速上行特征明显。 市场描述 就阶段性技术面来看,银价总体运行在中长期均线下方,阶段性转空趋势明显。本周金价在地缘政治危机的刺激下,从中短期均线下方回升至上方,看似有转强迹象,但阶段性后市演绎恐将存在较大分歧。美元的短期均线已形成助涨格局,中长期均线在81.3点附近压力边际也在本周被进一步确认突破,阶段性后市延续强势的可能很大。 地缘政治危机对金银避险的影响逻辑 黄金的金融属性于民间而言,主要体现为对抗通货膨胀,或曰对抗货币贬值。然在通胀或通胀忧虑明显的阶段,白银有时也会表现很活跃,甚至比黄金更加活跃,然其金融属性本不如黄金,这是为何呢?这是因为白银的市场容量相对于黄金很小,如果将黄金市场比喻成一只大盘股,白银市场比喻为一只小盘股,投资者就会更加明白这种市场差异化表现的原因所在。投机资本通常更青睐小盘股,因更容易投机操纵,更容易唤起市场激情,更容易在激情澎湃时猎杀散户。其投机泡沫破灭时对市场的杀伤力,也远强于黄金市场。回顾2011年上半年利比亚战乱给白银市场带来的投机机会,以及随后的杀伤力度吧。 在了解金银的属性之后,让我们进一步分析或曰回顾地缘政治对金银市场的影响逻辑。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地缘政治危机的担心表现在市场上,主要是担心战乱影响全球能源供应的畅通性。如果战乱导致全球原油供应受阻,并得以持续,则恐将引发物价的系统性上涨。因石油是工业血液,也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当市场因地缘政治危机担心原油供应不畅,并进而担心系统性物价上涨,或曰货币购买力贬值时,他们通常会寻求将货币兑换成黄金,已寻求对购买的保值。而投机资本也会理应这种基本面,以及市场关于通胀的心理预期而顺势在金银市场煽风点火。回顾2006年,伊朗曾警告美国,如果其胆敢对伊朗实施武力制裁,伊朗将让原油价格上涨到200美元去。当时黄金和原油都对应着阶段性牛市。 也就是说,地缘政治对黄金的影响,如果欲形成较长时间影响,必须有通胀预期形成中间传导。而如果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那首先应该在原油市场明显反应出来,即体现为油价领先于金价走强。但观原油价格,本周再创近半年新低,阶段性颓势明显,何来刺激通胀忧虑的迹象。再观欧美经济指标,美国通胀虽在近月回到2%的水平,但距离几十年良性的2.8%通胀率,还有很大差距。至于欧洲,尚在担心何时走出通缩。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估计2016年,欧元区物价恐将回升。也就是说,至少中期而言,即便地缘政治危机进一步发酵,也肯定不会有通胀忧虑传导至黄金市场。 也就是说,缺乏通胀预期助燃,近期地缘政治危机无论如何演绎,都仅仅是一个空泛的投机题材而已。回顾2005年至2006年,因核问题,美国可能对伊朗实施武力制裁的中东地缘政治危机,当时全球通胀格局抬头明显,油价处于数年牛市中。1980年前后,中东的两伊战争令油价大幅上行,通胀指标也对应大幅上行,美国1980年初的通胀率甚至达到了14%,促使金价创下了850美元的历史新高。 当前地缘政治危机的投机价值 在对本周或阶段性欧、美、俄罗斯的官方发言表象求真相分析前,先让我们来大致了解俄罗斯与欧美在地缘政治中的诉求。欧美是利益共同体,它们希望在乌克兰培养或巩固自己的亲欧美政权。俄罗斯也一样,希望乌克兰由亲俄政权当政。在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后,俄罗斯不可能直接通过武力推翻基辅当局,这极可能遭致欧美的武力干预,即便两败俱伤,谁也不会讨好。虽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看似你情我愿,但毕竟属于分裂乌克兰的行径,多少显得理亏,故不会有更多主动武力入侵乌克兰的事情发生。但是,这不会打消俄罗斯希望在乌克兰培养亲俄政权的意图,故对亲俄势力,俄罗斯确实可能暗中支持,但尽可能不留痕迹。 再看乌克兰,在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后,乌克兰憋着一口恶气,没法出。它很希望欧美出面帮它出这口恶气,甚至收回克里米亚。故此,乌克兰对俄罗斯百般挑衅,甚至其所谓的解放战争在8月初竟然打到了俄罗斯境内,乌克兰政府军直接进入了俄罗斯境内。它就希望俄罗斯出手,已给欧美升级对俄罗斯进行武力制裁的理由。然面对乌克兰的百般挑衅,俄罗斯就是忍而不发,甚至也没有问责乌克兰的解放战争为何进入俄罗斯境内。当然,俄罗斯并非对乌克兰的挑衅没有丝毫反应,那就是加重边防布军。如果俄罗斯真有入侵乌克兰,直接武力推翻基辅当局的打算,月初乌克兰政府军进入俄罗斯境内就是很好的借口。由此可见,俄罗斯不会主动入侵乌克兰。 再看欧美,也是各怀鬼胎。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他们也同样憋着一口恶气,只有没有乌克兰那口恶气憋得那么难受。它们当前目的很简单,就是巩固在乌克兰的亲美政权即可。帮助乌克兰收回克里米亚?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无论欧洲,还是美国,没有谁希望争端升级到武力层面,唯乌克兰希望。只要欧美与俄罗斯,都不希望争端升级至武力层面,无论乌克兰从中如何挑唆、耍手段,战争都打不起来。回顾前几个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和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曾表态: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会升级至武力层面。这应该是欧美参与乌俄这场地缘政治纷争的原则。 在进一步看欧洲,与美国对俄罗斯制裁的强硬态度不同,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多少显得心猿意马。因为对俄罗斯的制裁,以及引发的俄罗斯反制裁,影响最大的是欧洲,而不是美国。欧洲有些经济体,多少不愿沦为美国制裁俄罗斯的傀儡。况且,它们本身尚未完全从经济危机后的低迷中缓过劲来,而美国经济已渐近步入良性复苏的轨道。欧洲对俄罗斯制裁的心猿意马,近期直观表现有:德国虽取消了对俄罗斯的武器出售合约,但法国向俄罗斯出售12亿欧元直升运输机的合同得到了欧盟制裁的豁免权。此外,法国近期也准备向俄罗斯交付两艘两栖攻击舰,由此,法国总统受到了来自英国与波兰等国家的指责。而法国外长也曾在7月25日表示,英国也在私下向俄罗斯出口武器。芬兰总理8月6日表示:如果上周对俄罗斯实行的制裁导致芬兰出现经济危机,那么该国将向欧盟要求赔偿。可见,在对俄罗斯的制裁上,欧美虽表面同心,但在具体各自利益面前,各怀鬼胎。美国很大程度上将欧洲同盟当枪使,但欧洲部分经济体却不甘当炮灰。 故此,笔者以为俄罗斯与欧美,就乌克兰地缘政治危机,绝不可能升级至武力层面。如果出现欧美与俄罗斯的龙虎斗,乌克兰老鼠得利,那是对龙虎智商的侮辱。既然如此,那些贴着地缘政治危机胸毛,挺着胸脯高喊,地缘政治危机为黄金带来中期上涨机会,就是一个忽悠小散参与击鼓传花游戏的笑话。 欧美严于律人、宽以待已的国际关系双重准则 从8月6日的各方消息面来看: 当日消息进一步显示: 针对欧美近期加大制裁,俄罗斯启动了反制裁措施。俄罗斯副总理表示:俄罗斯将很快宣布对航空工业的保护性措施以应对西方国家的制裁。国际文传电讯社消息:普京签署了有关禁止或限制从西方制裁国进口农产品的法令。普京称农产品进口禁令将持续至少一年。面对俄罗斯的反制裁,美国的反应是,美国白宫表示俄罗斯禁止从美国进口农产品只会加剧俄罗斯与国际社会隔绝。试问,欧美不正是希望国际社会与俄罗斯隔绝吗,何须提醒俄罗斯担心呢?言外之意,俄罗斯应该接受制裁,但不应有对制裁进行反击。很滑稽的表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再看欧美对巴以冲突中,以色列袭击平民的双重嘴脸: 再看8月7日消息: 俄塔社:消息人士表示,欧盟准备通过向世贸组织申诉来取消俄罗斯的食品进口禁令。然俄罗斯面对制裁,却申述无门。很大程度上,世贸组织、联合国组织等,都是美国利益纵横世界的工具而已。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欧盟表示后悔对俄制裁是十分讽刺的。如果真是这样,我也觉得欧美所谓的利益同盟多少显得有些讽刺。但我未见过欧盟对制裁俄罗斯有后悔的报道。当然,稍早分析曾指出,制裁俄罗斯,令经济尚在秋冬的欧洲受损最大,美国影响不大。如果欧盟真对制裁俄罗斯感到沦为炮灰的后悔,确实显得讽刺。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表示,地缘政治风险将损及经济增长,经济前景存在下行风险。 此外,本周伊拉克内乱再度升级,白宫发声称伊拉克正接近“一场灾难”,然是谁给伊拉克带来的灾难?是美国一次不小心的误会,一个误会就此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在北京时间8月8日5点20分,五角大楼发言人尚对美国在伊拉克对ISIL会实行空袭的报道表示否认,但9点30分,奥巴马即同意空袭伊拉克恐怖分子,认为ISIS军队要毁灭被困的山区人民,美国须行动。 然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自有是非对错。据美国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最新民调显示:奥巴马支持率滑落1点至41%,反对率为53%。而据勒瓦达中心民意调查显示:俄罗斯总统普京支持率达到创纪录的87%,5月为83%。 |
附件 |
« 看欧美关于地缘政治的双重标准 | 业内黄金“牛熊大战”开打【中国证券期货】 » |